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疝气 :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

更新时间:2023-11-22 14:40

小儿疝气(Pediatric hernia),又称小肠气、脱肠,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疾病,患者以男童为多。疝是指患者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部位,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疝多发生于腹部。小儿疝气最常见的有腹股沟斜疝脐疝

腹股沟斜疝是指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内环突出,在腹股沟管内由深到浅向内下斜行,穿出腹股沟管皮下环,常进入阴囊的疝。小儿腹股沟疝是由婴儿的先天性解剖异常引起的。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在足月的新生儿为3.5%~5%,而早产为9%~11%,当体重下降至500~700g时发病率可达60%。通常男婴比女婴更常见,比率为5:1甚至10:1。该病的临床表现为腹股沟和/或阴囊有光滑、整齐、稍带弹性的可复性肿物,小儿哭闹、站立或咳嗽时肿物出现或增大,平卧时减小或消失。该病一般可依据病史、症状和体格检查明确诊断。必要时可辅以超声、MRI/CT等影像学检查,协助诊断。疝块如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增大,严重的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病人的生命。一岁以下婴幼儿随躯体成长,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暂不手术,优先采用非手术方式治疗。其他情况则需尽早采用手术修补,一般进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即可。通常手术治愈率可达97.5%以上,术后患儿发育不受影响。

小儿脐疝是疝囊通过小儿脐环突出的疝。婴儿发病率较高,尤以早产、低体重儿好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女孩比男孩多2~3倍。其发病原因是脐环闭锁不全或脐部瘢痕组织不够坚强,在腹内压增加的情况下发生。小儿腹内压增高的主要原因有经常啼哭和便秘。小儿脐疝多属易复性,临床上表现为啼哭时脐疝脱出,安静时肿块消失。疝囊颈一般不大,但极少发生嵌顿和绞窄。有时,小儿脐疝覆盖组织可以穿破,尤其是在受到外伤后。婴儿脐疝绝大多数可以自愈。随着年龄增长,腹肌发育完善,脐环缺损直径逐渐变小,进而闭合。一般认为1~2岁甚至到3~4岁仍可期望其自愈。但2岁以上且脐环直径在2cm以上者,建议通过保守手段或手术手段治疗。通常术后复发者极少,疗效满意。

病因

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疝是由婴儿的先天性解剖异常引起。在胚胎早期,小儿睾丸位于腹膜后第2~3腰椎旁,以后逐渐下降,同时在未来的腹股沟管深环处带动腹膜、腹横筋膜以及各肌经腹股沟管逐渐下移,并推动皮肤而形成阴囊。随之下移的腹膜形成一鞘突,睾丸则紧贴在其后壁。鞘突下段在婴儿出生不久成为睾丸固有鞘膜,其余部分即自行萎缩闭锁而遗留一纤维索带。如鞘突不闭锁或闭锁不完全,就成为先天性斜疝的疝囊(图1-1)。右侧睾丸下降比左侧略晚,鞘突闭锁也较迟,故右侧腹股沟疝较多。

大多数婴儿生后数月鞘状突仍未闭。文献报道鞘状突新生儿期80%~94%未闭,4~12个月57%未闭,成人有20%未闭。鞘状突未闭不等于是腹股沟斜疝,大多数没有临床症状。在腹压增高的情况下,腹腔内脏进入未闭的鞘状突而形成腹股沟斜疝。因此,鞘状突未闭是小儿腹股沟疝形成的病因,而腹压增高则为其诱因。婴儿哭闹、排便、用力、站立、跳动、咳嗽、喘憋等均可使腹压增高,而诱发腹股沟斜疝。

脐疝

脐疝的发生原因与脐部的解剖特点有关。在胎儿期,脐环下半部通过2根脐动脉和脐尿管脐环上部通过脐静脉。出生后,这些管道随即闭塞而变成维索,与脐带脱落后的瘢痕性皮肤相愈合,因此该部位是一个薄弱区。此外,在婴儿期,由于腹壁肌肉和筋膜发育不全,两侧腹直肌及前后鞘在脐部尚未合拢,当各种引起使腹压增高因素存在时,如过多哭闹、咳嗽、便秘、腹泻等,均能促使脐部外突。

