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瑞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0 21:33

刘成瑞,1990年任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兼任全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会长等职。

人物经历

1962年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毕业,1990年任教授,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国民经济管理系主任。兼任全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会长等职。

教育成果

刘成瑞长期从事应用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是国民经济管理理论、宏观经济决策与调控,先后给本科生、研究生、外国留学生讲授多门课程,已指导了23名博士生、20名硕士生获得了学位,还指导了两名博士后出站。

代表作有《论新型计划管理》、《宏观经济管理学》等。出版著作16部(含主编、合著),如《解剖中国经济》(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年),《宏观经济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论新型计划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国民经济计划学》(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计划体制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经济大辞典计划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经济实务监督》(北京出版社,1989年)《宏观经济管理学》(高教社,1997年)等。在全国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如《论地区经济综合平衡 》(载《光明日报》1964年),《计划市场相结合是经济改革的基本途径》(载《经济研究》1979年),《论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载《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1981年),《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和比例问题的再探索》(载《经济问题探索》1980年),《谈治理整顿时期的计划指导作用》(《光明日报》1990年),《发展是硬道理》(《光明日报》1994年)等。先后主持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点基金项目《经济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研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平衡关系实现机制研究》的两项课题研究工作。参与了高校哲学社科博士点基金项目《中国计划体制改革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宏观经济平衡和计划调节》等课题研究工作。

刘成瑞长期致力于“国民经济学”的学科建设工作,主张该学科发展要体现现代管理科学的系统性、综合性、实用性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主义特色,要不断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新形势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实际需要;在经济体制和计划体制的改革问题上,比较早地指出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缺陷和发挥市场作用的必然性和重要性,认为计划和市场是能够结合而且应当结合的,并对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根据、方法与模式,结合的阶段与步骤等从理论上做了探讨;在宏观经济决策与调控问题上,主张既要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同时也必须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充分发挥经济政策,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政府对经济不要干预太多,但不应放弃政策导向职能,关键在于要用正确的发展观规划、指导、调控,服务于经济发展。

获奖记录

曾获得北京市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987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和政策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获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被北京市总工会评为爱国立功标兵。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