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 :萧红著长篇小说

更新时间:2024-09-20 18:22

《呼兰河传》由中国作家萧红所著,是一部具有回忆性、自传性的长篇小说,于1940年9月1日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星岛日报》的副刊《星座》连载,同年12月27日连载完结,是萧红后期的代表作。

《呼兰河传》以萧红童年见闻为素材,描摹了中国北方一座偏僻小城的风土人情。该小说一共有七个章节,前两个章节主要描摹中国北方小城呼兰河城的日常生活和自然景观。第三和第四两个章节主要讲述主人公“我”在呼兰河城度过的童年时光。剩下三个章节,分别讲述小团圆、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的故事。

茅盾认为该小说最为吸引人的是它像“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和一串凄婉的歌谣。”该小说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散文化的典范。《呼兰河传》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入选《亚洲期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成书背景

社会背景

五四时期,由于“人”的意识的萌芽,让众多中原地区作家开始探索人的内心世界,并将心理世界作为描写的对象。因此五四文学也呈现出了“现代性”的特点,即作者通过写作来体验生命,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精神。所以传统以情节或人物为中心的小说写作方式无法满足描写心理世界的需要,于是小说开始了散文化的倾向。正是这种社会背景促使了《呼兰河传》这部小说的诞生。

作者背景

年轻时,萧红以闯荡世界的信念离开家庭,但多灾多难的生活让她开始怀念自己的故乡。1936年,萧红去往日本,陌生的国外环境让萧红更加思念家乡,并在诗集《沙粒》中表达出来。从日本归国后,萧红与萧军分开,后与端木蕻良结合,又身患多种病痛,因此一直焦虑烦闷,对童年的回忆也越发清晰,她萌生了想要写一个故事,而该故事中的素材多是来源于自己童年的经历。萧红成年后,一直都保存着自己的稚气,鲁迅再给萧红写信的时候就点出了萧红性格“稚气”的一面,这也让她语言有一些儿童化的倾向。同时,萧红受到鲁迅创造艺术新形式、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不再拘泥于中国传统小说结构,开始尝试对小说表达形式进行“实验”。这些最终促使萧红创作出了《呼兰河传》

创作过程

1937年初,萧红从日本回到上海市。1937年8月13日,八一三事变爆发后,日军开始侵略上海,萧红不得不暂时中断创作工作,与男友萧军离开上海。同年10月,他们来到武汉市。萧红开始构思与创作一部与家乡有关的长篇小说。1940年初,她又前往香港。在香港,萧红不仅参加各种纪念鲁迅活动与文艺创作活动,并开始着手创作《呼兰河传》,于1940年9月1日在香港的《星岛日报》的副刊《星座》连载,同年12月27日连载完结。

内容简介

“我”住的呼兰河城并不大,只有两条街,一条自南向北,一条从东向西,形成十字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店、油盐店,还有拔牙的洋医店。拔牙的是一位女医生,但没什么生意,自己只能兼职做接生婆来维持生计。除了十字街,呼兰河城还有两条小街,分别是东二道街和西二道街,街上分别有几座学校,还有城隍庙、扎彩店。第二道街上有一个大泥坑,给路人带来许多不便。除了琐碎的生活,呼兰河城也有一些盛举。例如给治病用的跳大神、唱秧歌、于呼兰河畔放河灯、在河边唱的野台子戏和四月十八娘娘庙大会。(第一至第二章)

“我”刚出生时,祖父已经六十多了,“我”四五岁时候,祖父也将近七十了。家里有一个大花园,里面花红柳绿十分好看,祖母经常在里面种菜。“我”经常跟祖父种花、除草。祖母住在两间房里,里面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后来,祖母因病去世。祖父经常陪“我”读诗、给“我”抓小猪、鸭子烤着吃。“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院子里破旧的房屋住着几户房客。小偏房里的住着一家赶车的,家里总体和顺,只是胡家老太太两个儿媳略有嫌隙。胡老太太小孙子娶了小团圆为妻,婆家为了让她识礼数,经常对她进行殴打,最终团圆媳妇病了,一天比一天严重。胡家想尽一切办法,都没有治好小团圆的病。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胡婆婆花钱请云游真人来化解劫难,还剪了小团圆媳妇黑辫子,但都没有救过来小团圆媳妇。祖父看不过去胡家折磨小团圆媳妇,要他们在开春二月搬走。(第三至第五章)