流行病学

腹股沟斜疝

先天性腹股沟斜疝的发病率在足月的新生儿为3.5%~5%,早产的发病率相当高,为9%~11%,当体重下降至500~700g时发病率可达60%。腹股沟斜疝男性比女性更常见。大多数文献报道男与女的比率为5:1甚至10:1。所有的腹股沟斜疝60%发生在右侧,25%~30%为左侧,10%~15%为双侧。早产儿双侧疝更常见,据报道发生率占早产患儿的44%~55%。一侧疝发生对侧疝的危险性为7%~10%。腹股沟斜症有家族发生倾向,患者的双胞胎和兄弟姐妹腹股沟斜疝的发生率增加,现尚未发现区域和种族不同腹股沟斜疝发生率不同的报道。

嵌顿疝在男孩和女孩中的发病率相似,均为12%~17%。1岁以内的患儿更容易发生嵌顿,其中,2~3月龄的足月患儿,嵌顿疝的发病率为28%~31%,此后,发病率逐年下降。与足月儿相比,早产的嵌顿疝发病率较低,这可能与疝环较大及腹肌较薄弱有关。嵌顿发生在内环口处还是在外环口处一直存在争论,尽管嵌顿在两处均可发生,但内环水平的嵌顿是主要因素。嵌顿疝除对嵌顿的肠管血供造成影响之外,也有可能累及睾丸血供,导致睾丸萎缩

脐疝

脐疝则是最常见的一种脐部疾病。婴儿发病率较高,尤以早产、低体重儿好发。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下降。女孩比男孩多2~3倍。特别要注意的是肝胆系统状态异常时常伴有脐疝发生。

病理生理学

腹股沟斜疝

由于鞘状突未闭合程度不同及疝囊与睾丸的关系不同,小儿腹股沟疝可分为两种类型。

由于整个鞘状突未闭与睾丸固有鞘膜腔相连通,疝内容物直接疝至阴囊内,与睾丸同在一个鞘膜腔内。此类疝称睾丸疝,在儿童占5%左右(图2-1A)。

鞘状突在腹股沟中段或上段闭塞,随着腹压增高,疝内容物进入残余鞘状突,迫使残余鞘状突沿精索前内方下降形成一个盲囊,与睾丸固有鞘膜腔不相通。多数的疝早期尚未进入阴囊,常称为精索疝。晚期即使疝内容物降入阴囊,睾丸也仍保持在疝囊以外。此种疝占婴幼儿疝的95%左右(图2-1B)。

婴儿疝入疝囊的腹腔脏器最常多见的是小肠,有时右侧的疝囊内可见到阑尾和盲肠,女婴疝囊内可有卵巢、输卵管,少数疝囊较大时腹腔的一些腹膜外脏器如膀胱或盲肠部分升结肠等可构成疝囊壁的一部分称为滑动性疝。手术时应特别注意,防止高位结扎疝囊时误伤器官。有时大网膜疝入疝囊内并与之粘连,不能还纳。小儿腹股沟管短,腹壁发育较薄弱,内外环均较易被撑大,甚至互相重叠成为一个大缺损,有如直疝,但腹壁下动脉仍在疝囊颈内侧,可与直疝区别。

脐疝

脐疝是脐环缺损,缺损处覆盖正常皮肤和皮下组织,其下为突出的腹膜憩室形成的疝囊,腹膜与皮肤深层及脂肪组织有粘连。突出的内脏多为大网膜或小肠,囊壁与其内容物间一般无粘连。

临床表现

腹股沟斜疝

新生儿常常表现为由母亲发现的随哭闹而出现并增大的腹股沟包块,患儿安静、放松时包块可以自行消失,但有时可以持续存在数小时,引起哭闹,明显不适,甚至出现呕吐。腹股沟包块还纳后,由于存在疝囊,通常可以触及增粗的精索结构。女孩的腹股沟包块绝大多数是由卵巢疝入疝囊引起,因此包块较小,往往不仔细观察不易发现,包块呈卵圆形,有触痛、不易回纳。虽然可能性非常罕见,但确有早产及足月儿在疝囊内的阑尾感染的报道。

