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气解 :伏气解

更新时间:2024-09-21 02:59

《伏气解》是清代医学家叶霖于1897年撰写的专论伏气病的温病著作。该书详细阐述了各种伏气病的病因、病理、证候和治法,强调了运气与发病的关系。书中引用了《素问》《伤寒论》和《金匮玉函要略方》等经典名著的原文,是清代温病学的重要著作。《伏气解》初刊于1911年,现存尚有1919年绍兴医药学报社铅印本及1936~1937年大东书局中国医学大成》本。《伏气解》是第一部以“伏气”为书名的著作,无论在理论上还是临床上对后世都有很大影响。

成书背景

气乃病证名,多与温病相关联。“伏气”二字,最早见于《伤寒论·平脉法》“伏气之病,以意候之”。到了宋代,庞安常认为“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而中人,伏毒气于少阴经,始虽不病,旬月乃发”。至清代,温病学说发展到了一个高峰,对伏气说的研究也方兴未艾,以王士雄柳宝诒、叶霖、刘吉人等较为著名。

围绕伏气实质的争鸣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持“伏寒”说,此说缘于“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经文,《黄帝内经》注家大都倡此观点,历代医家从之者甚众。一种是持“伏热”说,明·王安道谓“春为病温者,盖因寒毒中于肌肤,阳受所郁,至春天地之阳气外发,其人身受郁之阳,亦不能不出,故病作也”。所谓郁阳,即是伏热。叶霖亦持此说,反对王孟英把温病分成新感温病、伏气温病两种,主张两者密不可分,新感引动伏气,著成《伏气解》,批驳众医的“伏寒”说,力主“伏热”说。

内容简介

《伏气解》是一部专论伏气病的著作,篇章较短,没有文字标题,只简单以汉字一至七作为标题,分为七个部分。每部分皆以经典著作《素问》《伤寒》等书为立论根据,阐析各种伏气病的病因、证候和治法。叶氏依据《素问·生气通天论》等有关伏气致病的理论,阐析各种伏气病的病因、病理、证候和治法,作者强调运气与发病的关系,对于某些病证,相信“干支生克”的理论,亦不免于机械。现有《中国医学大成》等刊本。

作者简介

叶霖,字子雨,号石林旧隐,江苏扬州人。清代同治光绪(1862—1908)年间名医,著述颇丰。不论对医经、脉学、温病,皆有独到的见解。《金匮要略阙疑》等为其代表性著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被列入《近代中医珍本集》。

相关概念

伏气

人体外感六淫伏于体内不即刻发病,过后方发之病称为伏气病;所伏之邪称为伏邪或伏气。

伏气理论

阐述伏气病的理论即称为伏气理论或伏气学说。按病因学分类,伏气病属外感范畴,因其感而不发,过后方发,故与普通外感病又有所不同。

伏气学说的历史起源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最早的医学专著。它奠定了许多的理论基础。许多中医的基本理论都源于此。伏气学说也是如此,最早即起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云:“春伤于风,邪气留连,乃为洞泄;夏伤于暑,秋为疟,秋伤于湿,上逆而咳,发为厥;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也有同样的论述。文中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伏气一词,但却明确地说明了四时所感风寒暑湿之邪可潜伏于体内,不即刻发病,过一季后方发病。后世发展的许多伏气理论都以此为据。

据现存医籍所载,最早明确提出伏气病这一概念的是东汉张仲景。他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曰:“师曰:伏气之病,以意候之,今月之内欲有伏气。假令旧有伏气,当须脉之。”仲景所言“伏气之病”,是否与《黄帝内经》所指一致,纵观本段论述之前后,甚至整篇《伤寒论》包括《金匮玉函要略方》也无片言相关解释。一方面可能是仲景对伏气病尚无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推测,在仲景之前,《内经》成书之后,可能已经有人对伏气一词的概念作过解释。因此,仲景在此无需详述。无论如何,后人所用的伏气病一词与《内经》中对伏气病的描述是相一致的。《内经》和《伤寒论》均是中医发展历史上较早期的经典著作,因此,伏气理论不仅是中医发展史上较早期的,而且也是占有重要位置的基本理论之一。

参考资料

医学教育网.www.med66.com.2011-04-0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