“我”家有一个长工有二伯,三十多岁来到“我”家,如今他也有六十多岁了。他不从不吃羊肉,喜欢别人叫他“二掌柜的”。他只有一套铺盖,居无定所。有二伯与一位老厨子是好友,两人经常斗嘴。他最怕别人说他绝后。有二伯自认为对主家尽心尽力,但老了却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反而还会遭到主家的殴打。因此,他一直郁结于心,经常说“我”家都是一群没良心的耗子。住在“我”家磨坊的是冯歪嘴子,是少数几个有二伯愿意交谈的人。一天,“我”去找冯歪嘴子买黏糕,发现冯歪嘴子家里有一个女人和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原来这女人是冯歪嘴子没办喜事就带进门的野老婆,是“我”家房客之一老王家的贾元春,别人叫她王大姐、王大姑娘。冬天磨坊冷,冯歪嘴子央求“我”的祖父给他们一间草房避风,祖父答应了。自从小团圆媳妇死后,院子里沉寂了很久。冯歪嘴子与王大姑娘的关系,成为了院子里的谈资。成了家之后,冯歪嘴子一心干活,家里也过得越来越好。过了两三年,冯歪嘴子与王大姑娘又生了二小子,但不幸的是王大姑娘难产而死。冯歪嘴子的邻居都觉得一个夫带着两个奶孩子肯定活不下去。可谁也没想到,冯歪脖子仍旧努力地生活,照顾着自己两个孩子。(第六至第七章)

人物角色

“我”

“我”出生于呼兰河城的大户人家,是富家小姐,亲眼目睹或从家人嘴里听说了许多呼兰河城中小团圆媳妇、有二伯和冯歪嘴子等底层民众的凄凉人生故事。“我”不喜欢奶奶,因为小时候奶奶用针挑过自己的手指。“我”喜欢爷爷,因为爷爷经常带着“我”去后花园里亲近大自然,享受美好的童年生活。

祖父

《呼兰河传》中的祖父活到了80岁,经常笑盈盈的,很高,喜欢抽旱烟,是家里后花园的主人,不会理财,经常带着自己的晚辈在后花园里莳花弄草。他学问渊博,地位较高,很疼爱自己的孙女,对于弱者也比较同情。小团圆被打的时候,他曾前去劝解,但没有什么效果。面对现实的不公,祖父也是有心无力。在《呼兰河传》中,祖父是少有的积极人物,经常面带微笑,从不自怨自艾。但他也是一位比较保守的人物,例如他认为一年里只有二月和八月才是搬家的时候,其余都不能搬家,即便是不想让房客继续住,也只能让这些房客住到能搬家的时候再走。

有二伯

有二伯名义上是张家的人,实际上是张家一个无依无靠的长工。他性情比较古怪,喜欢和雀子、大黄狗聊天,但是和人却没有什么可讲的。他走路不小心踢了石头子,他会小心地弯下腰,轻轻摩挲石头,说它撞自己也是白撞,撞不出钱来,让它去找有钱的撞。他喜欢小偷小摸,爱占小便宜。馋酒了,他会偷主家锡火锅、大铜钱、大澡盆去当了买酒。他看谁不顺眼就会开口大骂。虽然他已经60多岁了,但经常会遭到30多岁主家的毒打。被打了之后,他深感受了屈辱,因此想通过跳井和上吊自杀来博取大家的同情。然而,这些都成为了别人的笑料。有二伯没有家人,看似潇洒,但心理充满了“绝后”的恐惧。

小团圆

小团圆是胡婆婆儿子的媳妇,刚嫁过来时才12岁,十分健康,面色红润,头发黑长。她为人比较爽朗,刚到婆家并不矜持,第一天吃饭就吃了三碗。她的大方爽朗不符合当时大家对于新媳妇的想象,所以她成为了呼兰城里是一种异类。因此,她被自己的婆婆也就是胡婆婆认为有“病”。为此经常打她,拧大腿、用滚热的烙铁烙,最终将小团圆给打出了病来。为了给小团圆治病,胡婆婆请了跳大神。她被胡婆婆当着大家的面,扒光衣服丢进热水中驱鬼。最终,不堪折磨的小团圆在惊恐的尖叫中死去。

冯歪嘴子

冯歪嘴子是磨,王大姑娘的相好,十分勤劳,做过打梆子、拉磨、拉黏糕卖。他为人厚道,看见孩子会亲切送上一块黏糕,与邻居相处极好。他敢于突破礼教的束缚与王大姑娘结合在一起。成家后,他疼爱媳妇,努力工作,日子渐有起色,能够买得起花洋布、新棉花。王大姑娘难产去世后,他又一人努力抚育两个儿子。茅盾认为冯歪嘴子是《呼兰河传》中生命力最强的一个。汉学家葛浩文也认为这个角色是《呼兰河传》黑暗压抑氛围中的一道光明。

