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理论 :优选理论

更新时间:2024-09-21 18:09

优选理论(Optimality Theory,简称OT),也称为最适性理论或最优性理论,是一种语言学模型,主张语言表面形式是由多个相互冲突的约制(constraints)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的。与其他音韵分析方法如自动段音韵学(Autosegmental 音系学)和线性音韵学(SPE)不同,优选理论以约制而非规则来描述语言现象。该理论模型化语法规则为一个系统,提供从输入到输出的映射;输入通常被视为底层形式(Underlying 表征),输出则是表层形式(surface representation)。优选理论起源于1991年艾伦·普林斯(Alan Prince)和保罗·斯莫连斯基(Paul Smolensky)的对话,并在1993年由他们的文章中正式发表。在优选理论中,没有任何特定语言输入上的约制,这被称为"基础的宽容"(richness of the base)。每个语法都可以处理每一个可能的输入,而一种语言的语法(其约制排名)决定了哪些候选项目将被EVAL评估为优选项目。每个约制在优选理论中都是普遍的,CON在每种语言中都是一样等位的,且有两种基本类型的约制。

构成要件

优选理论的理论框架包括三个基本构成要件:GEN、CON和EVAL。GEN负责选择一个输入(input)并产生一系列可能的输出(output),即候选项目。CON提供一系列可违反的约制(violable constraint),用以评估候选项目。EVAL则根据这些约制选出最佳的候选项目作为输出。优选理论假定这些构成要件具有普遍性,而语法中的差异反映出各项普遍性约制在CON组中的不同优先级。语言习得的过程可以被描述为调整这些约制优先级的过程。

历史发展

优选理论最初由艾伦·普林斯和保罗·斯莫连斯基于1993年提出,并由艾伦·普林斯和约翰·J·麦卡锡(John J. McCarthy)进一步发展。尽管优选理论在音位学领域获得了广泛关注,它也适用于语言学的其他子领域,如句法学和语义学。该理论强调普遍原则、语言类型学和语言习得的研究,并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研究。优选理论的提出部分是为了取代协和语法(Harmonic grammar)的联结主义理论,后者由Géraldine Legendre、宫田义郎(Yoshiro Miyata)与保罗·斯莫连斯基于1990年发展出来。

优选理论的发展和修正包括对制约条件合取的探讨,这有助于解释WOW效应、元音和谐、音段中和、强制性非同值原则(OCP无双原则)变化,以及推导环境效应、祖父效应、链移现象等连续推导引起的音系晦暗现象。此外,OT的并行处理模式通过制约条件的交互作用能较SPE更好地解决重复问题,如构词重复、超音段重复等。然而,由于OT对音系晦暗现象的处理不足,产生了推导性OT模式“有限和谐序列论”、分层优选论、对应理论、共感论(Sympathy)和应论,以及比较标记理论和优选论候选项链式理论等变异理论。这些理论和模式在近期的研究中持续被采用,展示了优选理论的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