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山西大学二级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0 17:37

山西大学位于山西省省会太原市,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三所大学堂之一,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代三立书院及清代晋阳书院和令德书院。早期的山西大学堂中西合璧,文理并重,办学思路开阔,育人理念先进,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三晋大地百年文化科学教育的重镇。

学校2002年成为国家中部地区重点支持的五所大学之一,2005年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同建设的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同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一省一校)14所入选高校之一。学校同时还是教育部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入选高校和“中西部高校联盟”成员高校。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13年6月重新组建,是山西大学发展势头最强劲的学院之一,其学科渊源可追溯到1934年的山西大学经济学系。

历史沿革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是由原山西大学管理学院和山西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合并而成,学院于2013年6月18日下午正式宣布成立。新组建的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依托原有的学科优势,将建设成为“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应用型”国际一流的经济与管理学院作为发展目标。

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源于1934年山西大学合并山西法政专门学校后成立的经济系。在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经济系并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1980年在原政治系基础上恢复建立经济系。2001年经济系与信息管理系、数学系会计专业合并组建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设经济系和信息管理系。2003年根据学校院系调整方案,经济系独立建院,更名为经济与中国工商管理学院信息管理系与管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合并成立管理学院。2013年6月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和管理学院再次合并为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科建设

学院现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山西省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1个山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与决策研究中心),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理论经济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图书馆学与档案管理),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MBA、物流工程、项目管理工业工程、图书情报、工程管理),2个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山西省能源经济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1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中心(资源型地区企业转型研究生创新基地)。拥有8个本科专业(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贸易、金融学、会计学、电子商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4个山西省品牌专业

(经济学、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1个教育部职业师资培训基地(电子商务)。学院还牵头成立了山西大学综合实力提升工程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平台。

学院下设经济学、工商管理、国际贸易、金融学、会计学、信息管理、电子商务和软件工程8个研究室,6个二级研究所(中心)(山西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所、山西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中心、山西大学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研究中心、山西大学产业经济研究所、山西大学投资研究中心、山大—山煤战略管理研究中心)。

人才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126人,其中专任教师 104人。专任教师中,教授 16 人,副教授 31 人,博士生导师5人,硕士生导师 25 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者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拔尖创新人才1人,山西省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1人,山西省高等学校青年学术带头人7人,山西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学院刘维奇、李常洪梁吉业、李景峰、张信东、容和平、裴成发、石涛梅建军、高湘一等教授组成了实力雄厚的科研教学队伍。

科研成果

近年来,学院教师围绕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财务管理与实证会计、信息管理工商管理、理论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 800 余篇,出版专著、教材6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奖励 30 余项,其中中国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山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山西省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3项。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863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省部级项目80余项,科研经费达2000余万元,为各级政府、企业提供专项决策咨询报告80余项。

对外交流

学院注重加强对外学术交流,已与美国爱达荷大学(University of 爱达荷州)、加拿大凯普波瑞顿大学(University College of Cape Breton)、悉尼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悉尼)、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大学(St. Petersburg State University)、日本立教大学、横浜国立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建立了双边学术交流机制

文化传统

院徽

院徽的主体由以下四个字母组成:

“E”(Economics)代表经济;“M”( 管理学)代表管理;以“E”和“M”做书籍和笔型相结合,象征着博学。

“R”( Social)“S”( Responsibility)代表社会责任;其中,“R”做鼎型,意为言出必行,一言九鼎,象征着诚信。

标志简洁、稳重、易识别,寓意深刻,展示了学院勤信明德、博学笃行的院训。

院训

勤信明德、博学笃行

成立大会

2013年6月18日下午,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成立大会在会议中心第二会议室举行。校长贾锁堂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张汉静,副校长刘维奇、杨军出席会议,相关职能处室及院所主要负责人、经济与管理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参加了会议。刘维奇副校长主持会议。

贾锁堂校长在讲话中指出,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成立是我校办学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和喜事,标志学校在推动学科结构优化、推进学院建制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是我校落实综合实力提升建设规划、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大学迈出的重要一步。他指出,经济与中国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合并组建经济与管理学院,是在我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综合实力提升工程的背景下实施的,符合工程关于将学校发展与区域经济社会建设有机结合的精神,符合工程对入选高校加快内部结构治理和管理机制改革的要求。同时,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成立,遵循了世界一流大学按照学科大类组建学院的国际惯例,有利于打破单纯按照一级学科组建学院的传统模式,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学科的优化配置,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符合我校改革发展的需要。他希望学院全体教职员工尤其是领导班子,站在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和高度,充分认识和理解学院成立的必要性和重大意义,统一思想,团结一致,确保两院顺利合并、深度融合。贾校长充分肯定了经济学管理学两个学科取得的成绩,同时就新组建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做好顶层设计、办出优势特色提出了四点建议。一、学院定位要清晰明确。要结合学校整体办学定位,突出现代化学院的国际视野,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建设“高水平、国际化、研究型、应用型”学院。二、学科建设要突出重点。要慎重选择1—2个学科,在学科布局中优先考虑,集中优势兵力重点建设,争取学院学科建设尽快取得重大突破。三、人才培养要着力加强。要结合学院定位明确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尽快完成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在教学模式、课程设计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有计划地推进青年教师的分类培养和能力提升。四、学院管理要创新机制。要抓住学院新组建这一难得机遇,在管理机制方面大胆改革创新,在解决学院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取得突破,为我校学院建制改革出经验出效果。贾锁堂校长表示,学校将全力支持经济与管理学院的成立和建设,希望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全院师生,凝心聚力,开拓创新,为建成国际一流的经济与管理学院而努力工作。

刘维奇副校长在主持讲话中指出,经济与中国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院合并组建经济与管理学院,是我校落实“一省一校”建设规划,推进学院建制改革,提升学科综合竞争力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学科交叉,集成学科资源,优化专业结构,为深化学院建制改革,推动学科群建设积累经验,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学院领导班子及全体师生要统一思想,迅速落实会议精神;讲求实效,迅速做好工作对接;全力投入,迅速抓好学院建设,确保经济与管理学院尽快组建到位。

会上,人力资源处处长吴斗庆宣布了学校关于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决定。组织部部长丁耀武宣布了有关院所领导班子及班子成员调整任免的决定。原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宫丽华、原经济与中国工商管理学院院长李志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分党委书记陆守成、经济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常洪先后发言。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4-01-2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