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间换时间 :蒋介石对日抗战的主要策略

更新时间:2024-09-21 04:38

以空间换时间是蒋介石对日抗战的主要策略。中日战争中期,因为中国国民党军队精锐在淞沪会战中损失很大,战斗力锐减,无力阻止日本的攻势,故此蒋介石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以广大领土腹地,延滞日军兵力,使日军在管理辽阔的中国领土出现困难,同时减低日本可用于开辟新战场的兵源。并将敌后正规军改编,尽量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并且以外交方式获得国际赞同与支援,以拖延的手法等待美国、日本两国之间因太平洋利益争夺而反目。

背景

初期,因为国民党政府了解本国之物资、资源、兵力、军火、武器、民心、军队士气等都不如日本,由当时的国际情势来看,中国太弱,日本太强,很有可能被击败。故初期以空间换取时间,亦即是俗语的拖延战术,以争取后方制造武器,兵力编排,军事攻守能力,防御战线等整体规划。

战略实施

1937年7月,战争爆发,白崇禧任国民党政府军副参谋总长兼军事训练部长,提出了“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取时间”的策略。国民党政府决定令孙运璇厂长,尽量将电力设施撤往陪都重庆,以维持中国的重工业运作应付战争。

国民党政府特别密令张自忠将军于日军侵占华北地区初期,担任北平市市长,兼任29军第38师长,与日军周旋,缓解敌军攻势,并且争取后方整补时间,以拖延战术换取国民党政府有充足时间准备全面战争,是谓:以空间换时间。当时舆论未明真相,张自忠将军被误解为向敌人缓靖,对其颇不谅解。但中国国民党政府体谅其为争取战争有利形势,不计毁誉,忍辱负重,故仍委以重任调升军长。张自忠将军亦临敌当先,最终殉国。

中期形势

战争中期,因为国民党军队精锐在淞沪会战中损失很大,战斗力锐减,加上落后的后勤制度,保持不了国民党军队的战斗力,无力阻止日本的攻势,故此蒋介石采取以空间换取时间战略,以广大领土腹地,使日军在管理辽阔的中国领土出现困难,同时减低日本可用于开辟新战场的兵源。尽量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并且以外交方式获得国际赞同与支援,以拖延的手法等待美国、日本两国之间因太平洋利益争夺而反目。

批评

有人批评“以空间换取时间”的做法相当无奈,尽管可以保存当时中国国民党军队的有生力量,但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却可能因兵祸受到难以估计的损失,加上中国当时“以空间换取时间”的领土,是中国经济和工业最为发达的东部及沿海地区,中国的战争潜力很大可能会随着对日战事的延续,而逐渐削弱。

此外,有人认为“以空间换取时间”跟“胜利转进”一样,其实是一种带有吹捧性质的正面宣传口号。尽管在抗日战争中,有平型关大捷台儿庄大捷、三次第三次长沙会战等闪亮点,但现实情况是国民党军队对日作战屡战屡败,中国丧失几乎一半的领土,而且也是中国经济的精华地区。如果按照实际情况向百姓报道的话,必然会严重打击民众的抗日决心和士气,所以有必要作出正面宣传,以“以空间换取时间”的言辞,向百姓解释“放弃国土”为战略上的需要,维持民心士气,并且可以减低前线指挥官丢失国土的责任。

另一方面,虽然蒋介石在1929年北伐成功,但军阀割据依然持续,蒋介石只不过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军阀。事实上,大多数丢失的国土都是其他军阀的地盘,蒋介石的嫡系仍然保住了自己的实力,而其他军阀的军队,不少成为吸引日军主力的炮灰。所以蒋介石“以空间换取时间”的战略,亦有借刀杀人之嫌。

参考资料

“长江局”在抗战初期起了怎样的作用?.央广网.2023-11-29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