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作用 :源于19世纪未期时战争中的概念

更新时间:2023-11-01 18:43

停止作用(stopping 功率),又称停止力,指的是远射武器的抛射物让目标迅速丧失运动功能的能力。这一概念不仅关注弹头的终端弹道性能,还包括目标的生物学特征以及命中位置等因素。尽管大口径弹药通常具有较高的枪口动能,但在评估停止作用时,还需要考虑弹头的形状和结构,以及目标受到的生理反应等多种因素。在军事和狩猎领域,停止作用被视为选择装备的关键考量之一。

发展史

停止作用的概念最早起源于19世纪末的殖民地战争时期。当时,美国军队菲律宾与当地摩洛族战士交战时,发现.38口径的柯尔特转轮手枪难以一次性制服对手。类似的事件也在英国殖民军的新西兰战役中发生。这些经历促使美英两国开始研发新的大威力手枪,以实现一击即倒的目标。随后,美国推出了.45 ACP口径的M1911手枪,而英国则研制了.455口径的韦伯利转轮手枪。随着停止作用概念的发展,一个新的术语“Manstopper”也随之诞生,它用来描述能够有效使人停止行动的枪支或弹药。

研究现状

虽然停止作用的概念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对于如何量化和定义这一现象,学术界仍存在诸多争议。目前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值得注意的是,停止作用与杀伤力(致死能力)之间存在差异。停止作用的重点在于目标能否立即丧失行动能力,而非最终的生死结局。此外,穿透力与停止作用的关系也存在争议,但实际上,步枪弹的停止作用往往大于手枪弹

应用

停止作用在军用和警用枪械的设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军用手枪倾向于采用长尖弹,以提高射程和穿透力;而警用手枪则更注重近战时的一击制胜,因此多采用圆头大口径短弹。最新研究表明,现代军用突击步枪过于强调射程和穿透力,而在近距离战斗中可能会失效。因此,外军建议军队应配备冲锋枪,以应对这种情况。

影响因素

停止作用的物理影响体现在弹头进入人体组织后形成的伤口通道及其周围的组织牵拉,从而形成“永久空腔”和“瞬时空腔”。永久空腔是造成人体伤害的主要原因,而瞬时空腔则可能通过组织撕裂和神经切断等方式增加疼痛感。子弹的直接或间接损伤会对神经系统产生显著影响,包括休克、瘫痪或死亡。此外,情感冲击、恐惧和疼痛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导致目标暂时失去行动能力。

相关争议

停止作用的研究涉及多个学科,包括物理学、生物学和心理学。由于人体组织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停止作用的具体表现会因多种因素而异。例如,某些情况下,目标可能是因心理因素而非实际损伤而失去行动能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