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怖学院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怖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19:31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反恐怖学院成立于2014年,设有公安情报学专业和反恐怖专业方向。公安情报学本科专业于2005年获得教育部批准,在全国公安院校中首次设立公安情报学专业,并于同年正式招生。目前,公安情报学系每年招生本科生4个区队约160人,二学位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班学生2个区队约70人,情报分析方向硕士研究生约20人。2014年反恐怖专业方向设立,于同年开始招生,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2个区队约80人。反恐怖学院拥有一支较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学科研究水平较高,在公安院校同类学科专业中处于领先水平。

教研室设置

根据公安情报工作与反恐怖工作发展现状及学科发展方向,反恐怖学院现设置情报理论、情报技术、情报实务3个教研室,将增设反恐怖教研室。情报理论教研室主要承担公安情报基础理论方面课程的教学,从事公安情报学学科理论体系、公安情报工作相关政策法规、国内外警务情报理论动态等方面的研究,筹备、组织国内(际)警务情报研讨会等。情报技术教研室承担公安情报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研究情报技术在公安情报工作中的应用,跟踪国内外警务情报技术发展动态,从事公安情报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负责公安情报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情报实务教研室承担公安情报实务类课程的教学,总结、提炼公安情报实战经验,研究公安情报工作的体制与机制、公安情报安全保密及反情报,负责公安情报综合实训的组织实施以及对外培训工作的策划、组织。反恐怖教研室主要承担反恐怖类课程的教学,追踪恐怖主义发展,研究涉恐案件侦查、涉恐事件指挥与处置等的理论与方法,负责对反恐怖部门民警进行培训。

专业课程

学院的专业课程设置立足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需求与公安实战需要。

公安情报学本科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中突出“一条线”和“两个面”:“一条线”即专业主干线,主要按照公安情报工作流程进行设计;“两个面”是专业技能实战应用的重点领域。据此,公安情报学专业开设专业基础课《公安情报学》、《中外警务情报史》,专业必修课《公安情报搜集》、《公安情报分析》、《公安情报整编》、《公安情报管理与安全》等。

反恐怖专业方向在课程体系设置中既强调国内与国外并重,又关注于从恐怖活动发展阶段进行研究。据此,反恐怖专业方向开设专业基础课《恐怖主义概论》、《恐怖组织研究》、《反恐国际合作》,专业必修课《反恐情报》、《反恐专案侦察》、《涉恐安全风险评估》、《处恐战术与指挥》等。

师资队伍

公安情报学系现有专任教师23名,其中教授3名、副教授7名、讲师13名,教学名师2名、学科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3名。从学位层次看,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4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8人,具有学士的教师1人,是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从学缘结构看,本系教师来自北京大学、南京大学(招生办)、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微博 招生办)等14所高校,具有较为广泛的学缘背景。从专业结构看,包含文学、管理法、工法和法学等,具有多学科背景。从年龄结构看,老中青结合,构建了比较合理的学术梯队。

学科研究

学院现有公安情报研究中心和反恐怖研究中心两个非在编机构。学院将学科研究作为学科专业建设的突破口,通过争取重大战略性、基础性科研项目,获得一批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进而促进公安情报学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自2005年以来,本院教师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项,公安部软科学、教育部人文社科类和北京市社科类等省部级项目20余项,校级项目50余项。出版专著10部,发表学术论文近400篇。

学院建设目标

学院的建设目标是,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国公安院校同类专业中的领先地位,取得若干具有理论与实践价值且有较强影响力的科研成果,形成较高的学术地位和声望,成为公安情报人才、反恐怖人才培养的中心、民警情报与反恐怖培训的基地、相关理论研究的制高点。为实现上述目标,本院将不断完善学科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教、学、练、战”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实验室和实践教学场馆建设;优化师资结构,打造优秀教学团队;加强课程与教材建设,力争再申报并建设3门国家和省部级精品课程;打造科研创新团队,争取每年申报3项以上省部级课题。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