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齿蟾 :角蟾科齿蟾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0:52

川北齿蟾(学名:Oreolalax chuanbeiensis)为锄足蟾科齿蟾属两栖纲,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省等地,通常栖息于海拔2 000~2 200 m的山区流溪及其附近的林区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平武。雄蟾胸部有1对刺团,繁殖季节后多脱落。成体以陆栖为主,多生活在树木丛生的山溪附近。

形态特征

川北齿蟾鼓膜隐于皮下;吻到枕部及体侧皮肤较光滑,背部满布刺疣;四肢背面有细而整齐的黑色横纹4—6条;腹部两侧及四肢腹面有稀疏麻斑。

成体:雄蟾体长53mm,雌蟾体长57mm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18。头较扁平,头长、宽几乎相等;吻端钝圆,略超出下唇,吻棱不显;鼻孔略近吻端,鼻间距与眼间距几乎相等,而小于眼径;瞳孔纵置;鼓膜隐于皮下,鼓环小而清晰,呈椭圆形,耳柱骨细弱而明显;褶清晰;上颌齿发达,排列整齐;无犁骨齿;舌大几乎占整个口腔底部,后端微有缺刻;咽鼓管孔小。

前臂及手长约等于体长之半;指端球状,指长顺序为3、4、l、2;关节下瘤显著;掌突2个,内者大而圆,外者略小,呈椭圆形。后肢长度适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部,胫长不达体长之半,左、右跟部仅相遇;趾端球状,趾长顺序为4、3、5、2、1;第一趾内侧、第二趾内、外侧蹼几达趾端,第三趾外侧及第五趾为1/2蹼,第三趾内侧及第四趾为1/4蹼;趾侧缘膜甚发达;关节下瘤近端者显著;内突大,椭圆形,无外蹠突。

背面皮肤较粗糙。上、下唇缘散有小黑刺,以下唇前部中央刺密集;体背面除吻到枕部及体侧皮肤较光滑外,背部满布大小圆形疣,疣上密集许多小黑刺;肛周及四肢背面分散有小黑刺。腹面皮肤光滑,胸侧椭圆形腋腺浅色;雄蟾有1对大的胸腺,相距约3mm;股后腺大而清晰。

生活时体背面灰黄或棕黄色,散有大小不等的黑色圆形斑点,多在刺疣部位;四肢有细而整齐的黑色横纹,前肢及股、胫部各有4—6条,有的个体斑点不太规则,蹠及第三、第四指及第三、第四、第五趾均有黑色横纹。腹侧及四肢腹面浅灰白色或灰黄色,有黑褐色不规则的稀疏麻斑(见费梁等2005a,图版Ⅲ)。指、趾端色浅。

第二性征:雄蟾有1对胸腺,其上密布黑色小刺;第一、第二指内侧具黑色细密婚刺;无声囊及雄性线。

卵:卵群堆积呈圆盘状或环状,中央有一层卵粒或无卵粒,其周围有2—3层卵粒,卵粒乳黄色,卵径3—4mm。

蝌蚪:体型中等大小,体全长约30mm以下的蝌蚪色深,此后的蝌蚪头体为棕褐色,尾部色浅,上、下尾鳍有深棕色细小网纹;上尾鳍起自第一尾肌节或更前。第28—40期的蝌蚪平均全长65mm左右,头体长26mm左右,尾长为头体长的151%左右,其他部位量度数据见表19。

跗足长4mm(第39期)以上的蝌蚪,全长在70mm以上,平均尾长为头体长的150%以上;吻端圆,外鼻孔周围有浅色乳突;出水孔位体左侧,无游离管;肛管宽而长,斜开于下尾鳍右侧;尾末端钝圆。蝌蚪口部位于吻腹面,唇乳突除上唇中央缺2—3枚外,唇周均有排列整齐的乳突;口角处副突少;唇齿式为I∶4+4/4+4∶I,极个别的为I∶5+5/4+4∶I, I∶4+4/3+3∶I或I∶3+3/4+4∶I。角质颌适中。口腔底部第一对舌前乳突多指掌状,全长65mm以上者指状突可达6—7个。

分布范围

川北齿蟾主要分布于四川省西部和南部、云南省西北部、贵州省北部和湖北的利川市等地。大多栖于石灰岩溶洞内的溪流附近,可在离洞口数十米深的黑暗环境中生活。

生活习性

非繁殖期成蟾营陆栖生活,白天隐蔽在潮湿土穴或石缝中,夜间出外活动,多爬行,也可短距离跳跃。蝌蚪分散栖于流溪边石缝内,白天活跃、行动敏捷,晚上多伏于水中石块上。

生长繁殖

5月中旬至6月中旬进入小溪石下产卵。雄性前肢抱握在雌性胯部,雌蟾产卵109~227粒,卵群黏附在水内石底面,呈环状或团状。

物种保护

小行星3789特有种。该蟾仅2个分布点,其种群数量较少。受胁等级: 濒危EN。中国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易危VUD2。主要致危因素为生境退化或丧失(人为所致)-农业-作物-小农耕作,以及分布区狭窄的内在因素。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