胡婆婆

胡婆婆是小团圆的婆婆,为人吝啬,为了省钱,她经常一粒一粒拣黄豆,手都被冻肿。她认为自己比别人家婆婆对待儿媳要好多了,只打了儿媳一个多月。打狠了,胡婆婆就用鸡蛋清给小团圆擦擦。当小团圆生病时,胡婆婆又是花钱请人跳大神,又是用猪肉拌黄莲的偏方给小团圆治病。胡婆婆逼死小团圆并非是出于本意,而是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封建糟粕文化的帮凶。她平日舍不得买两朵红花,但是为了给儿媳小团圆治病,她花了5000多吊钱。从这个层面来看,小团圆的婆婆也有朴素善良的一面。换而言之,胡婆婆也是一个受到封建文化“压迫”的可怜人。最终落个人财两失的凄惨结局。

王大姑娘

王大姑娘是冯歪嘴子的相好,她父亲是赶车的。她长得像个男人。她还在娘家未出嫁的时候,人人都对她赞不绝口,认为她是一个兴家立业的好手,都夸赞她膀大腰圆天生带有福相。她没有经过媒之言就和冯歪脖子住在草棚里了,还生下一个孩子。王大姑娘也因此成为了邻居眼中不知廉耻的女人。人们也不再夸她,老厨子说她长得不秀气,有二伯说她长得一身穷骨头穷肉。

主题思想

故乡之情

呼兰河传》具有明显的“自传体”特征,其中的素材大多来源于萧红儿时在呼兰城的生活经历。第一、二章用数万字对呼兰城市井生活与自然风貌进行了细致描写。比如“十字街”、跳大神、娘娘庙大会等。。这些描写表达了萧红对故乡的爱与恨、回忆和忘却。在该小说中,萧红也用较多笔墨描写了她与祖父在后花园的幸福生活,以及呼兰河城卖豆腐、卖豆芽等普通百姓的平凡生活。这些细致的描写蕴含了萧红对于家乡的怀念。

生死之思

呼兰河城不仅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地名,也象征着中原地区20世纪上半叶大多数的农村。在呼兰城人的观念中,生命本身是麻木而没有意义的。但对于死亡,他们是热衷的。丧事大操大办,各色纸扎一应俱全。还有跳大神、唱野台子戏等与鬼神有关民俗都办得极为隆重。这种阴间的绚丽色彩与阳间的单调、沉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体现了生命的苍白与无力。

女性之悲

《呼兰河传》中的女性命运是悲凉的。不仅王寡妇、童养媳、小团圆媳妇等许多女性的命运坎坷,胡婆婆、周三奶奶等一干封建秩序维护者的命运也是悲凉的。在呼兰河人看来,女性是柔弱可欺的,即便对于“送子娘娘”这样的神仙,他们也没有多少尊敬,只是觉得她孩子多一些罢了。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自己,对于女性都是从一个逆来顺受的角度来对待。萧红《呼兰河传》试图通过描写女性的苦难来唤起男女平等意识,维护女性的权益。

生存之忧

生存之忧是《呼兰河传》一个重要的表达主题。在该小说中,普通百姓的生活是艰苦的、忧虑的。他们只能住在半间草屋,二斗豆子煮一煮,就是一年的菜。同样,当时呼兰河城中普通民众生活的这个国度——旧中国,也面临着生存之忧,因为这里有许多“不幸”又“不争”的普通人,在民族危难当头不知所措,只是麻木地生活着。所以,在创作《呼兰河传》中,萧红与鲁迅相似,试图通过描摹当时中国民众的弱点来唤醒中国的百姓,一起来解决旧中国的生存之忧。

艺术特色

多样化视角

《呼兰河传》的叙事视角比较独特,前两章使用第三人称视角。以鸟瞰的方式将呼兰河普通人的生活日常场景铺陈开来,让读者直观了解到这座北方小城生活的点滴。从第三章到第七章,叙事视角就变成了第一人称,并且以儿童的视角来展开叙述。将小说中慈祥的祖父、美丽的大花园以及左邻右舍的种种生活与见闻一一呈现出来。同时,采用第三人称不仅可以为叙述时间的转换提供更大的余地,也可以灵活地插入一些故事,并由第一人称的“我”将这些故事联系起来,不显得杂乱无章。第一与第三人称的交织使用,较为全面地体现了呼兰这座小城以及其市民的文化样貌与精神世界。

