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麻雀 :雀科麻雀属小型鸟类

更新时间:2022-12-25 17:55

山麻雀(拉丁学名:Passer cinnamomeus),别名桂色雀、麻雀、红雀、黄雀,是雀科麻雀属的小型鸣禽,平均体长13~15厘米,平均体重15~29克。山麻雀嘴黑,虹膜为褐色。雄鸟头背部为鲜艳的栗红色,上背具有黑色纵纹,喉部有黑色斑点,脸肚灰白;雌鸟体色较淡,背具褐色纵纹,有白色长眉纹;幼鸟为皮黄色。

山麻雀分布于中亚、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在中国分布于华东、华中地区、华南和西南等地,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下游地区,主要栖息在疏林、灌丛和草丛中,不喜欢茂密的大森林,有时也到村镇和居民点附近的农田、河谷、果园、岩石草坡、房前屋后和路边树上活动和觅食。山麻雀是杂食性鸟类,主要以昆虫为食,有益于林木业,是中日共同保护的候鸟。

形态特征

山麻雀体型较小,平均体长13~15厘米,平均体重15~29克。雄性头顶及上体为鲜艳的栗色,颈部有一块黑斑,脸及胸腹为灰白色,背具黑色纵纹,背腰羽片外翈具窄的土黄色羽缘和羽端,尾上覆羽黄褐色;尾暗褐色具土黄色羽缘;翼暗褐色具棕白色羽缘,小覆羽栗红色,中覆羽黑栗色具明显的白色端斑,初级飞羽外有两道棕白色斑;眼先和眼后黑色,颊、耳羽和头侧淡灰白色;下体颏、喉黑色,喉侧、颈侧和下体余部灰白色微沾黄褐色,腿覆羽栗色;虹膜栗褐色,喙黑色,脚黄褐色。雌鸟体色较雄性暗淡,上体呈沙褐色,背具褐色和黑色纵纹,头部有清晰的乳白色长眉纹,眼先和贯眼纹褐色,头侧至颏、喉黄白色,下体淡棕灰色,腹中央白色,喙黑脚黄,翼和尾同雄鸟。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山麻雀在中亚、东亚、东南亚都广泛分布。

中国分布

山麻雀在中国主要分布于西藏高原东部以及华中地区、华南、华东和西南等地,包括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下游地区。

亚种分布

栖息环境

山麻雀作为麻雀属的一个种,在平原地区较为少见,常栖息于远郊区和山区丘陵地带,常见于低山、近山灌木、小乔木林内,不喜大森林;也常见于农田、果园和房屋周围,深山老林和城市极少见。山麻雀的栖息活动地包括营巢、夜宿、觅食和短暂停息地。营巢地多见于居民点附近水泥电杆的顶端凹陷处和民间屋檐缝隙处以及大树洞穴中等,营巢地附近通常有农田菜地以及畜禽圈舍,能很好的为山麻雀提供食物;夜宿地通常见于分散独立的无人居住的破旧房屋缝隙、其它建筑物的洞穴及其它鸟类的弃洞等;觅食地见于地面草丛、晒谷场、打谷场、开阔的农田作物地段等;短暂停息地包括树冠、庭院、屋顶、禾本科杂草灌木丛间以及高压电线上。

生活习性

山麻雀平时喜欢成群活动,除繁殖期外,多呈小队在丛林灌木间或是晒谷场农场处飞来飞去,较其他麻雀飞行能力更强,活动范围更大,其鸣音通常为“cheep”声,快速的“chit-chit-chit”声,以及重复的“cheep-chirrup-cheweep”声。山麻雀多为留鸟,少部分会进行季节迁徙:每年冬天由繁殖地飞往南方越冬,次年再由南方飞回繁殖地栖息繁衍。其余则进行垂直迁徙:夏季在海拔较高处繁殖,冬季则随气候变化移至海拔较低的山麓草坡、耕地和村寨附近活动,次年三月初返回山地林内栖息繁殖。其活动时间也会随季节变化:冬季一般6:30开始活动,18时夜宿;夏季一般5:10开始活动,20时夜宿。山麻雀是杂食性鸟类,以昆虫和植物为食,但以昆虫为主,如鳞翅目(鳞翅目)幼虫、蜻蛉幼虫、蝽象等,是松扁叶蜂(Acantholda posticalis Matsumura)的克星。

