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奔 :中国籍学者

更新时间:2024-09-21 01:30

刘奔,男,日本名字叫原博昭,1942年4月2日生于日本国长野县下伊那郡清内路村,1945年因战乱与家人失去联系,被中国养父刘文富收养。

他本科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博士生导师。

人物生平

1945年春随父亲以“开拓团”名义举家移民至中国黑龙江省宝清县

刘奔1961年入吉林大学哲学系。

1968年3月至1975年1月在辽源市第9中学任教师。

1975年2月至1978年9月在辽源市五七大学任教师。

1978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师从著名哲学家夏甄陶教授。

毕业后进入哲学研究所《哲学研究》编辑部工作,历任编辑、副编审、编审、《哲学研究》副主编、执行主编。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因病于2007年2月7日逝世。

战乱孤儿

刘奔的日本名字叫原博昭,1942年出生在日本长野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那时的他不会知道一场残酷的战争即将改变他和家人,甚至更多无辜村民的命运。1945年,刘奔一家7口作为“开拓团”成员,移民来到中国黑龙江省宝清县。仅仅几个月之后,日军就战败了,所有日本人开始大规模撤退。刘奔一家在逃亡的途中失散,奶奶病死,3岁的刘奔成了孤儿。

被人收养

当时就没人管他,后来他两个姑母知道以后,就告诉他的养父,她说有一个孩子没人管了,咱们是不是把他抱回来。他的养父毫不迟疑地接纳了他。从那一天起他们的命运便连在了一起。刘奔养父的老家是一个小山村,在这里他儿时的那些悲惨记忆渐渐淡去。养父是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他记得养父教他的第一首歌就是《放牛娃王二小》。在这个小村子里,谁也不知道刘奔是一个日本孩子,而刘奔也从来认为自己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孩子。他和其他小伙伴一样对这首歌里的日本鬼子深恶痛绝。

刘奔是养父母惟一的孩子,为了他受到良好的教育,父亲省吃俭用把他送到县城里读书。那时他每个星期才回家一次。每次回家他都和父亲有说不完的话,可是有一次刘奔回家之后却没有看见父亲的身影。刘奔就挺惦记,我就和养母说我去看看我爸去,翻一道岭,到他所在的学校里头,东北叫灶坑,下面有一些火,他在地里头捡了一点黄豆,正在火里头扒拉呢。刘奔没有想到父亲会饿得用捡来的黄豆充饥。他更没有想到的是父亲此时此刻心里只记挂着儿子是不是填饱了肚子。父亲看见他去了以后,就拿出来一块饼,就是玉米面饼。是当地一个老太太给的,他父亲没舍得吃,就让孩子吃。刘奔当时觉得心里很酸。

身世公开

1966年大学毕业前夕,刘奔写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在调查他的身世时才了解到他是一个日本人。听到这个消息,刘奔怎么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那几天就是晚上,他蒙着头自己在那哭。养父对他太好了,他不能接受他这个事实。他历来对日本军国主义有一种仇恨的心理,但结果他还是那个日本人的后裔。作为养父母惟一的孩子,刘奔这时首先想到的是两位老人的心情。所以当时马上表态,我说你们收养了我,以前呢,我不知道不是你们的亲生儿子。那么现在我只能说,我会比以前对你们更好。

为了照顾养父母,刘奔在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去北京市的机会,留在老家辽宁省当中学教员。他第一次拿工资的时候,就把工资全部交给了养父。那一刻刘奔觉得幸福极了,他终于有能力可以回报养父母。可是让刘奔出乎意料的是养父并没有把这些钱用在自己身上。养父接到钱马上就到县城的商店里头给刘奔买了一床被子。因为刘奔在学校那个被子已经补丁上补丁,他总觉得有点对不起儿子。

人生转折

四十年后的刘奔已经是中国社科院的博士生导师,回想几十年来养父对他的关爱从来就不曾间断,但是更让刘奔难忘的是养父总是能在最关键的时候帮助他把握人生的方向。

就在他工作10年以后,已经娶妻生子,准备后半生就在老家安心地做一个中学教员时,养父派一个亲戚到学校来找他。7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一次招收硕士研究生,他父亲从报纸上看到了招生简章,他就马上托一个亲属跑到他工作的地方,叫他赶快报名,再不报可能年龄过了。他还有点不想报,因为离家近一点还能够照顾父母嘛,年纪比较大,他养父坚决支持他,要他一定要考,不要将来后悔。

刘奔果然没有辜负养父的期望,最终考上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研究生。养父关键时的一句嘱托对刘奔的后半生起了决定性作用。那一年刘奔35岁。

