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大学 :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3-23 13:35

三峡大学,英文名称为“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简称为“CTGU”,是由湖北省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在湖北省宜昌市联合创建的高校。2018年,学校被省人民政府列为“中国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1996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建设成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合并组成湖北三峡学院。2000年5月25日,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合并组建三峡大学。

截至2024年5月,该大学占地3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8.8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98万余册,中外文电子图书150余万册。据202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22个学院,本科的有74个专业,涵盖9个学科,学校有专任的教师1686人,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489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019人。拥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三峡大学在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列第177名,在2023年软科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列901-1000名。

历史沿革

湖北三峡学院

1923年,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起始于博医技士专门学校。

1949年,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起源于宜都师范学校。1946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湖北省教育厅同意成立省立宜都师范学校。

1978年,宜昌市革委会正式发文,“决定成立宜昌高等工业专科班”(简称“高工班”),“校址设宜昌市樵湖岭”,“从秋季起参加全省高等学校统一招生”。

1983年5月31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在“高工班”的基础上组建宜昌职业大学。

1996年,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与宜昌职业大学合并组成湖北三峡学院。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

1978年,水利电力部成立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学院设立在宜昌,这是当时中国唯一带有"工程"字的高等教育机构,目的在于培养水电和能源建设方面的专家。

1996年7月,武汉水电大学成立,是电力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双重领导下的高等教育机构,电力部是主要领导。葛洲坝水电学院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葛洲坝水电学院成为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

1996年9月18日,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正式成立。

三峡大学

2000年5月25日,经教育部批准,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与湖北三峡学院合并建成三峡大学,同时撤除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校区的机构建制和湖北三峡学院建制。

2005年,三峡大学以"优秀"等级通过了教育部的学士学位考试。

2009年,水利部和湖北省政府签署了一项关于建设三峡大学的协议,共同建设三峡大学。

2014年,教育部赋予三峡大学“全国就业50强高校”名称。

2018年,湖北省政府确立其为"中国一流建设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三个一级学科被列为“中国一流建设学科”。

2020年,三峡大学被授予“2022年度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2023年7月10日,三峡大学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新一轮校企合作协议。9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向三峡大学捐赠1000万元人民币。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据202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共有22个学院,有在校生本科专业74个,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

师资情况

据2024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86人,其中教授317人,副教授68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31人;有博士生导师223人,硕士生导师2039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级人才工程人选、专家40余人,省部级人才工程人选、专家340余人。学校还聘请20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学科战略科学家。

学科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学校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十二五”期间获批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十三五”期间获批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十四五”期间获批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法律、教育、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临床医学等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5月,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22年,水利工程学科被确定为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培育建设学科。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5个,1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有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9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省级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套),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

学校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学校长期坚持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成员,“世界高校联盟”(N.E.W.S.)组织常设秘书处单位,“中国湖北—南亚大学联盟”主要发起单位,目前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招收留学生人数、专业设置和英语授课规模最大的高校,2023年来华留学生规模达1300余人;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CSC)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开办1个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合作项目。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扎实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建立的尼泊尔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备案中心。成功承办了教育部“留动中国”、湖北省“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武汉论坛”“中国湖北-南亚高校校长论坛”“首届三峡开放合作论坛”、“感动中国”系列活动、“桃花文化节”等大型活动。

学校成功举办了由教育部组织的"移动中国","世界知名学者湖北讲座-武汉论坛"和"中国-湖北-南亚大学校长论坛",及"移动中国",湖北省组织的"湖北讲座-武汉论坛世界著名学者论坛",以及"中国-湖北-南亚大学校长论坛"等等。

学术研究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三峡大学图书馆2003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坐落于主校区翠屏山畔、求索溪旁,占地面积7085平米,建筑面积40548.75平米,花园面积1500 平米,馆内设阅览座位5574个,可预约座位3567个,研究室15个,学术报告厅2个。

截至2024年5月,图书馆中外文纸质文献总量达到296万册(件);中外文纸质期刊600多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50余万册,电子期刊6万种。订购有Wiley Online Library、IEEE/IET Electronic Library、Elsevier ScienceDirect、科学引文索引(SCI)、工程索引(EI)、 CNKI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等中外文数据库。建设有“三峡水电特色文献资源中心”,建有三峡大学文库、水利水电文献资源库、工程移民数据库等6个特色资源库,形成多类型、多载体、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馆藏体系。

