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数学史话 :中国传统数学史话

更新时间:2024-09-20 13:24

《中国传统数学史话》介绍了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包括中国数学的兴起,中国传统数学框架的确立,中国传统数学理论体系的完成,中国筹算数学的高潮,传统数学的衰落与珠算的发展,以及西方数学的传人与中西数学的融会。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数学史话》对中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九章算术》、《孙子算经》及刘徽的《九章算术注》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作者简介

郭书春,1941年8月生于山东胶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3年被国家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著有汇校《九章算术》及其增补版、《古代世界数学泰斗刘徽》、中法对照本《九章算术》(合作)、英汉对照《四元玉鉴》(Jade Mirror of the Four Unknowns,合作)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典籍通汇·数学卷》、《李俨钱宝琮科学史全集》(合作)、《中国科学技术史·数学卷》、《辞典卷》(合作)等。目前正主编《中华大典·数学典》。

图书目录

引言

第一章中国数学的兴起——原始社会至西周的数学

第一节图形观念的形成与规矩准绳

第二节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形成与算筹的创造

一数概念的产生与结绳、书契、陶文数字

二 甲骨文数字与十进位值制记数法的形成

三计算工具——算筹

第三节数学形成一门学科

一九九表与整数乘除法则

二商高答周公问及用矩之道

三数学形成一门学科

第二章中国传统数学框架的确立——春秋至东汉中期的数学

第一节数学家与数学经典

一诸子百家与数学

秦汉数学简

三《周髀算经》和陈子

四《九章算术》和张苍耿寿昌

第二节分数、今有术与盈不足术

一分数及其四则运算法则

二今有术与衰分术、均输术

三盈不足术

第三节面积、体积、勾股与测望

一面积

二体积

勾股定理与解勾股形

四勾股容方容圆

第四节开方术、正负术、方程术与数列

一开方术

二正负术

三方程术

四等差数列

第三章中国传统数学理论体系的完成——东汉末至唐中叶的数学

第一节东汉末至唐中叶数学概论

魏晋数学的发展与辩难之风

徐岳数术记遗

赵爽与《周算经注》

刘徽与《九章算术注》、《海岛算经

南北朝的数学著作和数学家

六隋至唐中叶的数学著作和数学家

第二节算之纲纪——率与齐同原理

一率的定义和性质

二今有术的推广与齐同原理

第三节勾股和重差

一对勾股定理与解勾股形诸公式的证明

二重差术

三 《数术记遗注》中的测望问题

第四节开方术、方程术的改进、不定问题与数列

一 开方术的几何解释、改进和刘徽的“求微数”

二方程术的进展

三不定问题

四等差数列

五二次内插法

第五节无穷小分割和极限思想

一割圆术

刘徽原理

三圆体体积与祖暅原理

四极限思想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以圆周率为例

五刘徽的面积推导系统

六刘徽的体积推导系统

七刘徽的极限思想在数学史上的地位

第六节刘徽的逻辑思想和数学理论体系

一刘徽的数学定义

二刘徽的演绎推理

数学证明

四刘徽的数学理论体系

第四章 中国传统数学的高潮——唐中叶至元中叶的数学

第一节唐中叶至元中叶数学概论

一传统数学的高潮与唐中叶开始的社会变革

二赝本《夏侯阳算经

贾宪和《黄帝九章算经细草》

四刘益和《议古根源》

五秦九韶和《数书九章

李冶和《测圆海镜》、《益古演段》

七杨辉和《详解九章算法》、《杨辉算法

朱世杰和《算学启蒙》、《四元玉鉴

第二节计算技术的改进和珠算的发明

一○和十进小数

二计算技术的改进

三珠算的产生

第三节勾股容圆

一洞渊九容

二圆城图式和识别杂记

第四节高次方程数值解法

一立成释锁法与贾宪三角

二贾宪增乘开方法

三正负开方术

第五节天元术和四元术

一天元术

二四元术

第六节垛积术、招差术

一垛积术

二招差术

第七节大衍总数术与纵横图

一大衍总数术

二纵横图

余绪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