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蛙眼守宫 :产于中国西部至里海间诸国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3:12

大蛙眼守宫(学名 Teratoscincus scincus keyserlingii)是蛙眼守宫属下的一种,适宜生活的温度范围较广。

形态特征

体长一般在15-20公分之间。雄性蛙眼守宫的尾巴根部肿大,后腿之间的颜色较深。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西部至里海间的中亚诸国。

栖息环境

栖息在干燥的沙漠或半沙漠地带。

生活习性

雌性的蛙眼守宫比雄性活泼,并且经常挖掘很深的洞穴栖息,它们的表皮可以直接吸收氧气,因此十分脆弱,很容易受伤整块脱落,在抓取时要特别小心。雄性间会产生斗争,所以不适合两只以上的雄性共养。夏季照明16小时,温度25-30度;冬季照明8-10小时,温度15-20度。这种季节周期的轮替对蛙眼守宫的繁殖有决定性的影响。在野外捕食大量的沙漠甲虫

生长繁殖

繁殖难度比较高。需要经过6-8周低温期来诱发交配行为成功的机率比较高。雌性每次产下硬壳蛋两颗,每季可产四次左右。蛋必须以干燥的方式孵育,湿度保持在较低的30-40%之间。过高的湿度会导致胚胎死亡,这一点与一般地栖守宫十分不同。大蛙眼的蛋约三个月可以孵化,小蛙眼只要两个月。初生的蛙眼守宫可以喂食蚂蚁蟋蟀科,再随着成长变换蟋蟀的大小。

用途

大蛙眼守宫因体型较大、体色较鲜艳而受到宠物爱好者的偏爱,可以饲养,市场接受度很高。在饲养时最好铺上比较厚的底沙。在食物上可以喂食蟋蟀和黄粉虫为主,水盆需要设置。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