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矛头蝮 :蝰科原矛头蝮属的一种蛇类

更新时间:2023-06-15 16:00

原矛头(学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别名:笋壳斑、龟壳花、老鼠蛇等。蝰科原矛头蝮属蛇类,曾经被称为烙铁头。雄性最大全长为1152毫米,雌性最大全长为1028毫米,成年蛇体重在250克左右。是一种有颊窝的管牙类毒蛇,躯体前细后粗,尾细长,背部为淡褐色、棕褐色、红褐色、灰黄色或灰褐色,腹面浅褐色,正背有一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连成类似“之”字形,头部呈三角状,颈部和头部容易区分,头背部覆盖的鳞片小。

原矛头蝮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孟加拉国老挝印度、缅甸及越南北部和中国;泰国有出现过记录,被引入日本冲绳岛北部,已形成稳定群落。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垂直分布于82-2200米。

2000年,原矛头蝮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11年原矛头蝮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2016年原矛头蝮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原矛头蝮毒液属于血循毒类,剧毒,中毒主要表现为血液循环系统功能被破坏,如:内脏出血、尿血、皮下出血甚至失血性休克。其对消灭鼠害、进行医疗研究有重要意义。

形态特征

原矛头蝮全长1米左右,雄性最大全长为1152毫米,雌性最大全长为1028毫米。成年蛇体重在250克左右。原矛头蝮蛇体整体较长,前细后粗。该物种头部形似三角形,易分辨头部和颈部;颈细长,吻较窄;上颌骨着生中空的管牙,有颊窝。鼻孔为直立椭圆形,位于头部中央略偏后位置,开口朝向后外方;眼较小,瞳孔为直立椭圆形;尾较细长,有缠绕性,尾尖细且圆。

原矛头蝮背部为淡褐色、棕褐色、红褐色、灰黄色或灰褐色,腹面浅褐色,每一腹鳞有若干块由栗色细点组成的斑块,整体上交织成深浅错综的网纹。头背部有一处形似倒V字的暗褐色斑纹,眼后到颈侧有一暗褐色纵纹线;头腹面有的散以深棕色细点。枕部有一个”八“字型斑纹,在幼体时比成年后清晰。正背有一行镶浅黄色边的粗大逗点状暗紫色斑,有的斑点在地方前后连接成类“之”字形,体两侧各有一行暗紫色斑块。

原矛头蝮全身覆盖鳞片,其中头背面鳞片细小,为粒状,头背最大鳞片是眶上鳞,一般有2枚眶前鳞,眶下鳞通常为若干枚小鳞片,鼻间鳞与头背其他鳞片相比稍微大些。鼻鳞较大,鼻孔与窝前鳞之间通常间隔有1枚小鳞;上唇鳞一般为9或10枚,第1枚上会比较小,形似三角形,与鼻鳞之间被完整鳞沟分开;第2枚位置比较高,构成颊窝前鳞;第3枚最大;第4枚位于眼正下方,与眼间隔3-4排小鳞片;第4枚及其后的上唇鳞均大小比较小,位置偏低。下唇鳞一般是14或15枚。背鳞较窄长,末端尖出;体中间部分的背鳞均起强棱,除最外行的是平滑的;肛鳞完整;尾下鳞两行,蝮鳞颜色淡,每枚有2-4个白色指斑。

该物种雌雄个体有明显差异,如:雌性原矛头蝮有更多的腹鳞;且雌性个体的头部尺寸更有优势。但雄性原矛头蝮尾下鳞更多;尾背面鳞片的变化位置更靠后,且雄性个体的眼径、相对尾长更加具有优势。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原矛头蝮在世界范围内分布于孟加拉国老挝印度、缅甸及越南北部和中国;泰国有出现过记录,被引入日本冲绳岛北部,已形成稳定群落。

