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

更新时间:2024-09-20 23:37

数量经济学在我国是一门年轻的学科,1979年成立了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吉林大学是国内数量经济学研究和教学起步最早的单位之一,具有和我国数量经济研究几乎同步发展的历史。

发展阶段

它的发展可以分三个阶段:

初期的数量经济研究及成果

1980年,张屹山等一批年轻学者从数学系到经济系,开始了数量经济学的研究,随后开设了《运筹学》、《经济预测与决策》、《投入产出分析》等课程。

1982年,董文泉领导一个宏观经济研究小组有预见性地选择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课题,成功地为国家经委研制了“全国月产值预报器”,这一项目于1983年通过了由国家经委副主任张彦宁主持的鉴定,随即投入了使用,并于1987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8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1984年初,董文泉领导这一科研小组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短期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并交付国家经委使用,成为国内较早的国家宏观经济实用模型,该项研究有关论文发表在由乌家培教授主编的《经济模型及其应用》一书中。

成立研究及教学机构、建立数量经济学硕士点

80年代,一批纯粹数学、工程技术和计算机科学专业的教师逐步充实到经济学科进行数量经济学专业和学科的创建工作,同时一些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的教师也开始加强数理和计量理论的学习,形成了当时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的新学科发展趋势。1985年吉林大学组建了经济管理学院,下设管理科学系,建立了具有数量经济学学科特点的本科生专业“数理统计学专业”和“经济信息管理专业”,1990年获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了数量经济学硕士点。全面地开设了数量经济学的基础和专业课程,开始培养大批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

1984年6月,在董文泉领导的科研小组基础上,建立了吉林大学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室,1988年又发展为专门从事数量经济学理论和应用研究的“系统工程研究所”,陆续承担了一些国家级和省部级经济预测和决策项目,对国家宏观经济形势进行中短期预测分析,为国家领导人和职能部门提供了一些及时的咨询报告和重要的政策建议。

1985年,在董文泉领导下,再次与国家经委合作,开展了“我国经济循环的测定与预测”研究工作,这一项目于1987年3月由国家经委主持鉴定,当时的经委副主任朱基同志出席了鉴定会,并对这一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这是首次对我国经济周期波动的实证研究。

1987年,在董文泉领导下,系统工程研究所又与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合作进行了“经济循环测定和宏观经济、金融指标预测模型”的研究工作,1988年,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鸿儒同志亲自主持了鉴定会,这一项目于1990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1年11月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系统工程研究所还定期对我国宏观经济形势进行监测预测,为国家的经济决策提供有价值的研究报告。1986年一1990年先后向国务院提交了五份研究报告,并曾多次得到国家领导人的批阅。1989年,李鹏总理曾委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总干事,著名经济学家马洪同志给董文泉教授来信。信中说“你们经过多年的努力,收集了大量的经济数据,进行景气分析,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是可贵的。你们的工作对于经济决策,……是有积极意义的,对此我们表示诚挚的感谢!李鹏同志把你的材料批给我们研究,并嘱我致函给你,这里,我代表他向你表示感谢!”

九十年代初赵振全教授的科研小组与林业部门合作完成的《吉林生态经济林业研究》等三个课题有2项分别获1993年、1998年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有1项获1993年林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徐立本领导的科研小组在智能信息系统研制理论与应用方面,先后三次得到国家863计划的资助,并曾于1993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庞晓波张屹山主持完成“吉林省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研究”,国内专家鉴定评审认为,该项目在总体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某些技术方法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建立数量经济学博士点、形成学术研究梯队

1993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了数量经济学博士点。1996年该博士点和政治经济学、世界经济两个博士点共同组建了经济学科的博士后流动站。随着教学、研究实力的增强和学科建设的全面发展,为了进一步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和协调研究方向,加强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吉林大学1999年10月将“系统工程研究所”改名为“经济数量分析研究所”,并在此基础上,聘任了校内外从事数量经济、宏观经济、微观经济、技术经济、经济统计等方面的研究人员,组建了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同时,为了加强基础理论研究与经济决策的紧密结合,为国家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咨询和政策建议,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又与国家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分别签定了共同建设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的协议。

