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俩 :2006年由马俪文执导的电影

更新时间:2024-09-21 03:18

电影《我们俩》(英语:You and Me)是一部剧情片,于2006年4月10日在香港上映,导演为马俪文。影片改编自导演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一个80多岁的老太太(金雅琴饰)与在京求学女孩“小马”(宫哲饰)因租房而产生的一系列故事,一老一少年龄差距极大的两人在相处中慢慢发现对方身上的闪光点,由当初的对立排斥到最后的相依为命。

平凡朴实的细节刻画以及充沛温暖的感情是本片的特色,饰演老太太的金雅琴凭借此片获得第1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除此之外,影片还在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得到最佳故事片奖提名、最佳编剧奖提名、最佳女配角奖提名等多项荣誉,导演用200万的小成本投资将整个故事拍摄的完整动人。

影片剧情

故事从一个茫茫的大雪天开始,小马(宫哲饰)是一名北京电影学院的学生,为了离学校近一些开始寻找附的胡同中的住房。她敲开一位独居老太太的大门,商讨之后,用200元的价格租下了四合院其中的单间,从此开启了合租生活。

小马想要借用厨房自己做饭,老太太却坚持让她自己换煤气罐;怕饭菜坏掉,小马希望能够借用四合院里面的冰箱,但老太太坚持要向她收取电费,就连小马用院子里的水管,也要自己付水费。两人之间因此产生了很多的争吵。

临近春节,小马有很多电话响个不停,每次都要去老太太的房间接,觉得很不方便,于是提出自己接一个分机电话。老太太十分抗拒,怕电话打扰到她夜晚的生活。小马于是自己偷偷改了线路,没想到被老太太发现,叫孙子切断了电话线,两人又大吵一架。

后来,小马去交这个月的电话费时发现一个长途电话订单,怀疑是老太太打的,跑去质问她,老太太觉得很冤枉,气愤至极,赶小马出去。孙子回来时承认是自己打的,老太太知道是自己错怪了小马,内疚的将她之前装饰院子的灯笼又重新挂起来,两人一起过了除夕。这事后,两人的感情渐渐融洽,老太太热情的介绍自己的孙子给小马,还配合小马完成学校布置的拍摄作业。

夏天到了,嫌自己屋热的小马经常跑到老太太的房间睡午觉,觉得这个房间太单调,就重新折腾着更改家具的布置,往墙上贴很多女明星的海报,没想到这一折腾把屋顶搞漏水了。两人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小马会老太太理发,捶背,老太太会担心小马和男朋友吵架去了哪里。

后来小马和男朋友和好,找到了两居室的新房子,搬离了老太太的老屋。自她走后,老太太总念叨她,也病倒了。老太太的孙子结婚时,按照之前的承诺,把四合院让给孙子当新房,自己住到了另一个拥挤的屋子中。某天小马在街上接到电话,老太太去世了。

角色介绍

影片制作

导演阐释

在导演阐释中,马俪文说到影片的本质就是“两个小人物的一场旅行”。这两个小人物其中的一个就是导演本人,1994年,23岁的马俪文在中央戏剧学院进修,为了离学校更近一些,租住在一个老太太家里,影片中发生的事情大多都是她的亲身经验。八年后,马俪文偶然听说当初的房东老太太孤独地在家中去世,于是萌生了想拍一部影片,将这段回忆记录下来的想法。

所以在这部作品中,导演首先追求的是简单的故事选材,拍摄的是真实发生过的片段,力图用最简单的故事与观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对白的口语化、实景拍摄、线性叙事使这部电影自然接地气,像生活本身一样。

拍摄过程

因为导演坚持要按真实季节实景拍摄,影片的拍摄过程持续了一年半的时间。春夏秋冬,固定的监视器位置,固定的人物,没有大的场面调度。扮演老太太的金雅琴有着自己的作息时间,为了不影响其休息,剧组的拍摄时间也相对固定,整个拍摄过程较为轻松。

