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 :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高校

更新时间:2023-05-24 13:54

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简称“内蒙古师大”,(英文名称为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英文名称缩写为IMNU),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主管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属于内蒙古自治区公办重点高校。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也是内蒙古自治区历史上第一所高等学校。

内蒙古师范大学最早可追溯到于1952年创办的内蒙古师范学院,经历1954年学校搬迁至呼和浩特市,与邻近师范专科学校(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的合并逐渐完善,于1982年正式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并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高校。

截至2024年4月,学校主要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占地总面积222.8万㎡,校舍建筑面积96万㎡,固定资产总值38.5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99亿余元。共有教职工2061人,其中专任教师1353人,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4031人(不含合作办学),硕士、博士研究生5119人,各类成人教育学生403人,留学生183人。下设22个党政管理机构,2个群团组织,5个教辅机构,26个教学机构,2个合作办学学院,5所附属学校、95个本科专业。现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16种。

在2024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主榜)中,内蒙古师范大学排名第238位。

历史沿革

内蒙古师范学院时期

1952年5月5日马克思诞生纪念日当天,内蒙古师范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的前身)于当时的首府乌兰浩特成立。

1953年8月由张家口师专和绥远师专合并成的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并入内蒙古师范学院,简称“蒙、绥合并”。1954年7月6日,原内蒙古师范学院与原内蒙古师范专科学校合并后称为“内蒙古师范学院”,院址设在呼和浩特市,下设蒙文部和汉文部。11月24日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将呼和浩特市第三中学改为内蒙古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全部师生于1955年迁到新城南门外的新校园,次年内蒙古行政学院干部被撤销,回到师院成立函授教育科,开设汉语文、数学、蒙语文三个专业。1958年与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著名院校开始合作试办研究生教育,并增设物理、历史、地理、化学、生物五个专业的专科本科。

内蒙古师范学院1959年已完成了由二年制专科向四年制本科的过渡,并成立了函授部。

1962年建校10周年时学校的发展情况:在校学生近2000人(蒙古族学生占30%以上),共有10个系、13个专业(4个系蒙汉两种语言授课);教师300余人(蒙古族教师占24%以上);全校建筑面积6万余㎡;图书馆藏书43万册。

1964年,学校成立附设函授大学并先后在通辽、赤峰、牙克石等地设立函授站,基本形成了内蒙古师范学院完整的函授教育体系。学校1971年试点招收工农兵学员,1972年全面招收工农兵学员。

学院1976年恢复函授教育,于1978年开始正式招收研究生。198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学院成为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

内蒙古师范大学时期

1982年,建校30周年时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并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大学。1983年学院开始恢复内蒙古师范大学附设函授大学并成立了干部培训部。1984年确立了“献身、求实、团结、奋进”的八字校风。

1988年学院共培养学员一千余人。1994年,内蒙古师范大学与马来西亚国际现代设计集团联合创办了国际现代设计艺术学院,还成立了成人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997年,学院成立了体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

2000年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关于高校结构性布局调整的决定之下,内蒙古教育学院一并并入内蒙古师范大学。2001年相继成立了音乐学院、地理科学学院、蒙古学院、美术学院等多个二级学院、并与次年立项建设了新校区——盛乐校区,相继成立了旅游学院和田家炳教育书院。2003年大学成立了国际交流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次年年成立了教育科学学院、数学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传媒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直到2007年内蒙古师范大学的二级学院学科建设逐渐趋于完善。

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于2013年6月入围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2015年6月学校加入“EPU”(欧亚太平洋大学合作网)。2017年2月学院被确定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免费定向培养师资计划”试点高校。2021年10月学校被列入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2022年9月学院成为东北三省一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联盟成员。

截止至2023年,内蒙古师范大学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2023年6月16日,内蒙古师范大学加入由内蒙古科学技术研究院牵头联合成立的“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共同体”。2023年8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北疆文化研究院成立暨“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举行。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校下设22个党政管理机构,2个群团组织,5个教辅机构,26个教学机构,2个合作办学学院,5所附属学校。95个本科专业。

