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银鮈 :辐鳍鱼纲鲤形目淡水鱼类

更新时间:2024-09-20 11:56

亮银鮈(学名:Squalidus nitens ),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银鳈属的一种淡水鱼类。体长可达7公分。亮银鮈为中原地区特有,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中下游地区,产地为上海市

形态特征

亮银鮈背鳍iii-7,臀鳍iii-6,胸鳍i-12—14,腹鳍i-7。侧线鳞3436,背鳍前鳞10—12,围尾柄鳞12。第一鳃弓外侧鳃耙4—7。下咽齿2行,3·5—5·3。脊椎骨4+30—32。体长为体高的3.8—4.6倍,为头长的3.6—4.3倍,为尾柄长的6.0—6.5倍,为尾柄高的9.4—11.0倍。头长为吻长的2.9—3.8倍,为眼径的3.2—3.9倍,为眼间距的3.3—4.4倍,为尾柄长的1.4—1.7倍,为尾柄高的2.4—2.8倍。

体细长,稍侧扁,头后背部处稍隆起,至背鳍起点为最高,由基部向后渐次降低,尾柄细长,胸腹部稍圆。头中等大,头长通常大于体高。吻略近锥形,长度等于或稍大于眼径。

口近端位,上颌稍较下颌为长,上下颌均无角质边缘。

唇薄,简单,下唇狭窄。唇后沟中断。须1对,位口角,极为短小,其长不及眼径的1/3。眼较大,侧上位。眼间稍狭窄,平坦或微凹。

体鳞较大,胸、腹部具鳞。侧线完全,平直。

背鳍短小,无硬刺,起点至吻端的距离较至尾鳍基部为近,约与至臀鳍末端的垂直距离相等

胸鳍短,末端略尖,向后伸不达腹鳍起点。腹鳍位于背鳍起点的下方略后,起点与背鳍第一、二根分枝鳍条相对,末端可伸达肛门。肛门近臀鳍,位腹鳍基与臀鳍起点间的后1/3处。

臀鳍短,在腹、尾鳍基的中点。尾鳍分叉深,上下叶等长,末端尖。下咽齿主行第一、二枚齿略侧扁,末端稍钩曲外行细小。鳃耙不发达,较细弱。

肠粗短,约为体长的0.9倍。鳔2室,前室椭圆后室粗长,末端钝圆,后室长为前室的1.3—1.5倍。腹膜浅灰黑色,上具多数黑色素点。

体银白色,背部及体侧上部较深暗,近银灰色。体中轴沿侧线具有浅黑色斑纹1条,前浅后深,其上具1列深黑斑点。背鳍有由小黑点组成的横条纹,尾鳍上有数条黑点组成的条纹,偶鳍浅灰,臀鳍灰白色。

分布范围

亮银鮈主要分布于长江水系中下游地区。该物种的产地在上海。

生活环境

亮银鮈为小型鱼类,生活于太湖沿岸、湖湾和河底层,活动力较弱。

生活习性

亮银鮈主要摄食底栖动物,以水生昆虫、水蚯蚓端足目为主食,同时也会兼食部分植物碎屑。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物种详细信息.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7-25

亮银鮈.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2024-08-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