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二次方程 :一种代数方程

更新时间:2023-06-05 16:54

一元二次方程(quadratic 方程 with one unknown)指的是仅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形如:,其中为常数。是二次项,是二次项系数;是一次项,是一次项系数;是常数项。

一元二次方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50年的四大文明古国和3000年前的古埃及。希腊时代的欧几里得和丢番图也研究了二次方程。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和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给出了二次项系数为1的求根公式中原地区古代的著作《九章算术》和《周算经》也有关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内容。印度数学家拜斯卡拉给出了正负两根的求根公式。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系统性介绍了方程理论,而法国数学家韦达和笛卡尔对一元二次方程进行了补充。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有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图像法、求根公式法、因式分解法、计算机法。

一元二次方程在数学问题求解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例如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计算和计算黄金分割比等等,也可以解决生活问题。

发展简史

一元二次方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50年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人将此类的代数问题刻在泥板上,用以解决矩形面积问题。在发现于卡呼恩(Kahun)的两份古埃及纸草书上也出现了用试位法求解二次方程的问题。公元前300年前后,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所著的《几何原本》(Euclid’s Elements)中卷II命题5、命题6以及卷VI命题12、命题13的内容可以被视为二次方程的几何解。继欧几里得之后,丢番图(Diophantus)在他的著作《算术》(Arithmetica)中提出了许多二次方程或可归结为二次方程的问题。不过,丢番图在求解二次方程时通常只取一个根,如果方程有两个正根,他会选择较大的一个。中国古代也很早就有对一元二次方程研究的记载。例如,秦汉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中,提出了一种“开带从平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同时期的另一部著作《周髀算经》已经给出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化解法。

公元7世纪和9世纪时,印度数学家婆罗摩笈多(Brahmagupta)和阿拉伯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Al - Khwarizmi)先后给出了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求根公式,但只给出了正根部分。公元1150年,印度数学家拜斯卡拉(Bhaskara Acharya)对一元二次方程方程的一般形式进行研究,同时给出了正负两个根的求根公式,与现代求根公式是一致的。十三世纪,斐波那契(Fibonacci)在其著作《计算之书》(Liber Abaci)中系统介绍了印度-阿拉伯数码,二次和三次方程以及不定方程理论。随着欧洲人在代数领域的深入研究,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在内的数学知识进一步向前发展。法国数学家韦达(F.Vieta)解释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1637年,勒内·笛卡尔(RenéDescartes)完成了对韦达代数符号的改进。

定义

基本条件

条件一:它是一个等式;

条件二:等式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条件三:等式中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条件四:等式中未知数的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相关概念

二次函数

一般地,形如(为常数,且)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其中是自变量。二次函数与轴的交点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若一元二次函数图像与轴有两个交点,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方程有两个不同的实数根。若函数图像与轴只有一个交点,则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若函数图像与轴没有交点,则方程没有实数根。

相关性质

根的性质

一元二次方程()可以简化为,根的性质也可简化为两根之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即,。

图像性质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通过二次函数来表示。二次函数可通过配方法化简成()²+的形式,,。即()²+。由表达式可知的对称轴为,顶点坐标为。

对于二次函数(),

当时,与轴有两个交点,如上图1所示。

当时,与轴有一个交点,如上图2所示。

当时,图像与轴没有交点,如上图3所示。

如果。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如上图4所示。

如果。当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当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如上图5所示。

求根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

直接开平方法主要适用于没有一次项的一元二次方程,例如

当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当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时,方程无解。

配方法

对不能直接开平方的一元二次方程,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通过降次将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再完全开平方。

例如(系数化为1并移项)

()²=()²(配方,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²=()²(整理)

(开方)

(整理)

(整理)

当时

方程

(移项)

(配方,方程两边同时加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整理)

(完全开平方)

图像法

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可以通过做出二次函数()²来解决。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它所对应的二次函数函数值为0时,自变量x的值。即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例如当=()²。可知此二次函数图像的对称轴为,顶点为()。当。所以其图像如下所示,与横坐标的交点为(-1,0)和(-7,0)。则为方程的根。

求根公式法  

解一元二次方程时,把各系数直接代入求根公式,可以避免配方过程而直接得出根,这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公式法

推导过程

任何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写成()的形式,通过配方法解此方程。

(移项)

(二次项系数化为一)

()²=+()²(配方)

方程K:()²=(整理)

。式子的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1),。由K得,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

(2),。由K可知,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3),。由K可知,()²<0,因此方程无解。

例如。

,∴()

根的判别式

一般地,式子叫做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通常用希腊字母Δ来表示。当Δ≥0时,方程的实数根可写为 的形式

例如。

,∴()

求根公式法在复数域的推广

一元二次方程,当时,该方程在实数域无解。但在复数域有解,通过虚数虚数单位),一元二次方程总有两个根。

实数根:()

虚数根:()

一般来说,三次方程可化为一个一次方程和一个二次方程,例如三次方程

可化为()()

解得:这样方程恰好有3个根。

因式分解法

韦达定理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是由系数确定的,两根之和等于它的一次项系数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它的常数项除以二次项系数所得的商。

假设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分别为。

求根公式可得

(),()

∴,。

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根据韦达定理找出两根关系,使方程化为两个一次式的乘积等于0的形状,再使这两个一次式分别等于0。从而实现降次,这种方法叫做因式分解法。而这两个一次方程的解即为原方程的两个解。

例如根据两根关系 ,。

∴()()=0

计算机法

用计算机解一元二次方程,程序中用disc代表;p表示;q表示;p+q表示;p-q表示,先计算 disc 的值,以减少以后的重复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若,则输出方程无实根(This equation hasn't real roots)。若disc≥0,则求出方程两个实根=p+q;p-q;再输出方程两个根。

衍生概念

一元n次方程

对于一元n次方程为方程的n个根,则它们满足以下关系:

分式方程

解方程 。

解:去分母即得一个一元二次方程

解得,

经检验都是原方程的根。

无理方程

解方程 。

解无理方程常用的方法是将原方程变为有理方程求解。

解: 原方程可变为

两边平方可得

整理可得,

解得。

应用

黄金分割比

黄金分割比在数学、美学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它可以通过从一个大矩形中裁去一个正方形来得到。这个大矩形的主要特点是,当从中裁去一个正方形后,所剩下的小矩形仍保持着原先大矩形的形状,也就是长宽比相等。这个长宽比被称为黄金分割比,通常用希腊字母φ(phi)表示,其值约为0.61803398875。

如上图所示,假设矩形的长为,宽为1(长宽比为),切去一个正方形后,剩下的小矩形长为1,宽为,大小矩形的长宽比相等,因此有

上述方程可整理为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即

求解该方程可得:

即为黄金分割比,满足该长宽比的矩形也称为黄金矩形

实际问题

收费问题: 一城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表,一人打车去某公司办事,停车后,打出的电子收费单为“里程11公里,应收 29.1元请付29元”求基本价()

解:由题可得

()

∴()()=0

答:出租车的基本价为每千米10元

疾病传播问题:要舍去不合题意的负数根。例如:有一个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上流感。求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给几个人。

设每轮平均一个人传染x人,

可列方程()=121,

(不合题意,舍去)

增长率问题:年前生产1吨药品的成本是5000元,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现在生产1吨药品的成本是3000。求该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设药品成本的年平均下降率为,则一年后药品成本为()元,

两年后药品成本为()²元,

于是有()²

解的(不合题意,舍去)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