2·3丽江地震 :1996年在云南发生的7.0级地震

更新时间:2024-09-21 13:12

2·3丽江地震是发生于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的7.0级地震,震中位于云南丽江市(北纬27°18′,东经100°13′)。其中极震区金山乡上存仁村、金山乡文智村、黄山乡中济村、中济行政村中海村、中海小学烈度达到10度,丽江县城及县郊的白沙乡文裕村、新建北郊小区、丽江古城大研镇纳西族土木楼房、大研镇百岁坊、白河乡玉龙村、中海水库大坝地震烈度达到9度。

地震造成的6度及6度以上烈度区的面积达18720平方公里,震中区烈度为9度,面积达1225平方公里。地震波及云南省4个少数民族地区。地震波及范围相当广泛。丽江市鹤庆县、中甸、剑川县洱源县等地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丽江县城及附近地区约20%的房屋倒塌。受灾乡镇51个,受灾人口达107.5万,重灾民有30多万人。伤亡人数为17221人,其中309人丧生,3925人重伤。电力、交通、通讯以及水利等设施也遭到破坏。冲江河电站严重受损,最终导致供电中断。滇藏公路214线上的鲁南金沙江大桥桥面开裂,整体结构下沉。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人民币。

2018年2月3日上午10点至10点零2分,为纪念丽江市1996年“2.3”大地震,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丽江市人民防空办在丽江市主城区试鸣了灾情警报,纪念丽江“2.3”大地震22周年。

地震经过

1996年2月3日19时14分,云南省丽江地区发生7.0级地震,震中位置北纬27°18′,东经100°13′,造成严重破坏和损失。主震发生后又发生余震2529次,最大的一次为6级。地震波及范围相当大。丽江、鹤庆县、中甸、剑川县洱源县等地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丽江县城及附近地区约20%的房屋倒塌。受灾乡镇51个,受灾人口达107.5万,重灾民有30多万。人员伤亡人数为17221人,其中309人丧生,3925人重伤,房屋倒塌35万多间,损坏60.9万多间,粮食损失3000多万公斤。电力、交通、通讯以及水利等设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冲江河电站严重受损,最终导致供电中断。滇藏公路214线上的鲁南金沙江大桥桥面开裂,整体结构下沉。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人民币。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州纳西县的民族风貌和人文景观也受到地震的危害,死亡人数达290人,占死亡总数的90%,重伤3736人,占重伤总数的95%。地震时虎跳峡大峡谷的中外游客也感受到地震。

地震烈度

2·3丽江地震发生位置位于云南省省内强震频发的中甸——丽江——大理白族自治州地震带,是中国西南地区应力场空间分布较为复杂的区域,主要受南东-南南东向压应力场的作用,强震发震断裂的位移多以水平剪力错动为主,是印度洋板块通过板间缝合线向亚欧板块中国大陆部分作北东向侧向挤压剪切的结果。因而中甸-丽江-大理地震带已构成云南省的一个强震震源潜在区。属大地震类型,地震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32个6级地震,或1000个5 级地震。采用地震能量计算公式,可测出此次地震释放的能量大约与360万吨TNT炸药等量,相当于180颗美国1945年投在广岛的原子弹。由于地震发生在距地表10千米的浅源位置,其破坏程度严重,极震区金山乡上存仁村、金山乡文智村、黄山乡中济村、中济行政村中海村、中海小学烈度达到10度,丽江市县城及县郊的白沙乡文裕村、新建北郊小区、丽江古城大研镇纳西族土木楼房、大研镇百岁坊、白河乡玉龙村、中海水库大坝地震烈度达到9度。

预警预测

199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测绘局设立“青藏高原现今地壳运动的监测机器动力学机制的研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由武汉大学和陕西测绘局承担。该项目利用现代大地测量学技术及高精度的仪器,监测青藏高原地壳运动,优化设计大地测量监测网的布网方案,共完成GPS点131个,重力剖面3条,全长4383.9公里,重力点690个。水准路线13条,全长8429.7公里,为研究该地区地壳运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项目组人员经过从大地测量监测的数据中定量分析了地壳形变的特征,同时对其进行了地球动力学的解释,形成了一套大地测量反演理论,并基于地震位错模型的大地测量反演方法,在1993年利用国家地震局提供的1988年8月和1991年10月两期GPS基线变化数据,反演了江河断裂带活动段及其参数,武汉大学青年教师赵少荣博士、晁定波教授及武汉地震所的徐菊生研究员预测丽江市在两至三年内将发生强烈地震,预测震中位置为东经100.2度、北纬26.8度,震级为6.8至7.0级,并将这一成果及时在国际著名地球科学期刊《地球动力学》上发表。

地震影响

伤亡损失

地震造成的6度及6度以上烈度区的面积达18720平方公里,震中区烈度为9度,面积达1225平方公里。地震波及云南省4个少数民族地区。地震波及范围相当广泛。丽江、鹤庆县、中甸、剑川县洱源县等地建筑物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丽江县城及附近地区约20%的房屋倒塌。受灾乡镇51个,受灾人口达107.5万,重灾民有30多万人。伤亡人数为17221人,其中309人丧生,3925人重伤。

