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尺谱集成 :中国工尺谱集成

更新时间:2024-09-21 10:32

《中国工尺谱集成》的收集、整理、出版工作是继《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 成》、《琴曲集成》后的又一项浩大的考察中国民俗音乐传承、见证民间音乐 生态体系的重要工程。工尺谱本上那些力透纸背的完整传抄不仅为音乐学 家提供了相当重要的音乐与人文信息,并且其本身也多方位、多角度地反 映了民众的整体音乐文化生态体系的历史构建与现实构成。本次出版的工 尺谱共计10卷:《总论》(1卷)、《北京卷》(2卷)、《河北卷》(3卷)、《陕西 卷》(2卷)、《辽宁卷》(1卷)、《江苏卷》(1卷)。它们的出版发行及相关 研究是结合当前学科发展前沿动态及核心理念的重要举措,必将成为艺术 科研、艺术创作与艺术教育领域中产生深远影响和社会意义的宏伟巨著。

作品概况

2017年9月6日,从文化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工尺谱集成》(10卷本)由文化艺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经过一代又一代传承的中国礼乐文化有几千年历史,如何判断曲子是哪个朝代的?近日,由文化部艺术司、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组织编撰的《中国工尺谱集成》(10卷本),就提供了这样一种证据。作为文化部“中国民族音乐舞蹈杂技扶持发展工程”的重点项目和“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该书被学界视为继《中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琴曲集成》后的又一项浩大的考察中国民俗音乐传承、见证民间音乐生态体系的重要工程。

古琴音乐、戏曲音乐和各地乐种等传统音乐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有“谱”可依。“工尺谱”(“尺”音“chě”)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乐谱之一,唐朝已出现大量手抄卷子,以后绵延不绝,可以说,民间抄本是民间音乐的活态传承。根据艺人演唱、演奏的乐谱,可以用以译解谱字写法完全相同的千年前的乐谱,从而恢复古曲原貌。

新中国成立以来,音乐学家便开始有目的地收集各地的民间手抄谱本,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保存了大量这类乐谱。最有价值的有智化寺《音乐腔谱》(清康熙,1694年)、西安鼓乐手抄本(最早为1731年)、冀中笙管乐抄本(遍布20世纪)、相国寺抄本、山西五台山寺院抄本、晋北笙管乐抄本、东北鼓吹乐抄本等。谱本不但抄记了大量的曲目,还在封面、扉页、封底,记下了传抄时间,有些还写有序言、曲目题解等,内容涉及宫调技术、民间信仰、乐社历史、乐师名录等,是研究一个地区民间乐社发展及相关问题的主要材料。乐师们抄谱时,严格遵循上代师傅的体例,注明传自何人,这种方式在各地手抄谱中都相同。这些谱本,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为中国音乐学提供了有实践依据的活态文本。

荣誉记录

2021年6月,该作品入选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名单。

参考资料

中国工尺谱集成.豆瓣.2021-06-14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入选获奖名单公示.头条.2021-06-1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