吉林大学在二十年数量经济研究和教学过程中,不仅培养了大量数量经济学的优秀人才,形成了研究方向齐全、协作紧密的学术梯队,而且在数量经济学的理论和应用领域打下了雄厚的研究基础。在多人次的出国合作研究中掌握了广泛的学术信息,并且拥有前沿性的研究选题。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在经济预测与决策、宏观经济计量模型、投入产出分析和数量经济学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等方面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业已取得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倍受国内同行关注,例如专著《投入产出技术研究》因在理论方法和应用研究上的突破,荣获国家教育部首届人文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经济周期波动的分析与预测方法》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研究经济周期计量理论和方法的专著,《经济计量学教程》、《计量经济学 — 方法和应用》是国内经济计量学的高水平教材,《现代宏观经济冲击理论》、《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网络经济学引论》、《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等是研究宏观经济理论前沿专题、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的高水平专著。

自1990年秋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同志每年主持召开春秋两次经济形势分析预测座谈会,并且把秋季座谈会的成果汇集成中国经济蓝皮书。该中心研究人员连续十多年参加了所有会议,利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和预测。每次会议上我们的分析、预测都受到会议的关注,会议发表座谈会纪要时,吉林大学都名列所有高校之首。

十多年来,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员为政府部门开发出《宏观经济监测预警系统》、《中短期经济预测系统》、《全国工业景气问卷调查系统》、《国家财政模型和经济景气分析系统》、《经济时间序列分析系统》等共5套数量经济软件系统,部分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空白,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和优势。这些软件系统已提供给原国家经委、中国人民银行、国家中国专利信息中心、财政部等单位使用,成为政府部门判断经济形势、进行中短期预测的主要工具软件,为提高我国的管理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980年以来该校数量经济研究人员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45项,获得研究资助累积200余万元,出版高水平专著和教材18部,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教育部优秀成果奖4项,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9份,并先后得到三届国务院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圈阅和批示。

2000年9月,中心被批准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来有了很大发展,到2003年6月底,中心拥有专职研究人员11人,兼职研究人员16人,校内专职研究人员中拥有博士生导师7名,教授11名,大多具有数量经济学等方向的博士学位,并且其中多人具有数理统计学微分方程计算机软件等方向的硕士学位。这些人员不仅具有丰富的研究重大理论和应用性课题的经验,而且在多人次的出国合作研究中掌握了广泛的学术信息和拥有前沿性的研究选题。本中心的校内外兼职研究人员中有研究员和教授13名,他们主要来自校内其它相关院系、国内科研机构和兄弟院校,均是在数量经济学研究领域具有较深造诣的学术带头人。

中心成立三年来,在数量经济理论、应用及软件开发与模拟实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共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重要科研项目28项,获得研究资助累积210余万元,本中心共出版高水平著作6部,公开发表高水平论文280余篇,共获得各级各类奖项21项,为国家决策部门提供具有重大参考价值的研究报告7份,并先后得到三届国务院总理和其他国家领导的圈阅和批示?br\u003e? 三年来,数量经济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取得了迅速发展,共招收博士研究生近百人,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的13人;招收硕士研究生120多人,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40余人。从基地建立以来,数量经济学专业不断发展壮大,在国内取得了广泛的影响,2001年获准成为应用经济学博士流动站,目前在站研究人员10余人。2002年数量经济学专业成为国家重点学科,使中心发展获得了新的支撑。

科研队伍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于1999年10月,2000年9月25日被教育部批准为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心现有研究人员17人,其中,专职人员8人全部为教授、博士生导师;兼职人员9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7人。现任研究中心主任张屹山教授、副主任陈守东教授、孙巍教授和王淑华副研究员。主要学术带头人有张屹山教授、刘金全教授、陈守东教授、孙巍教授、张世伟教授等。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学术队伍

数量经济理论研究室

主、任:刘金全

【专职人员】:刘金全、张屹山

【兼职人员】:宋冬林、沈利生、张维迎、李子奈、蔡莉、金成晓、齐红倩、刘海英

数量经济应用研究室

主、任:陈守东

【专职人员】:陈守东、赵振全、孙巍

【兼职人员】:庞晓波、汪同三、李富强、丁志国

数量经济软件开发与模拟实验研究室

主、任:石柱鲜

【专职人员】:石柱鲜、张世伟

【兼职人员】:林秀梅、金晓彤、邹国庆、陈磊、王金明

机构设置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下设五个研究室:经济周期波动与政策研究室、金融与投资研究室、微观经济计量与模拟研究室、博弈论与经济权力范式研究室、经济社会指数研究室。研究内容包括: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与经济政策、金融与投资、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微观经济、经济系统模拟实验、和经济权力范式、经济博弈论、数量经济分析方法。

