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地语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更新时间:2023-05-01 15:19

印地语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代码为050213,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毕业授予文学学士

印地语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印地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印度历史、社会、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具备扎实的印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印地语专业主要课程包括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包括印地语、印地语视听说、印地语报刊选读、印汉互译、印度文学等。印地语专业毕业生可选择印度语言文学、行政管理、金融学、英语笔译等方向继续考研深造,也可选择在外事、外贸类企事业单位任职,从事印地语翻译、国际商贸等工作。

专业发展

1942年,印地语专业创立于国立东方语文专科学校。1949年,并入北京大学,成为印度语言文学学科的一部分。1949、1951(春秋两次)、1953、1954、1955、1956、1958和1960年北京大学该专业有9批学生入学,每届学生人数不一,多则五六十,少则二三十;其间,1951年春季学期入学的刘安武和1951年秋季学期入学的刘国楠于1954年被选派到印度留学,先后就读于德里大学和贝拿勒斯印度大学,1958年两人回国,留校任教。

1966~1978年,中原地区的印地语教育受“文化大革命”影响,发展失常。这一时期,北京大学印地语专业先后招生7次,共招收200余人。1979年,北京大学印地语专业招收了“文革”后的第一届学生,共11名学生。

1986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学生管理司,国家教育委员会计划财务司编著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及毕业生使用方向介绍》印发,规定印地语专业实行五年制双语制,即学好本专业语外,还要学习如英语、俄语日语等一种通用语言。1989年,《普通高等学校社会科学本科专业目录》印发,印地语专业更名为印地语(印地语语言文化)专业,专业代码社科1113。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印地语专业,专业代码更改为050213。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年颁布)》,将印地语的专业代码由050213更改为050213△,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截至21世纪前5年,北京大学仍然是中国唯一一所教授印地语的地方高校。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印发,印地语专业代码由050213△更改为050213,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此后,教育部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的2020年版、2022年版和2024年版中,印地语专业的学科门类、专业类别、专业代码和修业年限,保持了2012年版本的规定,未做改变。

培养标准

学制学位

学制:基本学制为4年,可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在3至6年内完成学业。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培养目标

印地语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印地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知识要求

印地语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印地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印度历史、社会、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印地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印地语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

课程设置

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印地语专业主要开设以下课程:基础印地语、高级印地语、印地语泛读、印地语会话、印地语视听说、印地语语法、印地语写作、印度概况、印地语报刊选读、印汉翻译理论与技巧、乌尔都语入门、基础英语、英语视听说等。

实践教学

印地语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其中,专业实习(如赴语言对象国、地区学习或中原地区国内相关单位实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专业应根据培养方案制订实习计划,确保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详细的内容和步骤、专业的指导和考查。创新创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各专业应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开展相关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制定计划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国际交流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各专业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活动,如国际夏令营、短期留学和国内外联合培养等。

毕业写作

印地语专业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写作应符合学术规范,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除翻译作品外,一般应使用所学外语撰写。各专业应制定毕业论文选题、开题、写作、指导和答辩等相关规定,明确指导教师职责、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和质量规范,指导过程应以适当形式记录。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印地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继续考研深造,可选择印度语言文学、行政管理、金融学、英语笔译方向考研。

就业方向

印地语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外贸类企事业单位任职,从事印地语翻译、国际商贸等工作。

师资队伍

印地语专业应有一支合格的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教研团队。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应合理。有条件的高校应聘请外籍教师。应用型专业应聘请行业指导教师。各专业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非通用语种专业专任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不低于30%。各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其次,该类别专任教师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资格和条件,履行相关义务,具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学历,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熟悉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段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教学场地和实践场所在数量和功能上应满足教学需要,并配备专职人员对教学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9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每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

信息资源

图书资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生均图书不少于10册,并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图书和报刊;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拥有本专业相关的电子资源;拥有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和运行网络课程的基础条件。

教学经费

教学和科研经费有保障,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根据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000元,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印地语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B+的学校有2所,评级B的学校有3所。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印地语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1所,A+档次的学校4所,B++档次的学校4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