中国分布

原矛头蝮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包括台湾省。

栖息环境

原矛头蝮最适活动温度为23℃—32℃,该物种分布于海拔100米以上的平原、丘陵、低山区,常见于灌丛、竹林、茶山、耕地、溪边等靠近水源比较潮湿的地方活动;有时也会在农田、人类居住地附近的草丛、柴草堆、垃圾堆、石缝中活动。原矛头蝮一般栖息在海拔1300米—2200米,在中国最低栖息海拔为82米(海南陵水吊罗山),最高栖息海拔可达2200米(甘肃省东南部)。

生活习性

原矛头蝮树栖生活,善于爬树,尾具有较强的缠绕性,能缠绕上树。多在夜晚出没,有时候白天也会活动,傍晚常在山路旁和人类住宅边活动。夜间会因寻找食物,入侵人类住宅。在野外多隐藏在枯枝烂叶中,由于体色与环境相似,不容易被发现。

原矛头蝮的活动高峰期在6—8月,雄蛇多于繁殖季节出没,繁殖季节后一段时间雌雄蛇的活动频率都增加,该物种于每年的12月上旬入蛰,第二年的4月上旬出蛰,即小雪清明节进入冬眠,整个冬眠时间在4个月左右。常利用树洞、竹洞作为越冬场所。入蛰季节前和出蛰季节雌雄蛇的活动频率都明显增加,进入三伏天时活动频率降低。

原矛头蝮有攻击性,善于捕食鼠类,也以蛙、鸟、昆虫、蛇和蜥蜴为食;捕食的时候一般会把身体的大部分藏起来,只留出前半部分,伺机行动。原矛头蝮移动速度不快,不会主动袭击人类;受到惊吓时会逃跑但是较慢,有时蜷缩起来进行攻击准备。

生长繁殖

原矛头蝮在7-8月产卵,每次产5-13枚,卵径(33*20)-(37*20)毫米,平均卵重(22.1士1.45)克;雌蛇有护卵的习性,卵平均孵化期约为50天,仔蛇出壳时间在8月末9月初,仔蛇平均体长(25.83±2.42)厘米,平均体重(6.7±0.98)克,脐孔位于肛前17-19或24-26腹鳞片处,大约在出壳13天左右进行第1次蜕皮,之后大约每10天进行一次蜕皮。雄性原矛头蝮的头长和头宽生长速度慢于雌性,雌性的头长和头宽在体长达到65毫米左右以后显著超过雄性。除野外自然繁殖外,有人工繁育初步探索成功经验。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原矛头蝮在缅甸比较罕见,在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广泛分布。原矛头蝮广泛分布、栖息地广泛,没有重大的威胁作用于它。

保护级别

2000年,原矛头蝮被列入《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11年,原矛头蝮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无危(LC)。

2015年,原矛头蝮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台湾种群等级为近危(NT)。

2016年,原矛头蝮被列入《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等级为无危(LC),台湾种群等级为近危(NT)。

主要价值

原矛头蝮能捕食鼠类,在消灭鼠害方面起到一定作用。可作为食用蛇,民间常以全蛇泡酒。原矛头蝮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除去内脏后的干燥全体可入药,有祛风明目、驱寒燥湿、止痛散毒的作用,用于治疗风湿病痛、恶疮肿毒。换季时自然脱落的皮膜可入药,称为蛇蜕,有祛风、止痒、退的功效;其胆囊也可入药,称为蛇胆,有清肺、甘凉、明目、解毒的功效。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在一些国家原矛头蝮在医学领域有重要的研究作用,用于应对咬伤后的治疗。

主要危害

原矛头蝮是管牙类毒蛇,毒性较强,毒液属于血循毒,蛇毒有抗凝作用,主要中毒表现为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破坏。原矛头蝮易咬人造成蛇伤带来危害,川渝山区农村多发生原矛头蝮伤人事件。人类在被该物种咬伤后,如果不及时进行救治,轻则被咬伤的地方坏死,严重则会导致死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