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魟 :魟科魟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6:15

奈氏魟(学名:Dasyatis navarrae),又名黑土魟、仔,为软骨鱼纲燕魟目魟科魟属的鱼类。主要分布于中国的渤海黄海东海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上海。奈氏魟是一种冷温性近海底栖中小型次要经济鱼类,主要栖息于近海的沙泥海域中,栖息深度在5-100米间。尾刺有毒腺,是危险的海洋生物。

形态特征

体平扁,略呈斜方形,体盘宽比体盘长为大;尾细长如鞭,无侧褶。吻中长,稍光突。眼小,稍突起,约等于眼间隔1/2。喷水孔大。鼻孔横列。前鼻瓣连合成口盖,未伸达口隅。口小,平横而波曲。口前吻长比口宽约大2.5倍。口底中部具乳突3个,每侧具细小乳突1个。齿细小平扁,铺石状排列。鳃孔小,5个。胸鳍前延,伸达吻端。腹鳍近方形。尾鳍退化,只留皮膜。具尾刺。幼体光滑,成体具粒状小鳞。尾刺前具1—3个大型平扁结刺。体背面褐黄色;眼前、眼下、喷水孔上侧及后侧橙黄色;尾后部和上下皮膜黑色;腹面白色。冷温性近海底层中小型次要经济鱼类。体长达1m左右,体延长而平扁。体盘宽大,宽稍大于长,似斜方形。头宽长,吻端尖,稍突出。口小,腹位,横裂,前颌稍上而中部凹入,后颌中部凸出;口底中部有显著乳突3个,两侧各有细小乳突1个。两颌齿细小而平扁,铺石状排列。眼小,背位,稍突出;眼间隔平宽。喷水孔稍大于眼径。两前鼻瓣连成长方形口盖,向后延伸掩盖前颌。鳃孔5对,腹位,前4对大小与间隔近相等,后1对狭小。尾部长约为体盘长的1.3—1.6倍,前部平扁而较粗,背面有尾刺,后部细长如鞭;尾部上下方有皮膜突起,上皮膜起于尾刺端部之后,短于尾刺,下皮膜较长。无背鳍和臀鳍,尾鳍消失。胸鳍宽大,位于体盘两侧,前缘斜直,向前延伸到吻端,在近吻端处略凹入;外角和里角均圆形,后缘广弧形。腹鳍小,近方形,起点位于胸鳍末基稍前下方,前缘斜直,外角和里角均圆形,后缘圆凸;雄性腹鳍后缘与鳍脚外侧相连,里缘消失。幼体光滑。成体头背面两侧各有粒状小鳞片1群,有些鳞片群稍扩大,向后延伸至尾上成1纵群。尾上从尾基起到末端密布粒状小鳞。尾刺前有1—3个大结刺,每刺下部均有1宽大的盾状基板。背面黄褐色,有时有不规则暗色斑块;眼前、眼下及喷水孔上侧和后侧均呈橙黄色;胸鳍、腹鳍、尾的边缘及鳍脚里外侧黄色。腹面白色,边缘稍呈橙黄色;鳃孔后方、鼻孔外侧及肛门边缘橙黄色。尾后部及上下皮膜黑色。体盘长一般为50厘米左右。

分布范围

奈氏魟分布于西北太平洋区,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及中国台湾北部海域等地。

生活习性

奈氏魟夏季喜在近岸水域,冬季移向深水区。长江口一带水域为繁殖场。主要食物为甲壳类、底栖贝类。性成熟年龄和生殖方式不详。生殖期7—8月。分布于渤海、黄海、东海,渤海、黄海数量较多。

经济价值

奈氏魟是一种冷温性近海底栖中小型次要经济鱼类,可鲜食,也可加工成淡干或咸干品。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