参考资料: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2061人(不含合作办学),其中专任教师1353人,具有博士学位专任教师72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58%,具有正高级职称专任教师25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9.07%,具有副高级职称专任教师47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5.25%;有博士生导师126人、硕士生导师1208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3人,国家和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9人。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国家“长江学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5人、国家“万人计划”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3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5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86人(次)、团队15个。入选第二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先后聘请包括7位两院院士和5位学部委员在内的近560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任学校学术顾问、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

2002年至今,入选及引进“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国家“长江学者”1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166人(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9人,获自治区“草原英才”项目资助68人(次)、团队12个。

由于篇幅有限,25个学院中例举导师名单为部分,参考资料:

学科建设

学校的学科专业设置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经济学、哲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除此之外学院拥有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课程与教学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科学技术史、人文地理学、动物学、民俗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数学、中国少数民族经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原理、专门史、材料物理与化学、中国少数民族艺术、体育教育训练学、中国古典文献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土地资源管理。

教学情况

截至至2023年4月,内蒙古师范大学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有教育部民族教育发展中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地区本科人才培养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

学校交流

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交流学院于2003年4月成立,主要负责面向海外招收各类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自费留学生,学校陆续与蒙古、法国、美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德国等二十几个国家及八十余个国内知名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及地方政府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止至2023年10月,学校拥有省部级科研平台57个。其中,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3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数学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7个,自治区众创空间1个,内蒙古自治区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14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含培育)5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2个,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工程研究中心1个,内蒙古自治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2个,内蒙古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4个,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1个。

参考资料: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图书馆有赛罕馆和盛乐馆两座独立馆舍,馆舍总面积达到54255.97m²。

赛罕馆:共11298m²,于1982年正式启用,2011年至2013年的改造维修,使得馆舍面貌一新。

盛乐馆:盛乐馆北楼2004年启用,盛乐馆坐落在盛乐校区景观大道中央,馆舍面积20029m²。盛乐馆扩建工程(盛乐馆南楼)于2021年胜利竣工并启用,扩建工程建筑面积22928.97m²,通过连廊与盛乐馆原馆舍连为一体。充足的馆舍条件为图书馆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珍品汇集,覆盖学校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应用技术等学科门类。全校纸本图书总量达到276万册(含资料室藏书)。古籍线装图书6929部,12675函,80723册,其中,善本600余部。民国时期图书、合订本期刊及新中国成立前解放区报纸合订本近5万册,这部分图书采集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多属罕见,故在四部之外,补入甚多。

图书馆不断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拥有电子图书1777248册,电子期刊562713册、电子学位论文9094219册、音视频资料188162小时。引入了文献传递服务平台。

学术期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原名《内蒙古师院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是国内高校学报界最早创办的少数民族文字版自然科学学报,该刊不定期内部发行刊物。以季刊出版,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该刊1979年创刊,1982年变更刊名,1984年获准公开发行。自1999年开始设卷(起始卷次为第20卷,总第62期),截止到2005年第3期,共出版26卷,总计85期。国内统一刊号:CN15-1048/N;邮政代号:16-90。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是内蒙古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科学技术类期刊,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双月刊。主要刊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学、科研人员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和应用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史、教育信息技术、心理学等栏目。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有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的论文优先刊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荣获“第五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由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评选,《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和《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入选“2018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

科研成果

2020年,学校组织申报自然科学、艺术体育类、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42个类别767项,共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33项。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2项、部委级科研项目12项、省厅级科研项目283项。获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年度项目20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取得新突破,重大项目3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艺术科学规划项目1项,获准数量和经费连续两年居全国前列、自治区第一。

参考资料:

学校排行

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2024中国大学排名中,内蒙古自治区师范大学位列全国第238名。

