掠海翼龙 :翼龙目掠海翼龙科

更新时间:2024-09-21 19:59

掠海翼龙目(Thalassodromeus sethi)是一种生活在大约一亿年前白垩纪早期的翼龙,其拉丁文名意为“在大海奔跑的”。这种翼龙的化石最初于1983年在巴西东北部的阿拉里佩盆地发现,但直到2002年7月18日才被正式描述和命名。掠海翼龙以其巨大的头冠和剪刀式的利喙而著称,捕食方式类似于现代的剪嘴鸥属

形态特征

从化石来分析,它头有1.4米高,身长约1.8米,翼展近4.5米,最为抢眼的特征是头顶上巨大的冠状突起。这一冠突约占其整个头部体积的四分之三,比例之高,在今天仍然存活和已灭绝的所有动物中数一数二。这一骨头突出的冠突形状也让人触目惊心,像把刀片,也有点类似矛头,据分析,它在翼龙飞行过程中可能起到了“舵”的作用。另外,冠突化石上还发现了纵横交错的沟槽,科学家们推测说,这可能是帮助翼龙调节体温的发达的血管系统。

科学家们指出,新发现的翼龙头骨的流线造型和特殊的上下颌结构,都与目前生活在地球上的剪嘴鸥属极其近似。据此,他们推断这种翼龙可能也是和剪嘴鸥一样,靠飞掠水面捕鱼为生。掠海翼龙的头骨是已知翼龙中最大的之一,具有比例上最大的头冠。头冠轻盈且从上颚尖端延伸到头骨后部,最终呈现出独特的V形缺口。下颚无牙,具有锋利的上下颚边缘。

生活习性

颌部肌肉与咬合力能够提供有关这些飞行主龙类饮食习惯的大量信息。古生物学家最近研究了大量翼手龙类翼龙头骨,并将其与它们的现代近亲——鸟类和鳄鱼——进行对比以重建翼龙的颌部肌肉,并以此计算它们的颌骨的咬合力。

其中,无齿翼龙属和它的近亲夜翼龙的咬合力是参与研究的翼龙当中最弱的,以古魔翼龙鸟掌翼龙属为首的古魔翼龙类的咬合力比无齿翼龙略强一些,但也比较弱,不过生物力学显示它们的咬合速度非常快,这与它们偏好沿海栖息和以鱼类为主食的生活习性相符合。

甲壳亚门软体动物门为食的准噶尔翼龙长有非常发达的部内收肌肉,因此它的咬合力比古魔翼龙和无齿翼龙要强得多,同时咬力商也是所有翼龙当中最强的。

掠海翼龙常常被认为会贴近海面飞行,用与现代剪嘴鸥属类似的方式捕食,但这一观点遭到了很多古生物学家的质疑,而咬合力计算显示掠海翼龙的咬合力非常强大,由此研究人员认为掠海翼龙实际上会以大得多或更加坚硬的食物为食,它们很可能和神龙翼龙一样主要捕食小型陆地动物或者像准噶尔翼龙那样以贝类或甲壳亚门为食。

物种学史

巴西研究人员宣布,他们新发现了一种会捕鱼的翼龙的化石,为深入了解翼龙的捕食习性提供了重要信息。巴西里约热内卢国家博物馆的凯尔纳等人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说,他们对巴西东北部出土的翼龙化石进行的分析显示,这是一种此前不为人知的全新翼龙种类,它可能生活于距今1.1亿年之前。

翼龙骨骼比较脆弱,一般来说很难作为化石流传后世。但在巴西新出土的翼龙头骨化石却保存得相当完好,另外科学家还发现了一些身体其他部位的化石。研究人员根据化石特征推测说,这种翼龙有可能是栖息在远古的咸水湖边,能够展开宽大的翅膀飞掠湖面,用剪刀式的利喙,觅取水下的鱼类为食。

掠海翼龙的最近亲属是图普克斯翼龙,两者被归为一个支序,有的学者将其归入帆龙科(Thalassodrominae),有的则将其归入新鞭龙类(Thalassodromidae)。掠海翼龙是出现在罗穆阿尔多组的,与许多其他种类的翼龙、恐龙和其他动物共存。

掠海翼龙的头骨是在1983年发现的,保存在阿拉里佩盆地的罗穆阿尔多组中。这个地层是一个保存化石非常完整的地层,包括许多翼龙化石。除了翼龙外,还有恐龙、鳄鱼类和龟类的化石。这个地层的气候与今天的巴西气候相当,以干旱植物为主。掠海翼龙的属名“Thalassodromeus”意为“海洋奔跑者”,而种名“sethi”则是指埃及神塞特,因为其冠状突出部分被认为类似于塞特的王冠。其他学者指出,这个冠状实际上更类似于阿蒙的王冠

2005年,一块下颚尖端被归属于T. sethi,后来在2014年成为新属巴努格拉(Banguela),并在2018年重新归属于掠海翼龙,成为T. oberlii种。2015年,又描述了另一种物种(T. sebesensis),但后来发现这实际上是龟壳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