学术出版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是由三峡大学主办的科学期刊,于1979年10月创刊。该刊是一份双月刊,有112个16页的大版面,在中国及国际上出版。为反映实践,本刊拓展了"土木水电论坛"专版;2005年,《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荣获“湖北省最佳期刊”称号。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是湖北省教育厅负责的关于人文社会科学的刊物。该刊每月出版两期,中国外公开发行,与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50多所国外高校和图书馆有交流,2013年、2015年、2017年多次获得"湖北省优秀期刊"奖。

2017年12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巴楚医学》正式上线。该刊主要是为服务中西地区人民,提高医疗技术水准。该杂志总部设在宜昌市,将在全国范围内出版。

学术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8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2.2亿元;有12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7项、二等奖39项、三等奖41项;获国家级社会科学奖励1项,省部级社会科学奖励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累计近150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900余部,年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950余篇;有10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5月,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8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2.2亿元;

截至2024年5月,学校建有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有省级军工重点实验室和创新团队各1个;有三峡水库生态系统湖北省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肿瘤)科研三级实验室、湖北省发改委储能新材料工程实验室、智慧能源技术湖北工程研究中心、石墨增材制造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水泥基生态修复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和太阳能高值利用与绿色转换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有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5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三峡智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有新型石墨材料、柑橘生物保鲜与防治、有机缓释肥、微电机、智能气泡水位计等28个省级校企研发中心。近年来,学校与企业共建湖北省磷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生物技术中心、宜昌区域非金属功能材料研发及综合服务中心等140多个校级科研机构。

学校排行

在软科排名2023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三峡大学位列901-1000区间。

在软科排名2023中国大学排名中,三峡大学位列第173名。

在软科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三峡大学位列第177名。

校园文化

校名

三峡大学校名中的四个字是毛泽东同志笔迹的组合。这种组合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权威性,传达了三峡大学作为"金字招牌"的魅力。

校训

求索。

校训“求索”具有三峡特点,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化,也代表了时代气息,同时又简洁明了,避免与其他学校雷同。

校徽

学校校徽包括徽志和徽章。学校徽志为双圆套圆形徽标。上方是“三峡大学”中文名,下方为对应的英文名,中间是船帆,意为“扬帆索源”。学校徽章为教职员工和学生佩戴的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员工佩戴的是红底黄字,学生佩戴的是白底红字。

校徽的名称为“扬帆索源”。寓意三峡大学的人一定能够借着强劲的风浪,扬着船帆,到达到理想的彼岸。

校歌

学校校歌为《三峡大学校歌》,作词者为三峡大学集体,作曲者为陈宇京和刘翔。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更新时间:2024年7月

历任领导

校友情况

学术界

胡亚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0年任南京水科院水工所原副所长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吴艳锋:2010年至今担任龙马民族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被评为恩施州先进工作者。

商界

何林:中共党员,工程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获得“四川省优秀企业家”称号。

温科伟:深圳市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政界

向银河:2013年负责华能水电小湾水电厂水库部水库管理班技术、小湾电站团委委员、水库团支部书记。

肖玉川:2013年当选甘肃省宁县团委书记及共青团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

杨正鹏:2013年工作于甘肃省庆阳市卫生局,担任新农合工作办公室主任。

文艺体育界

秦新民:央视知名策划人、导演、高级编辑,曾担任近20次央视春晚总策划、总撰稿。

校园风貌

三峡大学从2005年开始栽植桃花,主要是在求索溪畔以及翠屏山上。依靠桃花美景,从2012年开始,三峡大学每年进行桃花文化节,把桃花当作媒介,让游客在欣赏桃花的同时也能在校内认识了解到其他国家的文化。

所获荣誉

2010年,学校被湖北省授予"扩大开放先进单位"称号。

2014年,学校被认定为中国国家教学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并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定为青年教师海外培训项目的实施单位。

2016年,学校被国家留学基金委选为优秀国际本科生交流项目的实施单位。

2020年,学校被确认为第一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第二个“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湖北省公安厅授予三峡大学“2022年度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