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裂苣苔 :管状花目苦苣苔科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6:16

异裂苣苔(学名:Pseudochirita guangxiensis)是苦苣苔科异裂苣苔属下的一个种,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茎高可达1米,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片草质,两侧常不相等,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上面密被贴伏柔毛,下面被短绒毛,边缘有小牙齿。分布于中国广西(龙州县靖西市上林县来宾市融水苗族自治县)。

形态特征

异裂苣苔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高0.5-1米,密被短绒毛。叶对生,同一对叶不等大;叶片草质,两侧常不相等,椭圆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1-27厘米,宽6-16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宽楔形,稍斜,上面密被贴伏柔毛,下面被短绒毛,边缘有小牙齿,侧脉每侧8-11条;叶柄长1-6厘米,被短绒毛。

聚伞花序生茎顶叶腋,具梗,长达16厘米,两叉状分枝,约有10花;花序梗长6-9厘米,被短柔毛;苞片对生,速落,宽卵形,长达1.5厘米,密被短柔毛;花梗长3-8毫米。花萼钟状,长9-11毫米,直径约6毫米,外面密被短腺毛,内面无毛,5浅裂。花冠白色,长3.2-4.3厘米,外面上部被疏柔毛或无毛,内面无毛,筒长2.5-3厘米,口部直径约9毫米,上唇长约4毫米,2裂,下唇长9-12毫米,3浅裂。雄蕊花丝着生于花冠筒中部,长约7毫米,有小腺体,花药长圆形,长约3毫米,无毛;退化雄蕊3,侧生2枚狭线形,长4.5-5毫米,中央的长约0.2毫米。花盘杯状,高约;0.8毫米。雌蕊长2.4-2.9厘米,子房柄长5-8毫米,无毛,子房长1-1.3厘米,与花柱均有极短的腺毛,柱头2,小的狭卵形,长1毫米,大的倒梯形,长约2.5毫米。蒴果线形,二长3-4.5厘米,近无毛。种子狭椭圆形或纺锤形,长约0.5毫米。

分布与生境

异裂苣苔分布于中国广西(龙州县靖西市上林县来宾市融水苗族自治县)。生于石山林下阴处。融水引种的栽培植株。

栽培技术

组培材料:异裂苣苔的幼叶。

培养条件:诱导不定芽分化培养基:MS+6-BA3.0毫克/升+IBA0.1毫克/升;生根培养基:1/2MS+0.5%活性炭。以上培养基均加入3.0%蔗糖和0.7%琼脂,培养基灭菌前pH5.8。培养室温度为(25±2)℃。光照时间12小时/天,光照度2000勒克斯左右。

不定芽的诱导:取异裂苣苔幼嫩叶片,先用自来水冲洗,再放入烧杯内,加几滴洗洁净,加水并震荡15分钟[期间,用毛笔刷洗叶表面,除去气泡(叶表面密被绒毛),最后用流水冲洗20分钟。在超净台上,先用75%乙醇灭菌约20秒,再用0.1%氯化汞溶液浸泡3-5分钟,之后用无菌水冲洗5次。用解剖刀将叶片切成0.5厘米×1厘米的小块,接种到诱导芽分化培养基⑴上。20天后,外植体的切口处开始膨胀,并出现较为致密的愈伤组织,呈嫩绿色。约30天后,部分切口处出现不定芽。将外植体切口处的不定芽丛切下,转移至新配制的培养基⑴上,不定芽丛继续分化增殖。平均每块外植体上可生出不定芽40个。

生根培养:选择分化出的高约3厘米,不定芽生长健壮的苗,接种到培养基⑵上。2周后可见叶片明显增大,且有根发生;1月内又可长出2-3对叶片,7-10条根,且较粗壮。经过约2个月的生根培养,株高约5厘米,可长出4-5对叶片。生根率可达95%以上。

移栽:将生根苗小心地从三角瓶中取出,用温水洗净根部残留的培养基,栽入盛有粗河沙(多菌灵浸泡5小时,用自来水多次冲洗)的塑料盘中,用玻璃覆盖,以便保湿透光,继续放入培养室。温度控制在24℃左右,每3天浇水1次。20-30天后又有新根长出。此时,单株移栽入盆。基质为3份松针土、1份河沙、1份草炭土。苗栽植不宜太深,移栽成活率可达85%。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