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北齿蟾 :角蟾科齿蟾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1:13

凉北齿蟾(学名:Oreolalax liangbeiensis)是角蟾科齿蟾属两栖动物,被列为中国的二级保护动物。凉北齿蟾生活于海拔2850-3000米的针阔叶混交林带山区,地面杂草丛生,环境阴湿。行动较为缓慢。该物种仅分布于中国越西县普雄镇的一个小溪流附近,是当地的特有物种。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凉北齿蟾受到了威胁。

形态特征

雄性体长47-56毫米,雌性体长56-66毫米。头扁平,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清晰。颊部向外倾斜。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与上眼睑几乎等宽。瞳孔纵置。鼓膜隐蔽,有鼓环,耳柱骨长。褶较厚。上颌齿发达。舌后端缺刻显著。无犁骨齿。前肢长而略粗壮。前臂及手长约为体长之半。近端关节下瘤小。内突长约为第一趾长的3/5,无外蹠突。后肢较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后角。左右跟部仅相遇。指、趾端圆。趾侧缘膜发达。指式:3\u003e4\u003e1=2;趾式:4\u003e3\u003e5\u003e2\u003e1。第一、第二趾外侧约2/3蹼,第三趾外侧及第五趾内侧约为半蹼,第四趾约为1/3蹼。趾关节下瘤不显。

背部皮肤粗糙,满布大小刺疣,头部疣小而扁平,刺稀少;上眼睑、头侧(包括颞褶)及上、下唇缘均满布细小刺疣,颞褶下方有长形或圆形大小不等的刺疣;背部疣粒较大多成圆形,越向背后方疣粒越多而密集,疣粒上满布大小黑刺;体侧疣粒稀疏无大黑刺,除前肢上臂和股、胫部背面有较多刺疣外,四肢其它部位疣小且少。

腋腺,股后腺浅色腹面皮肤光滑;雄蟾下唇下缘小刺密集,尤以下唇前缘中央形成圆团状;腋腺扁平无刺;前肢腹面有浅色疣粒,后肢腹面光滑。雌蟾背面疣少无刺,腋腺显;腹部可透视待产之卵。生活时背面褐棕、深黄或略带褐色,有许多黑色圆斑点,多在刺疣部位;体侧、四肢背面及少数的疣粒粒顶端棕黄色,四肢上宽黑横纹明显,前肢及股、胫部各有3-5条。跗、蹠部亦有黑横纹。腹面为一致的浅黄灰色,无任何斑点。液浸标本棕灰色,疣粒部位之深色圆斑及四肢上横纹显著,腹面淡黄白色。

第二性征:雄性上臂背面有刺,第一、二指婚刺细密;胸部刺团一对、较大,刺细密,左右相距较窄。

卵:卵径3.5毫米左右,动物极浅灰色,植物极乳白色。

蝌蚪:第28-39期蝌蚪全长62毫米,头体长21毫米左右,尾长为头体长的189%;体背面和尾肌为绿灰色,有少许褐黑色斑;唇齿式为Ⅰ:3+3(或4+4)/4+4:Ⅰ;唇乳突仅在上唇中央缺3个左右;口角部副突少,其上均无齿。残留尾4毫米的幼体,体长26毫米。

繁殖

1965年5月18日,在沟内一石块下获得一对正在抱对的成蟾,雄性前肢抱在雌性的胯部,但未见到卵。经费梁等多年到产地考察,该蟾的产卵季节可以确定在5月下旬至6月间,6月中旬为繁殖盛期。成蟾入溪繁殖,雄性前肢抱握在雌性的胯部,雌性产卵160-197粒,卵群黏附在石块底面,呈环状。

在产卵季节,可在同一水域之下段见到第28-40期的蝌蚪,最小者体全长54毫米,同时还可见到将完成变态者,有的经过室内饲养成幼蟾,其特征与成体相同,这说明该蟾蝌蚪为越冬类型。大型蝌蚪在大山溪(水面宽度4-5米)边或回水处大石间较多,或在大溪分出的细小支流或浸水的水凼石间及石缝内,底栖,常单个活动,白天稍受惊扰立即进入深水石下,不易捕获或仅能一个个的捕到。在成蟾栖息的中、小型山溪内未发现此蝌蚪,可能被溪水冲刷到下游有关。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2021年2月1日,入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列为二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极危(CR)。

濒危原因

放牧、道路建设和森林消失导致四川省南部岳西县降雨量减少,导致该地区许多溪流干涸,这对凉北齿蟾构成重大威胁。此外,野火和伐木也对凉北齿蟾构成轻微威胁。

物种现状

凉北齿蟾来自中国四川省南部岳西县浦雄的一条小溪,海拔在 2850~3000米之间,其生活范围(EOO)为10 平方千米,占有面积(AOO)低于4平方千米,被列为极度濒危。此外,它的种群被认为少于 100 个成熟个体,其中 90~100% 在一个亚种群中。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中国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2024-02-06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