脐疝

大多数婴儿脐疝在出生后脐带脱落后几周内被发现,几乎所有的患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病,表现为哭闹、咳嗽、排便等使腹压增高时脐部出现圆形或卵圆形突出包块(图3-1)。包块通常直径在1.5~2.5cm,张力通常不高,安静或平卧后包块消失,脐部皮肤松弛症。当出现包块时,用手指压迫突出部,膨出脏器很容易还纳腹腔,有时可闻及清晰的气过水声。指端深入即可触及脐环缺损边缘,并可估计其直径,1岁以下婴儿脐环直径一般在0.5~1.5cm。年长儿童由于疝的长期外突,疝囊与皮肤均有扩张,直径可达3~4cm。小儿咳嗽或哭闹时指端有明显冲击感。当疝内容物不能回纳腹腔时即发生嵌顿,但这种情况非常少见。绝大多数婴儿脐疝无症状,也不引起胃肠神经官能症,少数妊娠恶阻伴有消化不良腹泻、易惊等症状。脐疝唐氏综合征、18-三体、13-三体和粘多糖累积症中较常见。

检查诊断

腹股沟斜疝

典型斜疝有还纳现象或还纳的历史者诊断无困难。不能还纳或部分还纳者,首先应与睾丸鞘膜积液鉴别,主要鉴别方法可靠透光试验。透光试验的做法是以手电筒灯泡直接照射肿物时,可见卵圆形肿物全部红亮,即系鞘膜积液(hydrocele)。如果只是灯泡接触的部位红亮则为阴性。小婴儿诊断困难时,首先可行肛门指诊,试扪腹股沟内环处是否有疝入的肠管。必要时可以照腹股沟肿物切线位X线片,X线透明者为含气的囊可以诊断为疝。禁忌做盲目穿刺试验。

嵌闭症的诊断多无困难。由于疝的突然不能还纳,小儿立即表现腹痛、哭闹、局部压痛、频频呕吐等,则可确诊。但新生儿肺炎或婴儿腹泻等晚期腹胀患儿,也可突然发生呕吐、便秘等假性肠梗阻症状,此时可因腹压增高而使同时出现的疝不能还纳,但实际上并无嵌闭,必须鉴别。如误诊为嵌闭疝而行手术,则给危重患儿增加不必要的手术和麻醉损害,常可促使病情加重。相反,可因腹胀严重、腹压过高而真的发生嵌闭疝,如未作出诊断,常可延误治疗。嵌闭疝的诊断,除靠全身症状及肠梗阻症状外,还应注意局部压痛、硬度、冲动感及各症状出现的时间程序,以便进行鉴别。绞窄疝晚期,小儿中毒情况严重,局部红、肿、热、痛,有时需与腹股沟慢性淋巴结炎鉴别,详细病史及明确的肠梗阻症状常为诊断的关键。

脐疝

通常无需借助其他辅助手段即可明确诊断。注意与小型脐膨出鉴别,后者膨出中央无正常皮肤。

鉴别诊断

腹股沟疝的诊断虽较容易,但需与如下常见疾病相鉴别:

鞘膜积液所呈现的肿块完全局限在阴囊内,可清楚扪及上界;用透光试验检查肿块,鞘膜积液多为透光(阳性),而疝块则不能透光。应该注意的是,幼儿的疝块,因组织非薄,常能透光,勿与鞘膜积液混淆。腹股沟斜疝时,可在肿块后方扪及实质感的睾丸;鞘膜积液时,睾丸在积液中间,故肿块各方均呈囊性而不能扪及实质感的睾丸。

肿块的外形与睾丸鞘膜积液相似。于每日起床后或站立活动时肿块缓慢地出现并增大。平卧或睡觉后肿块逐渐缩小,挤压肿块,其体积也可逐渐缩小。透光试验为阳性。

肿块较小,在腹股沟管内,牵拉同侧睾丸可见肿中央移动。

腹股沟管内下降不全的睾丸可被误诊为斜疝或精索鞘莫积液。隐睾肿块较小,挤压时可出现特有的胀痛感觉。如病侧阴囊无睾症,则诊断更为明确。

肠管被嵌顿的疝可伴发急性肠梗阻,但不应仅满足于肠梗阻的诊断而忽略疝的存在;尤其是病人比较肥胖或疝块较小时,更易发生这类问题而导致治疗上的错误。

此外,还应注意与以下疾病鉴别:肿大的淋巴结、动(静)脉瘤、软组织肿瘤、脓肿、圆韧带囊肿、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治疗

