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书毅 :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中心主任

更新时间:2024-09-20 17:36

司书毅(1961年出生),男,山东人,中国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他在理学领域取得博士学位,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同时在北京协和医学院担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司书毅还担任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实验室主任,并是“国家重大专项”新药筛选平台课题的首席科学家。

个人履历

1982.1 毕业于南京药学院药物化学专业;

1989.7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理学硕士;

1999年7月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理学博士;

1989.8-1995.6中国医学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95.6-1997.6日本北里研究所留学研究员,从事微生物来源CETP抑制剂和选择性ACAT酶抑制剂等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的研究;

1997.7-1998.6日本东京理科大学综合研究所特别研究员,从事药用植物的细胞培养,生物合成及生物碱成分分析等研究;

2005.10~2006.10作为国家公派访问学者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基因组科学研究中心(横滨市),参与了著名的蛋白质3000结构分析计划项目,主要学习蛋白质的分离、结晶和X-射线单晶衍射蛋白质三维结构解析,并开展了有机小分子与靶蛋白的共结晶,靶蛋白活性中心结构信息等研究;

2007.10-2008.3,在美国俄勒冈大学 State University大学化学系质谱中心从事天然活性产物的快速分析研究。

科研情况

自1989开始,司书毅先后参加“七五”“八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云南放线菌前期开发”,在国内率先分离和半合成第一代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甲砜霉素和亚胺硫霉素和第一代他汀类药物——Lovastatin。获得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1次。在筛选分离新型抗病毒抗生素中,获得广谱抗病毒抗生索。Baffiomycin AI。在日本北里研究所从事微生物来源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筛选时,分离得到新型血浆胆固醇醋转运蛋白(CEPT)抑制剂3个,小鼠巨噬细胞泡沫化抑制剂及ACAT酶抑制剂8个。回国后,协助甄永苏院士、张月琴所长主持了国家新药(微生物)筛选实验室的筹建,启动了我国微生物药物规模化筛选。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间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抗肿瘤,抗病毒和心血管药物筛选模型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在国内率先提出并开展了高密度脂蛋白受体和清道夫受体为分子靶标的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筛选模型的建立、筛选和活性成分的分离纯化研究。

2001-2003年,作为负责人之一承担国家“863”项目-抗艾滋病药物高通量筛选模型研究,全面推进我国抗艾滋病毒体外筛选模型的非同位素化和高通量化。

2002年10月至2005年12月,作为国家十五期间国家重大专项《创新药物与中药现代化》新药筛选平台技术研究的分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抗感染抗炎药药物高效筛选技术平台研究,共获国家资助650万元。该课题建立了40种分子水平新药筛选模型,建立起国家药用微生物菌种库和微生物发酵产物样品库,入库微生物菌种48000株,发酵液提取物54000个,天然产物纯品及合成化合物样品3000个。利用42种新药筛选模型完成35多万样次的规模化高效筛选,获得一批筛选阳性样品,14个有开发前景的药物候选物。使我国的微生物新药筛选有了长足的进步。

十一五国家重大专项“重大新药创制”药物筛选单元平台项目“创新微生物药物高效筛选与发现技术平台建设”课题负责人,组织实施了我国规模化微生物药物高通量筛选。

经多年研究,积攒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如:涵盖微生物药物高通量筛选,以胆固醇逆转运过程关键受体与蛋白的新型抗动脉粥样硬化筛选模型系统的建立,先导化合物的获得及分子药理学与化学生物学研究。以Aurora蛋白激酶为靶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微生物产物化学以及计算机辅助虚拟药物筛选研究等。

学术兼职

司书毅现任中国药学会抗生素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发酵与酶工程委员会常委,《生物工程学报》编委,《Biomed.Environ. Sci.》审稿人等。

主要论著

论文

著作

司书毅主编了《药物筛选-方法与实践》和《药学微生物学》两本书籍,均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北京)出版。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