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丙胺 :用于医药、橡胶等的无色液体

更新时间:2024-09-20 13:00

三丙胺,Tri-n-丙胺,分子式C9H21N,分子量143.27。是一种常见的叔胺,用于医药、农药、橡胶和纤维加工助剂等,也是一种相转移催化剂

理化常数

制备方法

生产方法: 以丙醇为原料在Ni-Cu-Al2O3催化剂作用下,脱氢生成丙醛,然后与氨加成,脱水;加氢生成丙胺,再经反复脱水;加氢生成二丙胺和三丙胺。反应温度为(210±10)℃,压力为396.66kPa。正丙醇空速为0.25-0.51L、L·h-1。原料配比为醇:氨:氢=4:2:4。正丙醇转化率为75%-83%,二;三丙胺总产率为75%-80%,其中二丙胺37%-41%,三丙胺35%-40%。

原料消耗定额:丙醇3500kg、t;氨500kg、t;氢气1200m3。

贮存方法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7℃。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影响及危害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眼、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性。对皮肤有刺激性。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急性毒性:LD5072mg/kg(大鼠经口);429mg/kg(兔经皮);LC505100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危险特性:易燃,遇高热、明火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具有腐蚀性。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4.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

5.环境标准:

苏联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2mg/m3

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

一、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二、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

三、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灭火方法: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