同时也因为拍摄周期较长,剧组的工作人员流动频繁,在一年半的时间中共换了两个摄影, 两个美术和四个录音师。马俪文曾在采访中提及:“我始终坚持我的。包括在和录音师和摄影师的沟通上, 我先说我自己的感受, 然后再听取他们的意见。”导演的把控使得整部影片风格统一,剧情流畅,并没有因为人员的变动而产生违和。

导演本人包括剧组人员的心态平和,创作态度认真,才使得这部200万的小成本电视剧在一年半的时间内记录到真实的景色变换镜头,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动人。

选角过程

扮演老太太的演员金雅琴在拍摄《我们俩》之前,刚拍完《闲人马大姐》,在上一部影片中头发是红色的。为了符合剧中的形象,她将把头发漂成白色,才较为符合导演心中对于角色的期待。年龄较大的演员在拍摄过程中面临多种困难,金雅琴就因为耳朵听不见常需要多次解释台词,有时身体不好会拖长拍摄周期。

宫哲是导演偶然间选中的,当时的她是中央美术学院的大三学生,在校园中被正在寻觅女主角的马俪文邀请来尝试拍摄。宫哲之前听过导演的专访,知道她是《世界上最疼我的那个人去了》的导演,两人一拍即合,宫哲接受了影片中“小马”这个角色。

拍摄场景

《我们俩》的镜头对准的是一个北方典型的小四合院,故事也主要是在院坝、庭院、正屋中展开。也正是因为这样固定的空间,导演多采用固定镜头,客观的记录着相对封闭空间里面的人物行为和事件发展

影片中的四合院是北京的一处陈旧院落,保留着鲜明特殊的印记。影片中呈现了屋子的陈旧木门,老太太房间里斑驳灰白的墙面,小马在屋顶上修理破旧的瓦片,这些镜头营造出影片悠久和宁静的氛围,奠定了主基调。

影片风格

色彩

《我们俩》的色彩风格以无色彩为主,无色彩指的是黑色、白色、灰色、金色、银色,前三种构成了本部影片的主色调。

除了无色彩之外,影片还强调着镜头之间的对比,用这种方式达成叙事的目的。比如影片一开始,穿着年轻的小马穿着军绿色大衣。年迈的老太太穿着黑色的棉袄,两者形成对比。形成对比的还有景物之间的颜色,四合院以黑灰为主,为了调节这种沉闷,导演在拍摄屋内的镜头后会对准阳光或者绿树,让前后镜头的色彩形成反差。

影片中不仅仅有黑白灰,红色的应用也十分广泛,比如说四合院里租给学生的房间,门上就有一张造型可爱的红色海报,自行车的挂件也是红色的,两人共度春节时候,院子里也挂了红色的灯笼,贴了鲜艳的窗花,影片中的最后一个镜头也定格在大门上红色的 “”字,这一系列的红色的应用,让整个画面达到一种特殊的形式美感。

叙事方式

影片是按照故事发展的顺序依据时间安排的,从冬开始由冬结束,中间经过了春、夏、秋的三个季节。情节段落之间并没有十分突出明显的主次之分,与强调高冲突的影片不同。

季节的变换是通过特色景物的镜头展现的,冬天的大雪、春天的绿草、秋天的落叶。不同的景物也预示着两人之间关系的变化,寒冬代表着两人初次见面时的冲突,春天时的一老一少会经常打招呼,相互关心,而夏天可以共同住在一个屋子内,一起睡午觉,小马在秋天离开四合院,也符合秋季离别的特征。

音乐

影片中的配乐同样是一大亮点,为了配合整体的风格,音乐的主基调是清新悠扬的。 知名音乐人窦唯在制作配乐时,选择全部采用中国传统的乐器,这样的乐器是符合影片感情基调和主题风格的,古琴的稳重、萧的悠扬以及鼓的活泼都是配乐中出彩的部分。

完美的配乐使得整部影片就像一幅国画,让观众在观看完影片之后耳边留下的只有若隐若现的古琴声、街市声,这与简洁自然的表演相得益彰。克制的音乐让影片更加淡然、意味深长

导演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电影音乐最好和影片相吻合。有的电影淡淡的, 靠环境声来衬托,而窦唯的音乐很适合我的电影。 ”

