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城齿蟾 :两栖纲齿蟾属的物种

更新时间:2024-09-21 10:36

乡城齿蟾(学名:Oreolalax xiangchengensis)是锄足蟾科齿蟾属两栖纲,中国特有物种。

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45~51毫米,雌蟾体长54-61毫米。体略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圆,吻陵不显著,鼻孔位吻眼之间,眼间距略大于鼻间距,但小于眼径;无鼓膜;褶粗厚;有上颌齿,无犁骨尚;舌大,后端微有缺刻;咽鼓管口小。

前肢长,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指细长具缘膜,第一、二指尤显,指长顺序为3、4、1、2;指端球状,关节下瘤较显著,指节间底部肤棱疣状,指基部者大而明显;掌突二,相距近,内掌突大而圆,外掌突椭圆形。后肢较短,胫跗关节前达口角,左右跟部相遇,胫长与足几相等,趾长顺序为4、3、5、2、1,趾端球状,趾间全蹼,第四趾多以缘膜达趾端,第一及第五趾外侧有缘膜;关节下瘤较显著;内突卵圆形。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粗糙,满布细小刺疣;上下唇缘有黑刺,吻部及四肢背面疣较少,疣上多有黑刺;体侧向腹面疣粒渐少,肛两侧及下方有许多浅色小疣。腹画皮肤光滑;腋腺圆,色浅;股后腺小或不显。雄性有胸腺1对,相距2.2毫米左右,分别向两侧倾斜。

生活时背面瞰榄棕或棕褐色,疣粒周围无包斑;唇缘及四肢背面无斑纹或不显,头后元深色横纹。腹面黄色。指趾末端肉色。瞳孔纵置,虹彩银灰包,布以黑色细网纹。液浸际本背面多为深褐色,腹面浅褐色,咽喉部包略深。

雄蟾略小于雌蟾,前肢较粗壮,第一、二指上有密集黑刺;晌腺上刺已脱落,个别标本可见到黑刺,无声囊,无雌性线。

小蝌蚪体尾深色;大蝌蚪灰褐色或灰棕色,体尾交界处有棕红色,呈“U”形,尾鳍上有少许深色斑。当后肢长3-6毫米时全长达59毫米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73%;出水孔位体左侧,无游离管;肛管长而宽,肛口斜开于尾鳍基部右方;上下尾鳍几等宽,尾末端较圆。上唇乳突大而圆。中央缺3个乳突位置,下唇乳突小而尖,口角部有少量副突,唇齿式Ⅰ:4-4/4-4:Ⅰ;角质颌较强,口腔下方舌前乳突第一对呈掌状,有2-5个短粗指状突。变态蝌蚪尾长萎缩到9毫米时,体长28.2毫米,体背面小疣已显。腋晾圆而大,股后腺不显,趾间全蹼;体背面橄榄绿或墨绿色,背疣周围略显黑色;腹面灰色。

分布范围

乡城县齿蟾分布于中国四川(乡城、稻城县木里藏族自治县盐边县)、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德钦县)。

生活习性

乡城齿蟾生活于海拔2140-3550米的中、高山区。成蟾常在中型山溪边或泉水石滩及其附近活动,白天隐藏在溪边大石下或石缝中;夜晚蹲在水边石上,有的在水中仅露出头部,受惊扰后可跳跃逃入流溪中。蝌蚪多栖于溪边回水内,在有水草的浅水处数量较多。 蝌蚪在溪边石下,翻石后可见蝌蚪逆水游而逃逸。主要捕食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昆虫为主。

繁殖

乡城齿蟾繁殖季节在4月下旬至5月中旬,少数个体延迟到5月下旬产卵。卵群产在石块底面,呈环状或团状。

保护

乡城齿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无危(LC)和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该蟾分布于较高山区,栖息地的生态环境质量保存较好,其种群数量较多。

用途

乡城齿蟾主要捕食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半翅目昆虫为主,对防除林业、牧业和旱地农作物中的害虫有一定的作用。

亚种

乡城齿蟾指名亚种(学名:Oreolalax xiangchengensis xiangchengensis),Fei et Huang于1983年命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等地,常见于河谷的山溪中以及干燥而炎热。其生存的海拔范围为2680至330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乡城。

乡城齿蟾德钦亚种(学名:Oreolalax xiangchengensis deqinensis),Yang于1990年命名,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云南等地,一般生活于河谷的山溪中以及干燥而炎热。其生存的海拔为2010米。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云南德钦。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