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志 :上海电影志

更新时间:2024-09-21 00:01

解放前,中国电影业基本上集中于上海市。作为电影主体的制片,公司就有近二百家;其他各种机构,数以千计。在解放前的半个世纪中,上海电影机构的兴衰变化,受电影市场经济所制约,处于无序状态。解放后,上海电影业承前启后,除旧布新,步入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轨道,不断发展壮大,很快成为一个片种齐全、功能完备的电影基地,也建立了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电影机构。

目录

序言

凡例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机构

第二编人员、党派、团体

第三编影片

第四编制作技术

第五编管理

第六编发行放映

第七编理论和出版

第八编对外交流

第九编人物

附录

后记《上海电影志》编审定人员名录

版权页

机构

概述

上海市建立了中国所独有的美术片、译制片的制片机构——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和上海电影译制厂;上海成立了在地方上唯一代表政府管理电影业的上海电影局,以及其他艺术职能机构——上海电影创作所、上海电影艺术研究所、上海电影资料馆等。因此,建国后的上海电影机构具有规模较大、分工科学、布局合理的特点,对上海电影的繁荣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与引导作用。80年代中期,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上海的电影机构也相应进行了调整与重组。

第一章 制片机构

1908年3月,意大利侨民劳罗在上海拍摄纪录片《上海第一辆电车行驶》,开上海电影制片之先声。及至1949年5月,上海市的电影制片业历经20年代的盲目发展、30年代的均衡生产、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从“孤岛”的畸形繁荣到沦陷后被敌伪控制垄断和战后时期臻于成熟等4个阶段。若从资金来源划分,可以分为外商、民营和中国国民党官办等3种类型。而雄踞上海影坛的当推民营电影企业。解放前在上海有过制片活动的电影企业,其总数约200家,民营企业占90%以上。但是,在众多的民营企业中,大多数公司只是昙花一现,有的公司甚至一片未拍,即已销声匿迹,而稍具规模、能均衡制片生产的,约十几家。在中国电影发展史上,起过较大影响和作用的,二三十年代有影坛五虎将之称的明星影片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明星)、天一影片公司(简称天一)、联华影业公司(简称联华)、艺华影业公司(简称艺华)、新华影业公司(简称新华)等5家,战后时期主要是昆仑影业公司(简称昆仑)和文华影业公司(简称文华)两家。又30年代的电通影片公司和40年代的昆仑影业公司,实质上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民办面目出现的电影公司。新中国成立后即成立了社会主义国营的上海市电影制片厂,并通过对私营电影制片公司的改造,积极引导,分步到位,1953年2月,上海终于实现了国营与民营电影的并轨,成为一个统一的社会主义电影基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