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濠 :大明濠

更新时间:2024-09-20 15:16

大明为明、清城市水系的组成部分。原为元代的金水河。明代因金水河上游断流,河道逐渐演变成排水沟,俗称河漕,后易名为大明濠。

组成部分

大明濠北起西直门内的横桥,向南流经今赵登禹路、白塔寺路口、太平桥大街,折向东经今三十五中门前,再南折经民族饭店西侧,穿越今复兴门内大街,沿佟麟阁路走向,向南从宣武门以西的象房桥下(今新华社西侧),流入内城南城墙外的护城河,全长10余千米。

历史建筑

濠上曾建北大桥、马市桥、厂桥、甘石桥、太平桥、象房桥等35座桥(据《燕都丛考》附图统计)。大明濠沿线留下许多与水有关的地名,有些地名沿用至今,如八道湾(鲁迅周作人曾居此)、马市桥(今白塔寺路口)、太平桥、前泥洼、后泥洼、二龙坑(清郑亲王府在此,今名二龙路)、臭水河(今名受水河胡同)等。作为纵贯京城内城西部的排水干渠,大明濠一直沿用到民国初年。1921年开始明沟改暗沟工程,利用拆除皇城所得之砖(此类砖尺寸小于建筑城墙之大城砖,故有“二城砖”之称),砌筑大明濠暗沟。1930年工程完成,沿暗沟之上建成的马路统称为沟沿大街,后演变为佟麟阁路赵登禹路太平桥大街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