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形广场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成名作

更新时间:2024-09-20 15:38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的成名小说《星形广场》创作于1968年,该作品获罗歇·尼半埃奖,后又获费内翁奖,在文学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后犹太人屠杀时代的主要作品,惟当中因含有反犹太主义的讽刺意味,一直备受争议,故此在出版后42年才被翻译成德文,而至今仍未有英文翻译本。这部小说由加利玛出版社出版,融合了自传元素,通过主人公拉斐尔·施莱米洛维奇的故事,将现实与虚构的个人幻想交织在一起,讲述了一位战后出生的法国犹太人,饱受战争和迫害阴影的困扰。

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莫迪亚诺(Patrick Modiano 1945— ),法国小说家,1945年7月30日出生在法国的布洛涅-比扬古,是法国评论界一致公认的当今法国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莫迪亚诺也被认为是“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作品探索和研究当今人的存在及其与周围环境、现实的关系。前期小说大都以神秘的父亲和二次大战的环境为主题,运用大量的回忆、想象,把现实和虚构结合起来,描写并未经历过的故事。2014年10月9日19时,获得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原因为特里克·莫迪亚诺的作品“唤起了对最不可捉摸的人类命运的记忆”,他的作品捕捉到了二战法国被占领期间普通人的生活。其代表作有《暗店街》《八月的星期天》等。

人物介绍

《星形广场》的主人公拉法埃尔·什勒米洛维奇,自始至终都没有寻找自我,反倒是根据需要,不断更名改姓来隐瞒真实的身份。他最初将自己描绘成一名法籍盖世太保反犹分子,住在日内瓦,与法国贵族德·埃萨尔和莫里斯·萨克斯交好,后者奇迹般地重新出现。在德·埃萨尔和萨克斯突然消失后,他重新与住在纽约的父亲——一位犹太实业家取得联系,并将自己从委内瑞拉叔叔那里继承的全部财富交给了父亲。他父亲在美国开了一家万花筒有限公司,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对着万花筒看见一张人脸,由上千块发光的碎片组成,稍一晃动,那张脸就千变万变。这个譬喻很重要,正是作者所确认(不是寻找)的身份的真实写照。

写作背景

《星形广场》是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于1968年发表的处女作,当时他24岁。虽然莫迪亚诺出生于1945年,完全没有赶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可被德军占领的法国却是他多部小说的背景。《星形广场》就是通过犹太裔青年拉法埃尔·什勒米洛维奇的浪荡漫游,反映德占时期法国社会的生活和犹太人的处境。

作品赏析

莫迪亚诺小说的主旋律,就是人物无法确认自己的身份,寻找不到人生的支撑点和栖息地。但是,在这样的主旋律中,《星形广场》似乎构成一段变奏曲,有别于《暗店街》等其他几部小说。帕特里克·莫迪亚诺在其他几部作品中,如果说写的是寻找自我的悲剧,那么在《星形广场》里则写的是确认自我的闹剧。主人公身份的确认,仅仅是这部小说的开端。随着情节的展示,我们就像看万花筒一般,观赏主人公身份的变幻,绚烂多彩而又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场景,将我们带进交错的时空和杂的事件。他这个无国籍的穷苦犹太小子,忽然接受了死在委内瑞拉叔父的遗产,于是成为花花公子、犹太阔佬,可以在上世纪二十年代、三四十年代,直至六十年代自由生活,可以在巴黎、维也纳洛桑波尔多以色列等地任意驰骋。他忽而是个有志青年,最终要上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登上北面蒙马特尔山顶,向巴黎宣战:“现在巴黎,我们两个拼一拼吧!”如同奥诺雷·德·巴尔扎克笔下野心勃勃的青年拉斯蒂里;忽而又参加了走私帮,走私黄金、假钞、毒品,做了盖世太保的杀手。更有甚者,他还成为第三帝国的荣誉公民,在淫媒界成为大亨,得到希特勒颁发的勋章,甚至做了爱娃·布劳恩的情夫,背着希特勒定期幽会……最后,什勒米洛维奇进了医院,精神分析医师,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大夫劝导他说:“犹太人并不存在,您并不是犹太人,您在昏迷狂乱中,仅仅产生一些幻觉、幻视……”敦促他放弃“犹太式的神经官能症”、“犹太妄想症”……他又看到窗外雪和阳光辉映的现实世界,感到极度疲倦……万花筒里看到的仅仅是幻觉、幻视吗?彩色的碎片总归是真实的,那些人和事,尽管作者用了换名术、搬移法,给中国读者制造(非作者本意)种种理解障碍,但是大多还是有迹可循。这只万花筒里的景色瞬息万变,每人看到的都有可能不同。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