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护理学会 :北京护理学会

更新时间:2024-09-20 22:22

北京护理学会是中华护士会北京分会,于1923年即已成立,初时由外籍会员盈路得等负责。1952年10月26日北京分会正式成立,陈琦任理事长,林菊英任秘书长。十年动乱期间学会中断了工作,直至1978年恢复学会组织工作。1992年8月31日经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卫生局批准,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注册登记成为社团法人。

学会介绍

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市分会又名北京护理学会是北京地区护理科技工作者的学术性、群众性团体,北京护理学会是政府联系护理科技工作者的纽带和发展护理科技事业的助手。北京护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会设专职干部3名,工作委员会5个,专业委员会25个,专业学组15个。

学会方针

坚持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科学技术和卫生工作各项方针政策,围绕各个时期国家科研重点和卫生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学术活动,发扬学术民主,团结广大护理科技工作者树立“献身、创新、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为振兴护理事业,加速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做出贡献。

历史沿革

建会初期

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前身名为中华护士会北京分会,创办于1923年。当时由美籍护士盈路德等负责,至20世纪30年代,分会的工作才完全交由中方护士负责。施锡恩、聂毓禅、林斯馨、王秀英等著名护理前辈、专家都曾担任过分会的理事长。

1928年春中华护士会北京分会率先建立了“北平专用护士会”,办公机构暂设于崇文门内北平妇婴医院内。其主要工作任务是研究专用护士的工作情况,并设法改进存在的问题,实行注册统一管理。特聘护士的产生和特聘护士会的建立,就是从中华护士会北京分会兴起的。1930年,“北平专用护士会”更名为“北平特别护士会”。

发展历程

解放初期,北京护士会与总会一起办公,当时学会的理事长、副理事长、秘书长均为兼职,只有一名专职人员负责学会的日常工作。1952年10月26日,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召开第一届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一届理事,由陈琦任第一届理事长。至此,“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正式成立。

1962年,中华护理学会北京分会进行了第二次换届改选,由于此期间经历了“十年文化大革命”,使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受到了严重影响,直至1978年经上报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批准,北京分会组织才重新得到恢复,学会各项工作的开展也才得以逐步恢复。

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实施了《社会团体管理登记条例》。学会第五届理事会依照条例要求,在自查清理的基础上,向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卫生局提出申请并获批准。于1992年8月31日,经北京市社会团体管理办公室登记、注册后正式成为社团法人,并更名为北京护理学会。从此,学会的各项工作逐步转入正轨。

学会领导

会长:孙红

副会长:呼滨、吴欣娟、王建荣、应岚、郑一宁、张洪君

秘书长:李春燕

副秘书长:李庆印、陈静、尚少梅、徐琨

所获荣誉

1994-2001年连续获得北京市科协颁发的“先进学会”奖;

1997年获得中国科协学会部和学会杂志社颁发的“1996年度全国省级‘学会之星’称号”2000年获得北京市卫生局“1999年北京市卫生系统继续医学教育先进单位”称号;

2000年、2001年、2003年获得北京市科协颁发的北京科技周“组织工作奖”;

2003年获得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社团颁发的抗击非典型肺炎先进民间组织奖;

2006年获得北京市科协颁发的“第七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

2007年获得北京市科协颁发的“第八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

2007年获得2006年度北京市科协系统文明单位称号;

2008年获得北京市卫生局颁发的2008年奥运会、残奥会医疗保障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奖;

2009年获得北京市科协颁发的“第十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北京市科协统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2010年获得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唱响《中国护士之歌》活动“优秀组织奖”;

2010年获得北京市科协颁发的“第十届北京青年学术演讲比赛”优秀组织奖、2010年度科技套餐工程先进集体称号。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