岛宇宙 :岛宇宙

更新时间:2023-11-13 17:19

人们最先认为黑洞是无底的旋涡,物质只进不出;而白洞则是它只出不进的另一端。后来,卡尔·史瓦西(Schwarzschild,M)提出,黑洞是球形的,得出了黑洞尺度与其质量、光速的关系式。再后来,克尔(Kerr)指出,黑洞在旋转时是个旋转椭球体,得出了其尺度与质量、光速和单位角动量的关系式。

内容简介

宇宙 是个有限的球体,分成天地两层,地球位于宇宙中心,日月围绕地球运行,物体总是落向地面。地球之外有9个等距天层,由里到外的排列次序是:月球天、水星天、金星天、太阳天、火星天、木星天、土星天、恒星天和原动力天,此外空无一物。各个天层自己不会动,上帝推动了恒星天层,恒星天层才带动了所有的天层运动。人居住的地球,静静地屹立在宇宙的中心。克罗狄斯·托勒密继承和改进了这一地心说,他利用前人积累和自己长期观测得到的数据,把亚里士多德说的9层天扩大为11层,把原动力天改为晶莹天,又往外添加了最高天和净火天。托勒密设想,各行星都绕着一个较小的圆周运动,而每个小圆的圆心则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圆周上运动。他把这个圆周叫"均轮",每个小圆叫"本轮"。又假设地球并不恰好在均轮的中心,偏开一定的距离,均轮为一偏心圆;日月行星除作上述轨道运行外,还与众恒星一起,每天绕地球转动一周。克罗狄斯·托勒密这个不反映宇宙实际结构的数学图景,却较为完满地解释了当时观测到的行星运动情况,并取得了航海业的实用价值,从而被人们广为信奉。古希腊人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 ,公元前571~前494)率先提出大地是一圆球的想法。1519年9月由斐迪南·麦哲伦(F.D.Magalhhaes,1480~1521)率领船队,历时三年,首次完成了环球一周的壮举,大地是一个球体得到证实。通常认为完整的日心说宇宙模型是由波兰天文学家尼古拉·哥白尼在1543年发表的《天体运行论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中提出的,实际上在公元前300多年的赫拉克里特和阿里斯塔克斯就已经提到过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运动。哥白尼为阐述自己关于天体运动学说的基本思想撰写的《短论》中说地球有三种运动:1,绕地轴的周日自转运动;2,环绕太阳的周年运动;3,地轴的进动造成每年二分的岁差。哥白尼在他的《天体运行论》一书中认为天体运动满足以下几点:1,地球只是引力中心和月球轨道的中心,并不是宇宙的中心;2,所有天体都绕太阳运转,宇宙的中心在太阳附近;3,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同天穹高度之比是微不足道的;4,在天空中看到的任何运动,都是地球运动引起的。1543年5月24日,弥留之际的尼古拉·哥白尼终于见到刚刚出版的《天体运行论 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书》,可惜他已因脑出血而双目失明,只摸了摸书的封面,便与世长辞了。由于哥白尼的学说触犯了基督教的教义,遭到了教会的反对,他的著作被列为禁书。到1609年,伽利略·伽利莱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并以此发现了一些可以支持日心说的新的天文现象后,日心说才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由于哥白尼的日心说所得的数据和克罗狄斯·托勒密体系的数据都不能与第谷·布拉赫的观测相吻合,因此日心说此时仍不具优势。直至约翰尼斯·开普勒以椭圆轨道取代圆形轨道,修正了日心说,日心说才真正战胜地心说尼古拉·哥白尼的学说后为众多科学家肯定和发展。1882年,罗马教皇不得不承认哥白尼的学说是正确的。这一光辉学说经过三个世纪的艰苦斗争,终于获得完全胜利并为社会所承认。

补充说明

哈勃空间望远镜在观测「仙女座大星云」(图三)时却发现这个所谓星云,却原来是由很多很多星星组成,而且离开太阳系都很远(约二百二十万光年)。於是哈勃大膽的提出仙女座大星雲其實是銀河系外的另一個星系,而宇宙還有很多其他的星系。于是哈勃大胆的提出仙女座大星云其实是银河系外的另一个星系,而宇宙还有很多其他的星系。這就是島宇宙的說法:若每個星系是一個島,那麼宇宙便由很多個島組成。这就是岛宇宙的说法:若每个星系是一个岛,那么宇宙便由很多个岛组成。經過天文學家多年努力觀測,他的看法已被證實了。经过天文学家多年努力观测,他的看法已被证实了。

资料来源

中国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网站:http://www.lamost.org/astrodict

维基天文网站:http://wiki.skylook.org/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