生长繁殖

求偶

通常每年4月中旬开始,山麻雀会进行配对活动。雄鸟叫声会变得婉转动听,多变悦耳,并且尾上举,以引诱雌鸟。雌鸟落在停息地,很少鸣叫但很活跃;雄鸟则扇动双翅,一边鸣一边在雌鸟周围上上下下转圈,并不时停落;这样反复多次后,雌鸟飞走,雄鸟追逐,在空中盘旋扭缠之后落地完成交尾,需1~3秒。

营巢

结成配偶后,雌鸟、雄鸟会开始在附近寻找巢址,通常选在树洞内,水泥电线杆顶端,公路桥下石洞内,或是房屋缝隙处。山麻雀平时喜欢结成小队活动,繁殖期配对后则会成对在巢区附近活动,衔出洞内废物,衔拾合适的材料,共同筑巢。巢通常远离地面呈浅碗状或杯状,一般树洞内所营之巢小而深,石洞、废墟及屋檐下所营之巢大而浅。巢外皮通常由塑料皮、麦秆、柔茎、植物须根或杨柳细枝等植物粗纤维构成;内面则一般垫上羽毛、兽毛及纸片等柔软材料,营巢时间通常为8~12天。

产卵孵卵

营巢结束后雌鸟即产卵,日产汽车公司1枚,年产1窝,窝卵数4~6枚,多在清晨时产下,如将卵取走可促使其再产卵。卵颜色为灰白,且顶端有紫色、褐色、黄褐色大斑点,其余部分斑点较稀疏。雌鸟产完最后一枚卵后立即开始孵卵,雌鸟在巢内孵卵时,雄鸟通常会站在附近树枝上巡护,驱逐敌人守卫鸟巢,雄鸟有时也会在巢内孵卵,但时间短促,很少见到。

育雏

雏鸟全部孵出后,亲鸟将卵壳啄出巢外,共同进行育雏活动。刚出壳的雏鸟全身裸露呈肉红色,没有羽毛,双目紧闭,腹大颈细,站立不能,头部微晃;6日龄雏鸟则开始长羽,翅尾呈黄白色,眼也会睁开;8日龄雏鸟体羽全部放缨;12日龄雏鸟能站立,外形接近成鸟。幼鸟通常13~14天离巢,离巢后的雏鸟由于飞行捕食避敌能力都较差且亲鸟恋巢护雏性强,因此亲鸟会带着幼鸟试飞并巢外衔食喂育6~8天,此后幼鸟方可脱离亲鸟独立生活。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世界范围内山麻雀数量大致是稳定的:中国大约有1万~10万对育种鸟,约1千~1万只迁徙鸟;韩国大约有1万~10万对育种鸟,约1千~1万只迁移鸟,约1千~1万只越冬鸟;日本大约有1万~10万对育种鸟,约1千~1万只迁徙鸟,约1千~1万只越冬鸟;俄罗斯大约有1千~1万只迁徙鸟(巴西,2009年)。

致危因素

城乡大规模建设、自然景观及建筑结构的改变,破坏、排挤和占据了山麻雀原有的营巢场所,导致巢数量急剧减少,从而直接影响了山麻雀种群繁衍及其种群数量和分布;农药、化肥、鼠药等化学物品的滥用,使鸟类的栖息地环境和觅食环境遭到破坏,导致伴生鸟类繁殖能力急剧下降,造成大量采食谷粒的鸟类被药杀,从而使鸟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严峻。

保护级别

2016年,山麻雀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无危(LC)。

保护措施

2000年,中国发布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山麻雀被列入其中。山麻雀也是中日候鸟保护协定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

主要价值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山麻雀都被当做“四害”之一,认为庄稼成熟时山麻雀严重糟蹋谷物,水果被啄食后也会失去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因此极力驱杀,但随着大面积虫灾的出现,人们才意识到麻雀在防治虫害方面起到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认知水平的进步,科学家也发现麦稻等农作物成熟时正值山麻雀育雏期,这个时期山麻雀以大量昆虫为主要食物,其中85%以上是农林、卫生害虫,对于防治森林虫害可起到自然控制的作用,是农田苗圃的主要食虫益鸟,应积极地加以保护。山麻雀不仅能控制害虫保护林木,还是植物种子传播的一大重要媒介,其分布区域和种群数量的变化以及群落参数变化反映或预示着环境的变化趋势。

物种对比

麻雀是雀科麻雀属19种鸟类的统称。在已知麻雀属鸟类中,分布在中国的有5个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