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螺殿 :位于四川宜宾市的明代古建筑

更新时间:2023-09-25 17:50

旋螺殿是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宜宾市翠屏区李庄镇附近石牛山上的明代古建筑。2006年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旋螺殿建于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初名文昌宫,后更名为旋螺殿。平面呈八方形,殿内结构精巧,运用力学神妙,八面均用斗拱承重,且皆由右侧旋转至顶,呈螺旋状,故名“旋螺殿”。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迁住李庄时,曾对文昌宫建筑进行了多次考察,把它列为“李庄四绝”之一,并写入了他的《中国建筑史》中。称赞旋螺殿“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旋螺殿也因此而闻名遐迩。

简介

三重檐八角攒尖顶,高25米,屋面铺筒瓦兼小青瓦。殿平面呈八方形,面阔、进深均为8米。殿内结构与一般庙宇不同,用四井口柱直贯二层,井口柱间施抬梁、穿枋、角梁连接,形成梁架骨干。第一层抬梁承接殿内楞木楼板,东西两梁下附梁枋,8根采步梁上立中层檐柱8根,上承掾枋,下附檐掾;檐枋上为中檐斗拱。第二层抬梁承接顶层檐柱8根,檐柱平板枋上置拱,坐斗外侧为外檐斗拱,内侧构成网目状的藻井,殿的斗拱大致相同,层层而上,内承梁架,外挑檐枋。顶部藻井,八面均用斗拱。其左侧用如意斗拱,右侧斜翅和斗拱后尾向上重叠呈网目状,并向右旋转,形如旋螺,故殿有此名。殿内槛墙有清代碑刻5通,内容多为记述历代培修旋螺殿的情况。

特点

在殿内第一层二井口柱间抬梁上有“明万历二十四年丙申八月殿成”题记。四十年代,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莫宗江曾对殿进行考察,在《中国营造学社》七卷一期上,撰文称该建筑“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1956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旋螺殿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