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学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更新时间:2023-05-03 17:52

新闻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新闻传播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专业代码为050301,毕业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新闻学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闻学、传播学、文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新闻采访、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方面的技能训练,了解新闻工作的现状、趋势、政策和法规等,进行新闻的采编和传播等,也培养新闻采编、新闻编辑、网络编辑等方面的人才。

专业发展

新闻学起源于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德国和美国的学术中形成了独立的学科,而从我国的新闻学发展来看,新闻学正式作为一门学科进入到我国的教育领域内还是要以1918年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的成立作为主要标志。

目前国内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开设该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新闻学专业教育教学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培养学生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以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发展需求为基本原则,以我国高等教育定位和特点为参考框架,同时以行业标准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坚持正确政治立场和方向,具有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和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以及具有全球视野和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各高校应根据自身的基本定位制定合适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应保持相对稳定,但同时应根据社会、文化、经济的发展需要,定期进行评估,并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知识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基本知识,掌握新闻传播历史和基本理 论,接受新闻传播实践的训练,具备利用多种传播媒介从事新闻传播活动的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人文情怀、道德品质、协作意识、文化修养以及健康的体魄;宽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具备多学科知识背景与综合思维能力;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熟悉中外新闻事业的历史,了解中国国情及与新闻传播相关 的法律与政策,坚守职业伦理道德;具备采访、写作、编辑、评论以及摄影摄像等专业技能;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

课程体系

根据新闻学专业特点,课程体系应当包括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作品)。理论课程主要包含通识类课程、公共基础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这四大类课程总体上应能充分反映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培养目标以及培养规格的要求,充分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传播实践的最新经验,充分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课程总体框架设计应当强化专业实践能力,扩大通识类课程覆盖面,增加新媒体知识和技术相关课程,涵盖创新创业教育。各高校可选择一些反映学科前沿、学校特色的知识单元作为选修科目。有条件的学校可制订并实施国内(外)学生交换计划、各类形式和层次的联合培养,以及开展双语教学。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训课程和专业实习两部分,其中专业实训课程的总学时原则上不低于课程总学时的15%,总学分原则上不少于20学分。各高校应开发拓展校内与校外的实训基地,为学生创造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平台。各高校结合办学实际,可在实践教学环节中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以及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专业实训课程:新闻摄影、新闻釆访与写作、报纸版面编排与设计、融合新闻创作、社会调査等。专业实习新闻学专业学生应在第七学期或第八学期到与本专业相关的媒体或企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进行不少于3个月(12周)的专业实习,也可在此期间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毕业写作

要求学生根据在校期间专业学习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并结合自身专业实践进行选题。选题要求关注本专业理论研究的重要问题、实践发展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或国内外实践发展的前沿动向。选题角度不宜过大,在研究方法上具有可操作性。毕业作品:新闻学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专业自身特点采用作品创作或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毕业。作品创作的选题要密切结合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主题积极,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以及在公共媒体传播的各项要求,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调查报告的选题要与社会实际和专业领域密切相关,鼓励学生关注具有重要影响和一定典型性、普遍性的社会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并且能够对实践具有一定参考和指导意义。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的同学可以在新闻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传播学、传播学方向上考研深造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新闻、媒体类企业从事新闻采编、新闻编辑、网络编辑也可以在杂志、出版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刊物编辑、记者、文案策划等工作。

师资队伍

新闻学专业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应保持合理性和稳定性。生师比原则上不高于18:1。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的专任教师原则上不少于8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各高校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可聘请业界人士担任兼职教师。新闻学专任教师应具有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青年教师(40岁以下,不含)原则上应具有博士学位。从事新闻传播业务课程教学的教师应具有实务工作背景或实务经验。有条件的高校和院系,师资队伍中应有一定数量的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或跨学科教育背景。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各高校应为新闻传播学类各专业提供数量充足、功能完善、能够保障教学正常运行的教学设施。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14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5000元;生均图书不少于100册;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百名学生配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百名学生配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每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不低于10%。

信息资源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所在高校和院系应在图书馆、音视频资料室和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上保证教师教学科研以及学生学习的最基本需求,能够保障教学科研以及学习工作的正常开展。各高校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资格审核要求等基本信息;为学生推荐课程所需的教材和必要的教学参考资料;建设精品课程网站,提供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搭建教务管理、科研管理与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便捷的校际、国际交流和资源共享的平台。

实践教学

各高校应为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提供人才培养所需的实践教学条件。各高校应根据新闻传播学类专业的特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建设相应的教学实验室和科学研究实验室;建立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加强对实验室设备的维护和管理,增强实验室的使用率,保障实训课程及学生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应加强与行业之间的联系,建设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以满足学生的实践教学需要;充分调动和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生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为学生创业提供资金支持与政策保障。

教学经费

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所在高校应保证对教学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并根据社会发展和专业建设需要逐年增加投入。教学经费应严格用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一线,不得用于其他用途。同时,各高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和方法探索社会与学校共办教育的模式,努力开拓教育资金来源渠道,提高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和社会满意度。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所在高校的学费收入中用于日常教学的经费不得低于25%,用于保障教学业务、教学仪器设备修理、教学差旅等教学开支。新闻传播学类专业每年的生均日常教学运行经费不低于1200元,主要用于购置图书资料、教材建设、教学团队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等。新开办专业的生均教学经费应能满足专业建设和发展的需要。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6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22所,其中6所A+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新闻学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24所,A+档次的学校5所,其中A++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3-2024年新闻学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3所,等级5★的学校13所,其中等级5★以上的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2023-2024年新闻学专业排名等级5★以上的学校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