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国琦 :何国琦

更新时间:2024-09-21 12:07

何国琦(1934年10月—2017年7月16日),男,浙江余姚人,中国构造地质学家,曾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何国琦还曾是《地质学报》《石油与天然气地质》等期刊的编委,以及中国地质学会的荣誉理事。2001年,他获得了李四光地质科学奖

人物经历

1952年考入中国地质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地质,1956年毕业,同年到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班学习,1957-1958年在北京地质学院任助教,1959年到莫斯科国立大学地质系学习,1963年毕业,获候补博士学位。同年回国被分配到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先后任教员、副教授、教授、系主任、北京大学岩石圈地质研究所所长,长期致力于地质教学和科研工作,成果累累,受到多项奖励。

主要成就

何国琦教授始终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他注重调查研究,对哈萨克斯坦及我国北方的地质构造和矿产都有较深入、系统的研究。

20世纪40年代,关于哈萨克斯坦北部奥陶纪地层笔石动物群的研究及所建的笔石带划分方案一直沿用至今;创造性地将板块构造理论用于中国北方及邻区大陆岩石圈的研究,并提出建立古陆缘新型构造模式——古岩浆型被动陆缘和相关的“地壳成熟度”“拉张型过渡壳”等一系列新概念,以及陆间型造山带的多阶段演化模式。认为火山-深层岩带的形成与陆缘解体条件下的伸展环境有关,不同于俯冲环境中形成的岛弧与陆缘弧;古岩浆型被动陆缘首先经历拉张减薄,取得深源的热-物质添加,又经聚汇阶段的构造-岩浆改造,最有利于形成内生金属矿产;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重大基金项目,确认了阿尔泰共和国造山带的大地构造位置,并根据构造阶段叠加关系,提出中亚地区下古生界生物地层叠加特点及印支期应为独立构造阶段的见解,并指出古、中生代之交是新疆成矿作用的高峰期,探讨了大-超大型矿床的成矿条件等。他先后发表论文近80篇,专著11部。他的科研成果曾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教委和地矿部、国家计委、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重大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奖项。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