校园文化

校徽

校徽主体以蒙古文教师字型变形为钥匙图案。蒙古文象征内蒙古地域概念;教师体现学校的师范性质;钥匙图案喻意教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整体寓意“内蒙古师范大学”,体现学校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校徽整体圆形,外圈蒙、汉、英三种文字围绕,颜色为绿色。

学校徽志主体蒙古文字“教师”为钥匙图形的艺术体。蒙古文字代表蒙古族文化元素,象征内蒙古地域特色;钥匙图形喻意教师是开启人类智慧的钥匙。整体寓意“内蒙古师范大学”;徽志整体为圆形,外圈蒙、汉、英三种文字围绕;徽志颜色为绿色,象征着内蒙古大草原,喻意着生命、希望和活力。

校训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训——献身、求实、团结、奋进,集中体现了学校治学、管理和育人精神的价值诉求,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追求不仅是维护心理功能正常,促进校训中蕴含的几组关键心理品质的优化和完善,更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价值诉求的重要内容。

校歌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歌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校歌》,克凌木所作《内蒙古师范大学校歌》歌词,由音乐系郭德刚谱曲,经专家评审后确定为校歌。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歌》

踏着新中国的晨钟

沐浴着民族和睦的春风

伟大的事业从这里起步

灿烂的未来在这里播种

啊......

草原儿女

辛勤的园丁

春蚕奉献闪光的智慧

闪光的智慧

草原儿女辛勤的园丁

春蚕奉献闪光的智慧

烛光映红火热的青春

古老文明时代精神

献身求实团结奋进

铸就树人百代功

啦……

草原儿女辛勤的园丁

献身求实团结奋进

铸就树人百代功

校区概况

截止至2022年4月,学校有赛罕校区和盛乐校区,校区总面积为222.8万m²,校舍建筑面积96万m²,固定资产总值34.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2亿余元。馆藏图书276万余册,电子图书、电子期刊233万余册。校园北门门口是内师大校车的发车点,作为连接着赛罕校区与盛乐校区的“桥梁”。

赛罕校区

校区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81号。

赛罕图书馆,1982年启用,经过2011年至2013年的改造维修,面貌一新。图书馆馆藏资源丰富、珍品汇集,覆盖学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及应用技术等学科门类。赛罕校区除了有好的学习设施外,也有完备的运动设施,超市位于遨游腾小广场旁,赛罕校区的“近邻宝”快递点位于校园的西北角,几乎涵盖了所有物流方式,无论你是邮寄还是收货都可以去咨询。

盛乐校区

校区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经济园区内蒙古师范大学。

盛乐校区是内蒙古师范大学的新校区,占地面积约3千亩。2002年立项,2004年9月完成一期工程并交付使用的有:教学大楼建筑面积2.7万㎡、图书馆2万㎡、综合体育馆7600㎡、雕塑楼3.2k㎡、创业楼9k㎡、学生餐厅8k㎡、学生公寓7.05万㎡、洗浴中心3k㎡、生态园1900㎡、湖面8k㎡。二期工程后勤综合服务楼(5k㎡)、科技实验楼、学院楼、少数民族文学馆、教师公寓楼、专家公寓楼;三期工程民族艺术学院楼、美术大楼、附属盛乐实验学校、也都已经建成使用。盛乐校区共有东西两个操场,除此之外也有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等各个分场地。截至2013年,盛乐校区有文科及部分理科学院本科学生、研究生共18000余人入驻,已有6届本科学生圆满完成学业。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至2024年4月

历任领导

以上数据统计截止至2023年3月

所获荣誉

2012年1月,获得全国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牌匾。

2014年7月,获得全区高校学生工作先进单位。

2016年7月,获得全区西部计划优秀项目办。

2020年9月,获得全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21年5月,获得教学一体化平台示范基地称号12月,获得“CALIS业务培训卓越组织奖”“CALIS联合目录馆藏数据建设先进单位”“CALIS联合目录中文数据库建设先进单位”奖。

2022年9月,获得全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22年,获得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