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金 :古代出席丧礼送的钱

更新时间:2023-08-15 18:07

帛金,又称奠仪、香奠、敬、纸敬、仪,是汉字文化圈的传统丧礼仪式,指致赠死者家属的现金、财物。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称呼,如闽南、台湾称为“白包”,日本称为“香典”,朝鲜半岛称为“赙仪(부의)”或“吊慰金(조의금)”。帛金的传统源于以前人们生活不富裕,亲友家里发丧,出席丧礼的都会送些数目为单的钱,帮补一下亲友办丧事支出,除了是对死去的人聊表心意,也实实际际地帮助一下在生的人。这笔放在白信封入面的钱是为“帛金”。“帛”是丝织品的总称,丝织品在古时是贵重物,“财帛”之意就泛指金钱。

词语简介

丧礼时送上帛金的金额,通常是在整数以外加上零丁的一元,以零一作结,例如101元,这与中国人的“长长久久”观念有关。按照中国传统习俗,亲友参加丧礼都会收到由亡者家属送出、内含一元硬币及糖果的吉仪。一旦亲友送出的帛金是整数,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尾数便为九,导致丧事“长长久久”不吉利之意。因此,便要特别在帛金内加入一元,以便扣除吉仪内的一元后,不会以九字作结。

此外尾数一元也可取其单数,免得“坏事成双”。避免偶数是因为“双”与“伤”是谐音,有“伤心”的意思。

尾数一元也可能是取其广东话的谐音,“一单过”即没有下次的意思。

也有说法是取其普通话“一”的偕音,与“依靠”的“依”相似,意喻使伤心的亲友有所依(一)靠。

在广东地区,除了在整数以外加上一元,亦有在整数以外加上八元的习惯。尾数八元可取其偶数,因为“发”与“白”是谐音,有“白发归离”的意思,寄望将来“好事成双”。

儒家传统与丧礼

儒家传统重视丧礼,吊唁者会馈赠财物,一则对逝者聊表心意,二者也辅助丧家生活。馈赠财物依其种类不同,有不同称呼,古代笼统总称为“”,现代则以馈赠金钱为主,以“奠仪”、“赙仪”、“帛金”等泛称。“奠”是“祭拜”之意,“赙”是“以金钱助人办丧事”之意,“楮”、“纸”是纸钱之意。“楮敬”或“纸敬”则是指“用现金代替纸钱,敬奉死者。”

地区差异

台湾

台湾丧葬的“奠仪”,又称“白包”,雅称“纸敬”,有别于好事成双,金额是以新台币百位数的单数。例如:500,700,900,1100,1300,1500,1700,1900,2100,2300元等。

日本

日本人的“香典”金额,会避免奇数的纸币数量,金额多为单数字头如10000、5000等,纸币数和金额都忌用3(谐音“惨”)、4(谐音“死”)、9(谐音“苦”)。

信封书写格式

在馈赠帛金时,大多先放置于封套内,并于封套上书明“XXX先生(女士)千古”“吊”“挽”等字样,以表示哀戚。以下为帛金信封的范例格式:

- 上款: 挽 xx 仙游

- 下款: xxx 敬挽

- 上款: 悼 x 府 yy 先生/女士千古

- 下款: xxx 敬挽

- 上款: 悼 x 公 yy 先生千古

- 下款: xxx 敬挽

- 上款: x 妈 yy 夫人 仙逝

- 下款: xxx 敬挽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