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尘土 :天边尘土

更新时间:2024-09-21 14:53

《天边尘土》的作者是刘亮程。这是一本乡村哲学式的散文,主要展现了大漠神奇迷人的风景,描绘了大西北人现代生存状态,以及对生命的敬畏和人世沧桑的感受,渗透着某种宗教气息。

图书信息

作者: 刘亮程

ISBN: 9787221070494

页数: 264 页

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定价: 23.0

装帧: 平装

出版年: 2005-10-28

图书简介

图书目录

上集黄金走动

黄金走动

乡间书信

迟疑的镰刀

妻妾成群

做闲懒人,过没钱的生活

真是没办法

七种鬼和一种人

埋掉美国

中集集团杏花龟兹

一切都没有过去

最后的铁匠

生意

木塔里甫的割礼

五千个买买提

尘土

通往田野的小巷

龟兹驴志

托包克游戏

阿格村夜晚

热斯坦巷早晨

逛巴扎

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

暮世旧城

无法说出

下集扔掉的路

只有故土

一个人回来

走近黄沙梁

扔掉的路

有人死了

房子的主人回来了

一顿晚饭

好多树

留下这个村庄

只剩下风

闭着眼睛走路

父亲

木匠

坑洼地

一截土墙

户口

狗全挣死了

两个村子

清点人数

一村懒人

成长

大树根

那些鸟会认人

坡上的村子

我们家的一段路

远远的敲门声

家园荒芜

柴火

我的死

谁喊住我

今生今世的证据

我挡住了什么

最后时光

图书文摘

我们家住的地方有一条金沟河,在民国时“日产斗金”。现在已少有人淘金了,河岸千疮百孔,到处是淘金人留下的无底金洞。金子淘完了,河原变成河。我们住在河下游,用淘洗过金子的河水浇地,也能在河边的淤沙中看见闪闪发亮的金屑。那一带的老户人家,对金子从不稀罕,谁家没有过成疙瘩的黄金。我们家就有过一褡裢金子,那是多少我都不敢说出来。听父亲讲,我爷爷在那时,我们家也去上游的山里淘金。往往在麦收后,地里没什么活了,赶上马车,一人拿一把小鬃毛刷子,在河边的石头缝里扫金子。全是颗粒金,几十天就弄半袋子。

我们家那一褡裢金子,在后来战乱逃命时,过玛纳斯河,家里的马不够用,把金子交给本村的一个骑马人。过河后就失散了。多少年后,我爷爷竟然找到了那个人,他就住在河对面的玛纳斯县,他承认帮我爷爷驮过一褡裢金子,但过河后为了逃命,就把金子扔了。“命重要,哪能顾上金子。”那个人说。我爷爷开始不信,后来偷偷打探了几年,这家人穷得钩子上揽毡,根本不像有金子的人家。几次战乱,尤其解放以后,大家的金子突然消失了,不知到哪去了。这地方的有钱人全变成穷人。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经常有人到我们这地方来挖金子。有一年大地主张寿山的孙子带一帮人,在他们家的老庄子上挖了三个月,留下一个大坑。另一年中地主方家的后人又在自家的老房子下挖了一个大坑。最大的一个坑是小地主唐人田家羊的后人挖的。羊倌曾看见唐家的人把一个坛子埋在羊圈下面。坛子由两个人抬,里面肯定是贵重东西。羊倌夜里睡在羊圈棚顶,看得清清楚楚。敌人打来时,唐家人仓惶逃跑,没顾上把东西挖出来。后来也再没有唐家人音信,可能没逃掉,全被杀死了。那个坑是3台推土机挖的,挖了两年。头一年挖到冬天停工了。第二年开春又挖了一个月。金子真是贵重,一点点东西,就要这么大的坑去埋。听人说,金子在地下会走动。但人又不知道金子会朝哪个方向走动,一年走几步。几十年来可能早已离开老地方,走得很远。也可能会朝下走,越走越深。或朝上走,走到地面,早被人拾走。所以,人在埋金子的羊圈棚下挖不到金子,便会把坑往大往深挖。这个坑一旦开挖了,便不会轻易罢休。因为挖坑要花钱雇人雇车,还要向当地的土地爷交土管费。假如花1万还没找到金子,他就会再投5000元。这跟赌博押宝一样,总不甘心,金子会在下一锨土里,下一铲就会推出那个装金子的坛子。结果坑越挖越大,直挖到河边,或人家的墙根。往往是坑挖得越大,越证明没挖到东西。在我们村边,那个挖得最深最大的坑,已经被当成水库。我们叫金坑水库。另几个小一点的坑被村民放水养鱼,有叫金鱼塘的,叫金塘子的。这些土坑纷纷被村民承包,合同一定60年。那些人都鬼得很,借养鱼的钱把坑又往大往深挖,说是整理鱼塘,其实想侥幸找到金子。找不到也不要紧,养着鱼,占着坑。反正有一坛金子在里面呢。这里的老户人,都相信金子没有走远。好多走远的人又回来,守着早已破败的老房底子。从没听说谁挖到或拾到过金子。但埋金子的地方会被人牢牢记住。多少年后谁做梦听到黄金的动静,这地方又会被无端地挖一个大坑。

(选自图书P3-5)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