经济影响

房屋倒塌35万多间,损坏60.9万多间,粮食损失3000多万千克。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0多亿元人民币。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的民族风貌和人文景观也受到地震的严重危害。

城镇摧毁

丽江县城及附近地区约20%的房屋倒塌,房屋倒塌35万多间,损坏60.9万多间。

交通、电力、通信

电力、交通、通讯以及水利等设施也遭到严重破坏。冲江河电站严重受损,最终导致供电中断。滇藏公路214线上的鲁南金沙江大桥桥面开裂,整体结构下沉。

救灾处置

应急响应

1996年2月3日,地震发生后不到 20 分钟,云南玉龙雪山省级旅游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及开发总公司在家的负责同志连夜组成了抗震救灾指挥组,分开发区、古城区两个工作组察看灾情。2月4日凌晨2时许,抗震救灾指挥组全面掌握开发区建设项目的受损情况和职工的受灾情况,并及时到地委、行署汇报情况。2月5日,机关职工到单位抗震救灾。2月5日,正式恢复正常的工作。

紧急救援

在震中和震后,旅管委、总公司主要领导人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先后四次到受灾职工家中慰问。同时,旅管委、总公司主要领导人和企业主要负责人先后响应地委、行署的号召,发动职工捐款捐物,并把收捐的4670元人民币和320多件衣物交给民政部门。大地震使开发区的“五通”(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污)基础设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设施无法正常启用,仅基础设施一项直接损失就达476万元,旅管委、总公司不坐等上级救灾,自助自救,上半年就修复了全部受损的基础设施。云杉坪旅游索道于震后第4天,即2月7日恢复营运。财政部和民政部协调拨出特大灾害救济款1000万元,国家计委拨出应急救灾款1000万元。由国家经贸委协调拨汽油、柴油5000吨。由民政部拨出棉衣10万件、帐篷100顶。解放军三总部、成都军区、云南省军区共同支援衣、棱、褥共3000件,帐篷240顶。

各界援助

截至1996年2月11日,云南省共收到的国内外捐赠款人民币1.14亿元、港元1.02亿元、美元70万元、日元1.003亿元、马克500万元。十几架次的外国专机和中国香港九龙航班等运送了近百吨的各种救灾物资。

国内援助

中国国内外社会各界进行捐赠,共捐赠港元166017839.99元,人民币52244369.01元,美元103323.05元,捐赠物资3288.3吨,仅香港烟草有限公司集团公司何英杰先生及其亲属就捐赠港币7500万元。

国际援助

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迅速开展救灾工作,国际红十字会、日本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等提供了紧急援助。

灾后重建

灾区恢复重建计划

1996、1997年为重点恢复重建阶段,重点是农村民房、教育、卫生、基础设施、部分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与人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工商企业的恢复重建。1998年为利用贷款、重点恢复增强企业活力,检查验收收尾阶段。三年恢复重建的内容包括:农村民房、基础设施、丽江古城、教育、卫生、重要工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旅游、公检法司社会福利、消防、商贸、金融等方面,共需资金31.19亿元,其中:国家及省补助8.84亿元,系统及单位自筹12.35亿元。捐赠款0.31亿元;引贷款1.79亿元,国内银行贷款7.84亿元。1996年重点是恢复重建保障灾区群众生产、生活关系重大的工程,如民居恢复、文教、卫生等完成投资5.76亿元。1997年将以教育、卫生、农田水利为重点,全面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资金20.48亿元,1998年进入扫尾阶段,计划投资4.95亿元。

恢复重建工作

应急抢险和重点恢复阶段,解决了灾民吃、穿、住、盖、医等困难,保证学校按期开学;排除水、电、路、通信等设施的险情,恢复工农业生产和市场经营,恢复旅游接待,组织建材生产。帮助灾民在雨季前实现“人有住处、粮有放处、畜有关处”。进入恢复重建阶段后,及时制定计划、建立机构,加强项目、质量、资金管理,使工作循序渐进。已完成561个恢复重建工程,共35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24亿元。民房修复56083户,占成灾户的87%。五个统建村下拨资金2700万元,完成60%的工程量。丽江古城恢复重建全面展开,东大街拆除基本结束并着手重建。“五街一府”(新华街、七一街、五一街、光义街、新义街、木府)完成规划和图纸设计。排污工程完成3300米,占62%;古城的供水、民居等的恢复逐步展开。已投入资金3893万元。教育系统重建386所学校,占46%。加固3.38万平方米、重建2.5平方米,完成投资4776.5万元。卫生系统已完成加固0.36万平方米,重建0.8万平方米,完成投资733.45万元。工商企业部分恢复,建材满足市场需要。全区108户受灾工商企业,全面恢复33户,部分恢复75户。已有1850个标准床位具备旅游接持能力。丽江县砖瓦生产能力9000万块,全区6个水泥厂均恢复生产,年生产能力19万吨。砖、瓦、砂、石、生石灰、水泥能满足重建需要、价格基本平稳。

