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济病毒属 :斐济病毒属

更新时间:2024-09-20 13:23

斐济病毒属(Fijivirus)是呼肠孤病毒科(Reoviridae)Spinareovirinae亚科下的一属。

特征

形态学

病毒粒子有双层外壳,呈球形,直径65~70nm,无包膜。外壳对称为二十面体(内层壳T=2,外层壳T=13),呈明显的圆形结构。有12个长和直径为11nm的A型突起位于二十面体的顶角处,不经过固定的病毒很容易在体外就裂解,形成直径约55nm的内核,该内核具有12个长约8nm、直径约12nm的B型突起,某些试剂处理的玉米粗缩病毒产生光滑的亚内核。

核酸

为10个dsRNA片段(S1~S10),单个基因组片段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0×10^6~2.9×10^6(1430~4391nt),基因组总相对分子质量为18×10^6~20×10^6(27000~3050nt)。基因组是线性分段的,长度约为4.5千碱基对,编码了12种蛋白质。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玉米粗缩病毒和燕麦不孕矮缩病毒每一片段的正链都含有末端核苷酸保守序列。

蛋白质

在纯化的玉米粗缩病毒SDS PAGE电泳中可以检测到6个多肽,顺序是I~VI(分子质量为139、126、123、111、97、64kDa)。具有B型突起的内核含有多肽I、II、III,光滑亚内核含有多肽I和II,所以B型突起应是由多肽III组成,多肽IV~VI形成病毒粒子的外层衣壳部分。在纯化的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电泳中检测到3个主要多肽(130、120、56kDa)和3个量较少的多肽(148、65、51kDa)。

抗原特性

一些病毒的蛋白之间无血清学关系,而奥夸尔托病毒、玉米粗缩病毒、马唐矮化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一些蛋白有较远的血清学相关性。

病毒病理

病毒存在于寄生植物韧皮部组织的细胞质中,有时也在筛管中大量积累,产生电子致密和较透明的两类病毒基质。致密的病毒基质由直径55nm的未成熟病毒内壳组成,较透明的病毒基质由卷曲细丝状物质组成,直径70nm的成熟病毒粒子大量分布在病毒基质外围的细胞质中,不在细胞核内。在感病的细胞质中常可见到直径约90nm的管状物,病毒粒子成纵列排在管状物中,有时这些管状物不完全封闭,成卷筒形。类似的病毒粒子和病毒基质也存在于介体昆虫的脂肪体、唾液腺、菌胞体、消化道、肌肉、卵巢、表皮及脑细胞中。

生物学

寄主范围

自然寄主限于禾本科的少数几个属以及稻虱科的介体昆虫。所有病毒都引起寄主植物韧皮部肥大(膨大和细胞增生),导致叶脉隆起,有时产生耳突和瘤,尤其是在叶背面,玉米粗缩病毒在玉米上引起根的纵裂。其他还有抑制开花、植株矮化、侧枝增生以及引起暗绿色等。在昆虫介体中无特别的组织趋性或严重的病害症状。

传播

自然界中只由飞虱科的昆虫传播,如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明飞虱(Delphacodes pellucida)、褐飞虱(Nilaparavata lugens)、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等,均为增殖性传播,获毒时间几小时,潜伏期约两个星期,带毒昆虫可终生传播,斐济病病毒有时能经卵传递。不能汁液传播。

地理分布

虽然在北美和非洲均未见报道,在印度也未经证实,但该属病毒在自然界中有广泛分布。斐济病病毒在澳大利亚太平洋群岛有报道,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发生在日本和中国,马唐矮化病毒发生在南美靠北部国家、大洋洲、台湾和北澳大利亚,燕麦不孕矮缩病毒发生在北欧,大蒜矮缩病毒仅在法国南部发现,玉米粗缩病毒发生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北、东地中海沿岸地区,里奥夸尔托病毒发生在阿根廷

病毒复制与传播

斐济病毒的复制发生在细胞质内,病毒会在细胞质中扩散。dsRNA基因组转录发生在病毒颗粒内部,这一点很重要,以免dsRNA暴露在细胞质中,避免激活细胞的抗病毒反应。转录产生一个正链,然后用作翻译的模板。正链核糖核酸被封闭在病毒颗粒内,然后被转录成RNA分子。新形成的分子然后成为成对的,产生上述的dsRNA基因组。成熟的病毒颗粒在细胞死亡和受影响宿主的质膜破裂后释放。该病毒由蝉虫或其他类型的生物传播,感染其植物寄主的韧皮部组织。如果出现瘤,通常位于植物的特定部位,可能代表病毒的首次迹象。复制可以在寄主和媒介中都发生。植物无法从意外的生长中恢复,因此可能会发育受阻,并最终死亡。

分类

该属有8个种,代表种是斐济病病毒,其中稻飞虱呼肠孤病毒只侵染稻飞虱,无植物寄主。中国已报道玉米粗缩病毒、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斐济病病毒等。

基因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