腹股沟斜疝

小儿腹股沟疝如不及时处理,疝块可逐渐增大,终将加重腹壁的损伤而影响其日常生活;斜疝又常可发生嵌顿或绞窄而威胁患儿的生命。因此,除少数特殊情况外,腹股沟斜疝一般均应尽早施行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一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因为婴幼儿腹肌可随躯体生长逐渐强壮,疝有自行消失的可能。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图4-1),防止疝块突出并给发育中的腹肌以加强腹壁的机会。

手术治疗

小儿腹股沟疝大多不能自行愈合,需要手术治疗。因为腹股沟疝嵌顿的概率较高,尤其在小婴儿,应尽早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大多数小儿外科医师推荐在腹股沟疝确诊后即可考虑手术,这可大大减少疝的并发症。如果在确诊1个月内行手术治疗,可以避免90%的并发症。而且,因现代麻醉的安全性,这也是可行的,尤其在小儿科专科医院。但对于早产,一般认为当患儿体重增加到2kg时可以行手术治疗。对早产儿早期手术存在一个缺点,即术后复发率比较高和发生术后呼吸暂停的风险增加。

传统开放性小儿腹股沟疝手术的基本原则是行疝囊高位结扎术。因小儿腹股沟管较短,内环口和外环口基本重叠,在外环口处理疝囊,即可达到疝囊高位结扎的目的。对于发生嵌顿疝的患儿,首先试行手法复位,70%的患儿可成功复位。但嵌顿超过12小时、女孩嵌顿疝、新生儿嵌顿疝和已经复位不成功的,应急诊手术。

脐疝

临床发现未闭锁的脐环迟至2岁时多能自行闭锁。因此,除了嵌顿或穿破等紧急情况外,在小儿2岁之前可采取非手术疗法。满2岁后,如脐环直径还大于1.5cm,则可手术治疗。原则上,5岁以上儿童的脐疝均应采取手术治疗。

非手术治疗

非手术疗法的原则是在回纳疝块后,用一大于脐环的、外包纱布的硬币或小木片抵住脐环,然后用胶布或绷带加以固定勿使移动。6个月以内的婴儿采用此法治疗,疗效较好。

手术治疗

脐疝手术修补的原则是切除疝囊,缝合疝环;必要时可重叠缝合疝环两旁的组织。手术时应注意保留脐眼,以免对病人(特别是小儿)产生心理上的影响。

预防

虽然患小儿疝气的男孩较多,但女孩也会发生疝气。对女孩的疝气更要提高警惕,因为常有卵巢、输卵管进入疝囊。婴儿期不要将患儿的腹部裹得太紧,以免加重腹内压力。不要让患儿过早的站立,以免肠管下坠形成腹股沟疝。吃些易消化和含纤维素多的食品,以保持大便通畅。患儿大便干燥时,应采取通便措施,不要让患儿用力解大便。不要让患儿大声咳嗽,患咳嗽的患儿要在医生指导下适当吃些止咳药,避免患儿大声啼哭,防止腹压升高。如果患儿患疝气最好及时治疗,因为疝气是小肠拖出形成的,严重的话会导致肠坏死,甚至威胁生命。

预后

腹股沟斜疝

一般可复性疝并不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6个月以内婴儿的小型疝有自愈可能。无并发症的疝一般无死亡率。如不能自愈或未予治疗则逐渐增大,妨碍患儿行动,并且随时有嵌闭的可能,年龄越小,嵌闭率越高,危险性越大。

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斜疝手法复位成功率在95%以上,手术治愈率到达97.5%以上,术后患儿发育不受影响,2.3%~15%出现患侧睾丸不同程度萎缩,1.2%~2.2%疝复发。

脐疝

患儿术后复发者极少,疗效满意。但部分患者由于原脐部疝出面积较大,局部皮肤扩张严重,术后脐部皮肤松弛症,外观稍差,少数患者最终也无法恢复至正常的外观水平,因此在必要瘟疫脐成形重建术以获得满意的外观效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