空间化叙事

《呼兰河传》整体的结构看起来像散文一样松散。前两章讲述的是呼兰城的日常生活景象,第三、四章节讲的是“我”回忆中的童年生活,最后三章则是讲述小城中小团圆媳妇、二伯和冯歪嘴子的凄凉故事。这三个部分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因为这些故事是没有主次之分地发生在呼兰城之中,所以作者以空间的方式将这三个部分凝结成了一个整体,共同表达了普通百姓现实生活中的辛酸与精神上的麻木。这种松散的小说结构淡化了情节,使《呼兰河传》在抒情和描写上更加突出。例如通过对呼兰城人吃瘟猪肉、热闹的跳大神与昏昏欲睡人们的对比等细节刻画,深刻地表达出了《呼兰河传》安静悲凉的生活氛围。

象征性意象

在《呼兰河传》第一章中,萧红就着重描写了第二道街上一个阻碍交通的大泥坑。它象征着中原地区文化中的传统陋习,已经让社会停滞不前,但是想去改变。白兔是该小说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意象。小团圆媳妇死后“化成”白兔躲在东大桥下哭泣,喊着要“回家”,这里的白兔象征了小团圆媳妇柔弱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语言特色

儿童化语言

《呼兰河传》具有明显的儿童化特点,比如小说描写河面宽阔和河水清澈时这样说:“那河太大了,等我走到河边,抓了一把沙子抛下去,那河水简直没有因此而脏了一点点。”该小说中感性的、稚嫩的儿童化语言,主要表现在对描写的事物不加以修饰、原生态地呈现出来。例如二伯被“我”的父亲打了之后,小说中这样描写:“有二伯孤伶伶地躺在院心,他的没有边的草帽,也被打掉了,所以看得见有二伯的头部的上一半是白的,下一半是黑的。”

散文化语言

《呼兰河传》大量景物的描摹都采用了散文化的描写。比如在小说开头:“严冬封锁了大地的时候,这大地满地裂着口。从南到北,从东到西。”散文化的表达还体现在段落与段落的呼应上,例如第四章许多段落开头都用了“我家是荒凉的”“我家的院子是荒凉的”类似的句子开头,这些句子反复出现,呈现出了萦回不散的艺术效果。

作品影响

中国影响

小说散文化是五四运动开启的中国现代小说文体大变革浪潮中的产物,然而中国古典小说深厚的传统,让长篇小说“散文化”的进程异常缓慢。《呼兰河传》实现了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完全的散文化,为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突破传统小说叙述模式提供了典型的示范。自20世纪初至新中国成立前,《呼兰河传》印刷成书的版本就有数百种,《呼兰河传》对中国读者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呼兰河传》首版印刷就高达195000册。此后,《呼兰河传》成为了教育部推荐的课外读物,并入选新课标必读书目。在2020年的4月,《呼兰河传》被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1999年,《呼兰河传》改编成连环画版本,绘画作者是侯国良,出版社为黑龙江美术出版社。该作品获得了第四届全国连环画评奖绘画一等奖(1991年)。1999年,《呼兰河传》与《呐喊》等小说共同入选《亚洲期刊》“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

国际影响

1979年《呼兰河传》才出现英文译本,当时尚在印第安纳大学读博士的葛浩文将其翻译成英文,2002年,葛浩文又重新翻译。截至2022年初,英译本都是葛浩文翻译的。《呼兰河传》英译本逐渐让西方知晓这部小说。同时也消除了西方读者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刻板印象。

作品评价

茅盾在《呼兰河传序言》中,这样评价:“也许有人会觉得《呼兰河传》不是一部小说。他们也许会这样说:呼兰河传没有贯穿全书的线索,故事和人物都是零零碎碎,都是片段的,不是整个的有机体。也许又有人觉得《呼兰河传》好像是自传,却又不完全像自传。但是我觉得正因其不完全像自传,所以更好,更有意义。而且我们不也可以说:要点不在《呼兰河传》不像是一部严格意义的小说,而在于它这‘不像’之外,还有些别的东西,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有讽刺,也有幽默,开始读时有轻松之感,然而愈读下去心头就会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也仍然不能不使你炫惑。”

美籍华人学者夏志清认为《呼兰河传》“将成为此后世世代代都有人阅读的经典之作。”文学史家司马长风在《中国新文学史》下卷中认为:《呼兰河传》是一部纯粹的乡土小说,该小说证明萧红已经放弃了一切束缚她自己的文学教条,找到让自己自由惬意的写作方式。钱理群、吴福辉等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认为呼兰河传是萧红用更为成熟的笔触写出她记忆里的家乡刻画了呼兰河城这个北方小镇单调的美丽、乡民的愚昧与善良。

参考资料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首次向全国中小学生发布阅读指导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3-24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