布光

《我们俩》布光的目的是表现一天时间的变化,具体的拍摄中,导演主要使用自然光源辅之以仿自然光源,室内室外都是如此,这样布光的好处是可以带给观众现场感,更好的表达生活的真实性。

布光不仅仅可以代表时间,还预示着两位主演情感的变化。在拍摄老太太时采用仿自然光源让特写镜头更加清晰,突出人物的表情。影片中的光大多是利用太阳光柔化处理过的。同时色温也会随着剧情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当女孩给老太太在院子里剪头发,帮助她收拾屋子,两人情感越来越亲密时,照在两位主演身上的光就更加偏向暖色。

影片亮点

真实

影片的真实感主要来源于生活细节的展现,比如老太太在向小马介绍自己的孙子时特意提到孙子的专业是计算机。事实上这个情节是导演马俪文所亲身经历过的,正如她所言:“影片中没有故事,全是细节。”

除了大方向的设置之外,影片中台词的细节真实也非常到位。人物之间的对话有着跳跃活泼的特征,同时语言以北京方言为主,简洁明了。

细节也同样有助于塑造人物的形象,“小马”是一个典型的邻家女孩,20岁刚出头的她可以代表着当代的年轻人,做事风风火火,跑进跑出,推着自行车忙忙碌碌,脾气大性格强,善于表露自己的情绪,也善于维护自己的租房权益。老太太的形象一直是刀子嘴豆腐心,比如在小马需要拍摄一位老人的生活作为作业时,老太太嘴上嫌弃:拍我做什么。手上却还是配合小马换衣服、做饭、在门外守岗。两个人的形象通过这些细节树立起来。

留白

影片在情节中善于运用留白的手法,即只展示实物的一小部分,给观众留下遐想和延伸的空间。比如邻居老太太、小马男友、老人孙子以及小马弟弟的出现都非常短暂,只是为了情节的必要而出现,导演并不在此投入过多的镜头,加强了主要角色的行为运动。影片的叙事也遵循了这一特征,比如老太太其实是知道小马要搬家的,但影片没有任何交代。

《我们俩》在追求真实的同时,并不冗余,导演仅仅在用白描的手法,简单的呈现,而不是刻意着笔,避免了走入文艺剧情的煽情俗套。

残缺美

影片的结局中,小马离开了四合院,老奶奶也因病过世,这种带有现实感的发人深省的结局是文艺片中较为常见的。

导演设计了两次主演之间的离别,一次是小马搬出老屋,一次是老太太的去世,这样带有悲剧感的结尾会带给观众更深刻的印象。同时死亡这样的“人生大事”有着必然性及无奈性,可以进一步的使一老一少的情感升华成更高层次的意蕴。

导演之所以运用这种普遍的叙事策略,是因为分离能比大团圆更容易使人物的情感升华,尤其是死亡,它在人的生命中充当着一个特别的角色,无人能够改变、无人能够逆转,带有悲剧感的结尾会带给观众更加深刻的印象。

同时悲剧与死亡能够更加深化本片的现实意义,老太太因为一个陌生人的到来而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轨迹,也因为情感的断裂而病倒,不治而亡。导演马俐文通过这个结局呼吁社会关注空巢老人的问题。

影片主题

老年人问题

影片中的老太太是典型的“空巢老人”,这是一个社会共通的问题,孤独的老太太形象代表了典型的老年群体,由于现实与心理的之间的空间矛盾、陌生人之间关系的隔阂和亲人之间关系的疏远,他们之中难以避免的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

在故事的一开始,房东老太太展现出的是自己吝啬且不近人情的一面,面对穷学生的砍价请求时,她坚决不肯退让;租客小马想要自己接电话线,自己付钱时、她仍然不留情面地拒绝;冬天小马冷的瑟瑟发抖,想要接一条电线用电热扇时,老太太告诉她:忍忍就过去了。她将自己和小马的利益清清楚楚的分隔开来,虽然同住一起,却没有在生活中的互相照应。事实上她需要别人的情感陪伴和生活方面的帮助,这从后来的剧情中可以推断,但在接触到陌生的女孩时,却将自己的内心完全的封闭起来,一边期待着,一边在潜意识里拒绝。这样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令人困惑不解,却恰恰是老太太这类独居老人普遍具有的心理。

