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天堂 :夏尔·波德莱尔的诗集

更新时间:2024-09-20 17:36

《人造天堂》是法国诗人夏尔·波德莱尔于1860年出版的一本作品,描写了在鸦片和哈希什的影响下的状态。波德莱尔分析了成瘾者的动机,以及使用者的个人迷幻体验。他讨论了毒品在理论上帮助人类达到“理想”世界的方式。这本书受到托马斯·德·昆西的《一个英格兰鸦片吸食者的自白》和Suspiria de Profundis的影响。波德莱尔的描写预示了后来1960年代的嬉皮士运动中出现的涉及致幻剂麦角酸二乙胺(LSD)的此类事件。《人造天堂》是一本关于毒品的文学作品,对于理解毒品的影响和成瘾的动机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图书简介

1860年,《人造天堂》刚一出版就广获赞誉,它是作者发表于1851年的《酒与印度大麻》和1860年出版的《人造天堂》两篇文章的合集。七年之后,波德莱尔,这位法国最重要的象征主义诗人之一,在度过了悲剧性的一生之后,死于鸦片依赖。本书中,波德莱尔用极其细腻、抒情的语言,描述了酒、尤其是印度大麻和鸦片给吸食者带来的种种奇妙、精致、如梦如幻的体验,读来仿佛身临其境。他笔下那种时而美妙,时而混乱,时而庄严的迷醉感,恰似一座人造的天堂,一个辉煌但却虚假的世界,而作者自己也正是在这其中一步步走向毁灭。"我要写的书不纯粹是生理学的,而是伦理学的。我要证明的是,那些追寻天堂的人所得到的是地狱,他们正在成功地准备着这个地狱,挖掘着这个地狱;这种成功,如果他们预见到的话,可能会吓坏他们的。"1864年,波德莱尔在布鲁塞尔演讲时如是说。

作者简介

夏尔·波德莱尔(1821-1867),法国诗人,以诗集《恶之花》成为法国古典诗歌的最后一位诗人、现代诗歌的最初一位诗人。由于其丰富性和复杂性,他成了后来许多流派相互争夺的一位精神领袖。

影响与启示

波德莱尔的《人造天堂》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它还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对毒品的认识和文化表现。波德莱尔通过自己的体验,探讨了药物如何在理论上帮助人类达到一个“理想”的状态,这种探讨在后来的1960年代,尤其是涉及LSD等致幻剂的嬉皮士运动中得到了回响。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药物效果的描述,更是对追求理想状态的人们的一种警示,指出了这种追求可能导致的毁灭性后果。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