确保灾区学校按时开学

地震发生以后,全区有946所学校(不含教学点)受灾,校舍受损面积603750平方米,3位教职工和45名学生死亡,307位教职工和4496名学生受伤,10.2万中小学生未返回校园,直接经济损失达5.2亿元。1996年2月11日,地区成立以杨文彬为组长的“丽江市抗震救灾,重建校园领导小组”,各县、各学校也很快成立了相应的指挥机构,为确保3月1日按时开学作准备。2月15日,500万元应急资金拨到学校,主要用于搭建简易教室、宿舍、食堂、厕所和购置课桌、修复水电六个方面的急需,此外,经过地、县教委及各学校应急物资抢运组日以继夜的努力。到2月28日,受灾学校到位石棉瓦58360平方米,油毛毡9440卷,纤维16174张,木材258.5平方米,圆钉400箱,编纺布30600米,帐蓬65顶,塑料瓦4910张,水泥43吨,塑料管19卷。应急资金的拨付和应急物资的抢运,为简易校舍的搭建提供了基本保障。解放军、武警官兵大力支持,当地群众献工献料。全区教育系统的广大师生员工也进行抗震救灾、确保如期开学的热潮,经过20多天搭建简易校舍34万平方米,1996年3月1日正式开学。

丽江县重点恢复

根据云南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从2月29日起,始实施抗震救灾第二阶段的重点恢复工作。在重点恢复阶段,完成教育、卫生系统恢复重建的前期工程。组织力量全面抢修了黑白水、金庄河电站,使其正常运转、发电供电;排除了水利设施的险情,保证农业生产用水、及时调运供应救灾化肥、农药、地膜、种子等农用物资,在春播前全面组织就位,为大灾之年夺丰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部分工商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得到恢复;旅游接待开始恢复;实现了雨季之前做到“三有”的目标(灾区每农户抢修一所房屋、一所简易畜圈做到人有住处、粮有放处、牲畜有关处),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秩序恢复正常。

丽江县全面恢复

1996年3月中旬以后,转入抗震救灾全面恢复重建阶段,具体实施了民居、基础设施、古城、教育卫生、生产生活秩序等“五项恢复”。民居3月3日,县委、县政府召开了有重灾乡镇、村社干部参加的“农村住房恢复、重建动员大会”,提出在雨季来临前解决“人有住处、粮有放处、畜有关处”的基础上,展开全面恢复重建。县委选派了一批工作队进驻重灾乡镇帮助指导工作。按照“自力更生为主、生产自救为主、互帮互助为主”的总体要求,采取了10条措施:领导蹲点重建、部门挂钩重建、村社组织重建、群众互助重建、亲戚帮助重建、相互诿工重建、轻灾帮助重建、自己动手重建、国家辅助重建。选择黄山乡开文村、白沙乡三束开村、大研镇民治村、金山乡正清村等四个村作为试点,试点村按平均每户4000元的标准补助,每村建一个具有综合功能的活动中心。尔后形成了《丽江“2.3”大地震受损民居恢复重建补助办法》,对大研、金山、黄山、白沙、拉市、七河、大具、大东、鸣音、龙山、宝山等11个重灾乡镇的城乡居民、职工、干部(含省、地属单位)的受损私房实行一次性补助。经认真细致的受损等级评定,11个受重灾乡镇中,民居受损情况为:倒塌2628户,严重受损13395户,中度损坏11829户,轻度受损9013户,合计受灾36865户。补助标准为:倒塌户每户补助5000元,严重受损户每户补助2500元,中度受损户每户补助2000元,轻度损户每户补助800元。

后世纪念

地震纪念碑

丽江“2.3”大地震灾区纪念碑,位于丽江城北约二公里的丽鸣公路边,碑体周长19.97米,高7.1米,碑墙长19.96米,高2.3米。纪念碑碑文表示以丽江为中心的丽江地区丽江市、永胜县、宁蒗县、华坪县,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剑川县洱源县,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县等四地州九县遭受巨大财产损和惨重的人员伤亡,百万人受灾,32万人无家可归,大量公建筑物,重要基础设施和大批民居。

纪念活动

2018年2月3日上午10点至10点零2分,为纪念丽江市1996年“2.3”大地震,增强市民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空,防灾预警报知能力,丽江市人民防空办在丽江市主城区试鸣了灾情警报,纪念丽江“2.3”大地震22周年。

参考资料

中国国家天文:地震废墟上重建的城市(2).新浪科技.2024-01-27

【地震历史上的今天】1996年丽江大地震.微信公众平台.2024-01-27

【丽江关注】纪念丽江“2.3”大地震.搜狐.2024-01-2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