《我们俩》中,导演更加强调的是老太太与小马二人在长时间的相处和磨合之中产生的亲情 ,这种情感趋近于中国传统的“孝”,显得自然而深刻。 对于老人身边环境的批判也主要集中于老人养女和孙子不孝的行为上,这也反映了现实的无奈。

现代城市中的情感冷漠

影片中讲述的是现代城市生活中普遍的问题——情感冷漠,这与情节的推进、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等都有着密切关系。古老的四合院是故事展开和发展的主要场景,城市现代化的脚步让各种高楼林立,四合院在这里显得格格不入。在这人际关系日益变质的现代,圆融相亲的传统文化意义也逐渐消融。

影片中的老人长期独自生活,有着鲜为人知的人生经历,对于小马也没有更多的介绍,一个是独居多年的穷老太太,一个是只身北漂的穷学生,物质社会中个体生存的境遇及现代人际关系中的风险,都迫使她们不得不怀有一种“冷峻而务实的眼光”

两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疏离的,导演通过镜头的景深不断强调着这一特点。一老一少之间的交流大多隔着窗户或者隔着门。镜头的前景是廊柱,中景是窗户,远景是屋内的老太太,只占据窗户的一小部份。在小马刚搬进来时,老太太还会溜达着向小马居住的屋内张望,除了好奇之外更多是不信任。

女性主义的视角

《我们俩》是一部反宏大叙事的“小女人”电影。宏大叙述主要是指涉及到人类、生命、国家、战争、灾难、权谋等与男性爱好相关的题材,以此为核心的主题电影属于典型的男性叙事模式,影片与之正好相反。

两位老人一反传统电影中模式化和概念化的老人形象,而是完全还原了高龄老人的本来面目,她们身上积聚了一个女性的所有优点和缺点,是真正的人。而小马风风火火的急性子具有男孩子的影子,她也成为了老太太和邻居老人的精神和生活上的依靠,影片中的老人变为相对的弱者,需要被照顾,需要被保护。《我们俩》主要的三位女性不再是以往电影中贤淑、温柔、性感的形象,而是女性作为一个 “人”的本真状态。

《我们俩》中的小马与老太太,一老一少的两人代表了典型的女性形象,影片通过最平常的生活状态挖掘女主人公的深层心理,表达对女性生命的真诚关怀。两人之间的相处也一直强调着平等的立场。

荣誉奖项

影视荣誉

参考资料:

票房

载誉归来的《我们俩》由中影数字院线发行上映,截止到2019年8月27日,票房累计约30万元。

评价

著名摄影师、导演侯咏评价这部电影:“(《我们俩》)构思如此巧妙, 传达出实实在在的人情冷暖……为当今一片喧嚣电影中的珍品。”

北京日报记者牛春梅评价这部电影:导演的视线始终集中在一个小院、一老一少两个人的身上、精到的空白给了影片更多想象的空间。

辽沈晚报上刊登的评论:影片中,在老太太和女孩的相处过程中,几乎没有一件典型意义上的互相关爱的事情,她们的生活总是将争执和宽容交织在一起。其实大部分人在生活中对于情感的表达都是颇为吝啬的,真正的感情并非来自什么典型事例,而是生活中每一点一滴的磕磕碰碰,还有温情。

参考资料

陈然. 关于金雅琴,她们俩的回忆.凤凰网资讯.凤凰网资讯.2022-11-25

我们俩 获奖情况.豆瓣.2022-11-25

《我们俩》票房数据..猫眼专业版.2022-11-25

牛春梅 《北京日报:<我们俩>留给国产影片的空白》.新浪娱乐.2022-11-25

《<我们俩>磕磕碰碰的温情》.新浪娱乐.2022-11-2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