日本寻亲

中日两国邦交正常化以后,养父得知刘奔可以去日本寻亲,经过养父的再三敦促,1985年刘奔加入了第七批日本遗孤寻亲团,15天以后,刘奔幸运地找到了亲生父亲。他们都很热情,那天晚上到家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2点钟了,他们一直就等在那,把那个饭菜,还有一些酒什么的都准备好了。他们分享着重逢的喜悦。就在这天夜里刘奔得知,生父为了寻找他,战后还在长春市停留过半年。当时,生父原谨吾在语言不通、举目无亲的情况下冒着生命的危险从部队偷跑出来。他没有回日本,而是隐姓埋名,一边以做豆腐为生,一边寻找失散的亲人。原谨吾走遍了长春的大街小巷,希望找到自己年迈的母亲和3岁的儿子。但是半年过去,他一无所获。

同样做了父亲的刘奔可以体会到父亲当年同时失去母亲和儿子时的心情。但是尽管找到了亲生父亲,他却没有想过要留在日本定居。他说他寻亲的目的,我就是想通过寻亲,让日本人民了解一下中国的养父母是怎么对待的我的,这样有助于加深中日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

解说:在日本只有做老师和医生的人才被称为先生。刘奔在日本期间就被父亲家乡的人尊为先生,经常有哲学界的日本同行来看望他,刘奔也用他四十多年在中国积累的学识在当地进行学术交流。他当时更强烈的一种感觉是衣锦还乡的荣耀,而生父则为有这样一个从中国来的学者儿子感到无比骄傲。刘奔说:“我始终感觉是中国人,因为那些教授们,都不叫我日本的称呼,都是叫刘先生,按照中国的习惯去称呼我。”

在日本的日子一天天过去,一边是亲生骨肉,一边是养育之恩,他开始牵挂远在中国的养父母,半年过后刘奔告别了日本的亲人带着妻子孩子回到中国。他要报答养父母的恩情,包括他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那些老师们,还有他周围的同学,他工作以后,单位里的同事,领导,他觉得他们对他都是有恩情的,所以他不能离开他们为了自己到日本去。

感恩之心

虽然刘奔的内心深处偶尔会流露对亲生父亲和他出生的祖国的思念。但并不影响他对养父和养育他的国家的深厚感情。回到中国后,刘奔一直忙于社科院的工作,照顾自己的儿女也占用了他很大的精力。这期间他只是按时给生活在东北的养父寄钱,而没有时间经常回家探望,就在这时,从老家传来最坏的消息。89年的时候,养父得了脑血栓,刘奔放下手里的一切,带着女儿火速赶到老家,把养父送进当地最好的医院,虽然养父的病情暂时得到了控制,但是他的四肢却从此不听使唤。刘奔决定把养父母都接到身边照顾。

为了给养父治病,刘奔搭进去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欠下了一大笔债务。但是即使在养父病危的时候,他也从来没有放弃过。在刘奔的悉心照料下,养父一直活到83岁。这位让刘奔敬仰一生的老人,倾其所有给了刘奔一生取之不尽的财富,他既是父亲又是老师。能够让养父安心的离去,刘奔的内心多少得到了些许安慰。

63岁的刘奔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感恩的心》,他觉得那首歌说出了他一直埋在内心深处的感受: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伴我一生。他还说能从那场可怕的战争中幸运地活下来,他永远感激那些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的人们。

1995年日本一家电视台拍了一部反映日本战争遗孤在中国生活的电视剧《大地之子》,里面主人公的原型就是刘奔,但这部电视剧里那个日本遗孤在中国的命运被描写得比较悲惨,刘奔认为这个故事和日本遗孤在中国的经历严重不符,他对此非常不满。刘奔用自己一生的经历证明了,他在中国不仅没有受到歧视,遭到迫害,还上了大学、读了研究生,从一名战争遗孤成长为博士生导师和国际知名的学者。

他说他是战争的受害者,也是幸存者,他在中国生活这么长的时间,对中国有很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也正因为这样,刘奔从来没有想过要留在日本定居,但是他却先后七次去日本进行学术和文化交流等活动。并在日本进行演讲,让更多的日本人了解遗孤在中国的真实状况。因为他觉得战争遗孤虽然饱受创伤,但却有着任何人无法替代的历史责任。

获得荣誉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唯物史观,哲学价值论,文化问题研究方法论和文化价值观等问题。参与哲学与文化、现代科技革命和社会发展的课题研究,主持院交办课题中国现代文化发展方向的研究,积极主张哲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跨学科研究,发表研究成果(著作、论文和学术评论)百万余字

研究成果

《关于把握经济规律的若干方法论原则》

《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

《从“泡沫经济”到“泡沫文化”》

《将现实问题的研究提到哲学的层次上来》

《哲学家需要关心现实经济学问题》

人物评价

刘奔同志在《哲学研究》编辑部工作长达20多年,一直辛勤耕耘,兢兢业业,把自己全部的学问、才智和识见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哲学研究》,为《哲学研究》的发展和壮大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与陈筠泉共同主编了《哲学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和深化了这一领域的研究。

参考资料

cctv.com >法治频道 >道德观察(日播版) > 《中国母亲——感恩的心》.www.cctv.com.2019-01-0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