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扁担 :打扁担

更新时间:2024-09-20 23:55

一种由壮族生产劳动中发展演变而来的体育活动。因器具用扁担,故名“打扁担”。

由来

一种由壮族生产劳动中发展演变而来的体育活动。因器具用扁担,故名“打扁担”。宋代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载:“桂林市(今桂林一带)民间猎禾,取禾心一菜穗收之。室角为大木槽,收食时,取木椿于槽中,其声如僧封之木鱼,女伴以意边杵成音韵,名日堂。每旦是,则椿堂之声,四间可听”。秋收以后,人们用树木挖成槽(也有用石槽的),槽中注入稻谷。用木杵椿谷。每边站五人,男女间立。在椿打中,时而敲击槽边,发出有节奏的敲打声。后来,木槽用木板代替。用一长方坚硬的木板,放在两条长橙上。两旁排列数人,手持扁担上下对椿,和以锣鼓节拍转动。打舂堂演变成打扁担,木板不用了,直接敲打长橙。有的地方,不用木杵,也不用扁担,而是用竹竿,竹竿两头还系上数枚铜钱,敲打起来声音清脆,悦耳动听。

玩法

打扁担一般是妇女的运动,场地可大可小。人数为四、六、八、十人不等,但双数为宜。打扁担时,大家围在长凳两边每人拿着扁担,双手握扁担中部,按传统节奏用扁担两端敲打长凳,打法变化多端。动作是模仿打谷、车水、栽秧、椿米、织布、赶牛、下地等劳动活动,有上下对撑,有站立和下蹲,有原地和行进,还有转身和跳跃等。加之伴以锣鼓和不时发出的“咳咳”呼声,表现出强烈的节奏感。该运动套路有“打春堂”、“全家乐’、“大团圆”、“粑田插秧”、“车水”、“收割打谷”、“庆丰收”等。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