研究方向

1.数量经济理论研究(主要学术带头人:张屹山刘金全

数量经济理论研究方向具有经济理论数理化、模型技术动态化和行为分析对策化等特色,体现了数量经济学理论层次深广、内容宽泛的特征。主要研究内容:

①【经济计量理论】主要研究时间序列(结构时间序列和非平稳时间序列)方法、模型参数识别和估计方法、数据分解和滤波方法、假设检验和Bayes计量方法等。

②【数理模型理论】主要研究一般均衡模型、经济政策模型、市场机制模型等的假设条件、数理推证和关系检验。

③【经济对策理论】主要研究非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理论,重点研究委托-代理、激励机制和政策相容性等理论问题。

通过研究为经济模拟、监测和调控提供理论基础,同时能够对诸多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数量经济应用研究(主要学术带头人:赵振全、陈守东)

数量经济应用研究方向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现实经济系统为对象,采用数理方法和经济计量方法,对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金融市场发展、企业经营进行分析、预测、优化、决策的应用研究,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和相互结合的特点。主要的研究内容:

①【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分析预测】主要研究用于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分析预测的数量经济模型方法和开发技术,以及利用现实经济数据,把数量经济理论与模型方法应用于经济系统,进行系统运行分析、结构分析,政策分析、对策分析,为政府的经济决策提供参考。

②【区域经济和产业经济】主要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与国民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和产业经济发展制约因素,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经济发展决策进行可行性、可靠性、风险性分析,为各级政府和企业的经济行为决策、提供咨询、建议。

③【金融市场的发展与优化】主要研究金融与财务决策、金融资产定价、金融市场的优化规模与优化结构及风险控制,为中国金融市场的优化发展服务。

④【企业经营与决策】主要研究在现代企业制度下,公司理财、资本运营以及使用管理科学方法实现企业经营最优决策理论。

3.数量经济软件开发与模拟实验研究(主要学术带头人:石柱鲜)

数量经济软件开发与模拟试验研究方向以经济理论为指导、以现代经济计量学计算机科学为基础,深入研究各种经济分析方法、工具和经济系统模拟实验技术,研制、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数量经济软件,为宏观经济监测、模拟和预测提供更科学、更先进的分析工具和实验手段。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①【景气分析软件】结合80年代后期以来国际上出现的各种新的景气分析方法及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研究基于状态空间模型、动态协整和神经网络等技术的新一代景气分析软件系统。

②【经济计量软件】在现有的各种统计和经济计量学软件工具基础上,采用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和平台,应用各种现代经济计量分析方法,进一步开发用于中长期预测和政策模拟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财政模型、金融模型、区域经济模型等先进的软件系统。

③【经济系统模拟实验】采用系统动力学和现代人工智能技术,研制能模拟各种典型经济主体行为的计算机模型,用于仿真现实经济系统的运行,进而分析经济政策的影响并检验各种经济理论。

学术交流

三年来,中心不断扩大学术影响,开展了大量的学术交流活动。

2001年中心在北京举办了"中国资本市场创新与经济发展高级研讨会",100多位领导、专家、学者和证券界人士参加了大会,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会议论文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年11期上发表专辑。

2002年中心在长春市举办了"经济政策机制与金融市场优化高级学术研讨会",近150位专家、学者参会,日本学者佐和隆光和十多位数量经济学专家发表了专题演讲。会议论文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0期发表专辑,进一步扩大了数量经济学学科的影响。

中心积极组织参加了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的2000、2001、2002学术年会,每次年会均有十余人参会,提交了二、三十篇论文,在会上受到国内数量经济学界的广泛重视,每次均有十余篇论文分别被选入《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一、二、三卷。

中心每年均派人参加社会科学院主持的中国经济形势春秋两季座谈会,提供吉林大学对经济形势的分析与预测。

研究成果

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成立以来,坚持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相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关注我国社会、经济等领域的重大学科前沿问题,并结合中国的实际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在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经济政策理论与评价、金融市场与金融风险、微观经济计量与模拟、经济学研究的权力范式等方向,产出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目前中心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国家与省部级研究课题30余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学动态》、《金融研究》、《管理世界》和《光明日报》等国内重要杂志报刊上发表论文数百篇;获国家、教育部及其他省部级奖励20余项。两次通过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合格评估。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