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鳞毛蕨 :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6:54

三角鳞毛蕨(学名:Dryopteris subtriangularis)是鳞毛蕨科鳞毛蕨属植物,植株高约40-50厘米。主要分布于中国、越南菲律宾泰国缅甸印度。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台湾、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生长在海拔800-1500米的山坡、谷地密林下。

形态特征

三角鳞毛蕨植株高约40-50厘米。根状茎横卧或斜升, 粗约2-2. 5厘米。叶簇生; 叶柄长约20-30厘米,宽约1-1.5厘米,基部密被鳞片,向上近光滑,禾秆色;鳞片披针形,黑色或黑褐色;叶片三角形,长约30-35厘米,基部最宽,宽约20-25厘米,二回羽状。

羽片约5-7对,基部一对羽片最大,长约12-13厘米,宽约4-5厘米,基部具柄,往上羽片逐渐变小,到第四对羽片其长度仅有基部羽片的一半;通常叶片基部的1-3对羽片的小羽片明显,小羽片约4-6对,矩圆形,基部羽片的下侧小羽片最大,长约3厘米,宽约1厘米,顶端圆,并具疏齿,基部截形;边缘具波状齿或羽状浅裂。叶脉上面不明显,下面可见,小羽片的侧脉羽状,小脉单一或二叉。

叶纸质,干后灰绿色,叶轴近光滑,羽轴和小羽片中脉基部具有较多的褐色泡状鳞片。孢子囊群大,位于小羽片中脉与叶边缘之间;囊群盖圆肾形,棕色,全缘。孢子深褐色,大小为(60-70)65×112.5(100-120)微米(括号外为平均值,括号内为变异幅度;共测量12个孢子),左右对称,具周壁,单裂缝,极面观为椭圆形,赤道面观为豆形。

繁殖

孢子萌发

播种1周左右孢子开始萌发,孢子萌发为书带蕨型(Vittaria-type)。

丝状体

原叶体原始细胞经过连续横分裂,形成2-5个细胞的单列丝状体,有时在2个细胞长时,前端纵裂为双列丝状体。细胞圆筒形,壁薄,侧壁向外鼓出。丝状体最前端的细胞常产生单细胞乳头状的毛状体,内含叶绿体,尽管最前端的细胞产生了毛状体,但仍然参与片状体的形成。此细胞经纵裂形成一大一小两个子细胞,大细胞一般不再分裂,小细胞分裂活动极为活跃,参与片状体的发育。

片状体

由于小细胞的分裂活动,自播种2周左右片状体形成,片状体的前端轻微地偏向一侧。小细胞分裂产生的某一边缘细胞分化出分生组织细胞,分生组织细胞不断分裂,逐渐使片状体阶段进入到原叶体阶段。

原叶体

自播种4周左右,幼原叶体形成。幼原叶体暂时不对称,随其生长不对称现象很快消失,成为对称的心脏形。原叶体发育方式为三叉蕨型(Aspidium-type)。幼原叶体腹面发育出十余条假根,边缘陆续产生毛状体,毛状体乳头状圆球形至细长棒形,有些毛状体顶端帽状腺体发达,直至原叶体成熟时,腺体仍宿存而明显,与毛状体相连的边缘细胞不向外突出或向外突出。成熟原叶体呈心脏形,两翼展开,稍有波折,内侧呈“V”字形叉开,最大者可达7毫米×4毫米,中脉2-3层细胞厚。原叶体边缘及腹面均有毛状体分布,分布于腹面的毛状体顶端有或无腺体,且数量丰富,一个成熟原叶体上平均有毛状体一百条左右,叶绿体分布在毛状体顶端。成熟原叶体边缘细胞内的大多数叶绿体呈圆盘形,中部细胞内为椭圆形、圆盘形或哑铃形。

毛状体

最初的毛状体由丝状体最前端的细胞分裂产生,以后陆续由原叶体营养细胞分裂而成。测量原叶体上12个幼毛状体及毛状体长宽的平均值,幼毛状体长75微米,顶端宽25微米,长成后,毛状体长80微米,顶端宽40微米。毛状体内始终含叶绿体。

假根

假根由营养细胞外突延长形成。幼原叶体的假根多发生在腹面,随着原叶体的生长,在边缘也有假根分布。假根初为管状,内含叶绿体,随原叶体生长,逐渐变为黄褐色,且由直变弯曲,粗细变得不均匀,少数假根甚至出现分叉现象。

性器官

自播种6周左右开始出现性器官。精子器混生于基部假根丛中,每个原叶体上约十余个至数十个,精子器近圆球形,由3个细胞(基细胞、环细胞和盖细胞)组成,高约100微米,直径约为70微米。精子器成熟时,盖细胞一侧出现裂缝,精子逸出,盖细胞脱落。一部分精子借助原叶体表面的自由水游进颈卵器,完成受精作用;另一部分精子未游进颈卵器,几分钟后死亡,但并不立即解体。颈卵器一般位于原叶体背腹面中肋范围内,每个原叶体上有数个至数十个不等。成熟颈卵器颈部由4列细胞组成,3-5层细胞高,约200微米,直径约为140微米,受精后的颈卵器内部逐渐变为褐色

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原叶体上的性器官(包括精子器和颈卵器)会随配子体的生长而不断产生,老的性器官不断地衰亡,幼的性器官不断地产生。

胚的发育

三角鳞毛蕨的精卵受精后1个月内即可观察到从原叶体上生成的幼胚。幼孢子体长出后,原叶体仍继续发育,直至生成幼胚后再过1个月左右,发育出2-5枚真叶后,原叶体方渐枯死。用混合土培养出的三角鳞毛蕨配子体均有80%左右发育为幼孢子苗。

保护

三角鳞毛蕨已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