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安徽农业大学的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1 15:28

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现有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农药学、土壤学、植物营养学、气象学、生态学七个硕士授权点,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和地理信息系统五个本科专业。

师资力量

现有本科生1000余人,硕士生近200人,博士生5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65人,其中专职教师47名,教授(研究员)12名,副教授17名;具有博士学位的28名(含在读博士10人);35岁以下的教师近2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博士生导师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3人,安徽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综合试验站岗位科学家2人。学院现有农业部农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合肥)1个、农业部农业环境试验站(合肥)、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1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省级实验室1个,安徽农业大学逆境与植物营养学校级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农业大学农药残留检测中心1个,安徽农业大学农药研究所1个,安徽农业大学肥料研究所1个,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信息研究所1个,安徽农业大学植物营养学教学团队1个。农药学为安徽省重点学科,植物营养学和气象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近五年来,学院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973”、“863”项目和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科研奖励10多项,主编、参编十五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12部。学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近五年来,学生积极参与全国大学英语竞赛等各类国家、省级、校内外创新创业活动和各类文体活动,获得国家级、省级等奖项共100余项;学院先后荣获“安徽农业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安徽农业大学先进集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院坚持服务“三农”的办学方向,积极拓展和延伸“大别山道路”,努力服务于安徽崛起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测土配方施肥、新型肥料研发、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稀土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硫元素农业化学、农业资源信息技术、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处国内先进水平。学院先后与加拿大国际植物营养研究所、美国农业部农业土壤和水环境研究所、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以及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国内重点大学、科研机构等加强合作与交流。学院还与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开展2+2合作培养本科生、与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应用科技大学联合举办中德暑期学校——植物生产与水保护班,提高了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同时学院还与中科院南京土壤所、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科院国际竹藤中心、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建立研究生合作培养工作,实现了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资源与环境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59人,其中专职教师43名,教授(研究员)12名,副教授13名;具有博士学位的20名(含在读博士9人);35岁以下的教师近22名;全国政协委员1名,博士生导师1人。是一支学历层次较高,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学术团队。在教学研究、多媒体课件方面获得多项成果与奖励;主编、参编十五规划教材、面向二十一世纪课程教材12部。

所获荣誉

资环学院的学生是一支团结向上的集体,近年来,有多人获得全国及省级优秀三好学生称号,多人曾在各类体育运动会上打破省高校记录;积极参加“三下乡”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多次受到省、校表彰,充分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为资环学院争了光。

本科教育

生态学专业

人才培养:生态学本科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环境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生态管理的基本训练,掌握现代生态学和计算机模拟等方面的实验技能,具备该领域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主要专业课程:普通生态学、普通生物学、环境学、环境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农业设计、生态工程、生态环境法规。

环境工程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城市和城镇水、气、声、固体废物等污染物防治、水污染控制和资源保护及环境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设计单位、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管理、教育和科研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工程学科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普通化学、工程力学、测量学、工程制图、微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给水排水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环境监测、水污染与控制、大气污染和控制、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质量评比、物理化学、固体废弃物处理预处理。

环境科学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及行政部门等从事科研、教学、环境保护和环境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环境科学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环境管理的基本训练,具备教好的科学素养及一定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掌握环境监测与质量评价的方法以及进行环境规划和管理的基本技能。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环境学、生态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监测、环境工程学、环境质量评价、环境管理与规划、换境信息系统、生态工程技术、农用化学品污染与防治等。

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农业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土地、环保、农资等部门或单位从事农业资源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遥感信息技术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农业资源的管理及利用、农业环境保护、农业生态、资源信息技术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农业资源调查与规划、土壤肥力和植物营养与施肥技术、环境监测与评价、生态效应分析、气象观测、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农业资源高效和和可持续利用、对农业资源和环境进行信息化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主要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土地资源学、资源遥感信息技术、农业环境学、农业气象学、生态学、水土保持学。

研究生教育

环境科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比较扎实的环境科学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了解环境科学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能熟练的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能够独立从事教学、科研究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掌握一门外语;熟练的使用计算机及相关的仪器设备,能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研究方向:1、环境毒理学 2、环境生态学 3、环境污染化学 4、环境规划与管理

环境工程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比较扎实的环境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理论基础、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了解环境工程的前沿领域和发展方向,能熟练的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研究方法,能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和工程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熟练的应用电子计算机及有关先进仪器设备,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研究方向:1、环境毒理学 2、生物修复技术 3、生态工程 4、环境污染化学 5、固体废物处理与利用

植物营养学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系统的植物营养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领域发展的前沿和动向,熟练地应用本学科基本技术和方法,独立从事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工程管理的高层次人才。熟练使用计算机,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外文资料。

研究方向:1、稀土农用与农田生态环境 2、硫元素农业化学 3、植物营养生理生态 4、植物营养资源开发与利用(包括新型肥料研制、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发及废弃物综合利用) 5、新技术在植物营养学中的利用

土壤学专业

师资情况: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讲师、工程师3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

教学工作:承担农业资源与环境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生态学、涉农专业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的教学工作。编写出版多部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高等农业院校十五规划教材。

科学研究:以土壤养分利用与管理、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土地资源与信息技术、农业及环境资源信息技术、土壤水资源与节水农业和土壤生态与农产品安全为研究方向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承担的研究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项目、国土资源部及省国土资源厅、国际合作项目、安徽省“十五攻关”项目、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企业委托项目、教学研究项目等。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

研究方向:1.土壤养分利用与管理 2、土壤肥力与植物营养 3、土壤资源与信息技术 4、土壤水资源与节水农业 5、土壤生态与农产品安全

气象学专业

气象学硕士点是安徽农业大学第二批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点,历史悠久,积淀深厚。目前有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在读研究生13人,每年招收研究生8~12人。主要研究农业气象、林业气象、生物气象、城市气象与气候、农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变化与变迁、碳循环与全球变化等。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九五攻关”项目、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省教学厅自然科学基金及科学技术部扶贫项目。目前承担的研究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横向合作项目等多项。近5年来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0余篇。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坚实和系统的气象学基础理论知识,了解近代气象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和发展动态,能分析和处理气象资料,熟练的掌握计算机,能够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应用气象学及其交叉学科的科学研究、教学和管理的高层次人才;并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撰写本学科相关的专业论文。

研究方向:1、农业气象学 2、应用气象学 3、气象学和气候学理论。

学术成果

建立“农产品安全”省级重点实验室和“逆境与植物营养”校级重点实验室各一个,为资环学院的学科发展开创美好前景。

资源与环境学院坚持以科研促学科发展,近年来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科研立项呈良好态势,充分显示了学院的科技实力。在申报科研课题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工作力度,发挥引进人才的学科优势,着力做好前期调研论证,提高了课题的命中率。学院承担国家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及面上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攀登计划和国际合作项目等科研课题,累计争取科研经费达1500余万元,全院在各类期刊上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SCI检索30余篇,公开出版统编教材、学术专著20余部,科研成果 10 项,专利 5 项,各类奖 15 项。

张自立

稀土农用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

蒋跃林

1.《黄山风景区旅游生态环境研究》,03-294

2.《西洋参优质高产生态环境及配套技术研究》,04-342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