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雄齿蟾 :角蟾科齿蟾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10:18

普雄齿蟾(学名:Oreolalax puxiongensis)是角蟾科齿蟾属两栖动物,仅分布于中国四川越西普雄。

形态特征

雄蟾体长43毫米,雌蟾47毫米左右,头扁平;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吻棱明显,颊部向外倾斜凹陷不显著;瞳孔纵置,鼓膜隐蔽,椭圆形;无犁骨齿,舌后端缺刻显著,咽鼓管孔大。

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球状,色浅,第一、二指几等长,短于第四指,近端关节下瘤小,内掌突椭圆形,外掌突圆而略小。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部,左右跟部仅相遇或不相遇;趾端球状,趾略扁,缘膜不显,趾间无蹼;关节下瘤不明显,内突约为第一趾长的2/3,色浅。呈扁平椭圆形,无游离刃,无外蹠突。

皮肤为已发现的齿蟾中最粗糙者;雄蟾头背面小疣较多,少数有黑刺,头侧及下唇缘具小黑刺;两眼问刺疣较少,眼后至肛前满布大小刺疣,多数刺疣密集形成长短不一的强黑刺棱,断续排列不甚规则或隐约成4-6纵行,黑刺凌间具小刺疣,多呈圆形,腹侧及四肢背面均有大小圆形刺疣或有棕黑色小刺;咽喉及四肢腹面有分散之小黑刺或小刺团;胸腺一对,平矗排列,长宽之比约2:1,满布黑刺,有的胸腺侧面和后方有许多小刺团。腋腺小或被黑刺遮盖;股后腺色浅,跗感部外侧腺体明显。雌蟾背面刺疣较雄蟾少,背部黑刺陵较细短,腋腺小而圆,乳白;腹面光滑。

生活时背面暗灰褐色,眼间向后一般有一黑棕色三角形斑;四肢深色横纹不显;腋腺及股后腺乳白色;整个背面刺棱或刺疣均为黑色。腹面灰黄白色。液浸际本颜色改变不大。

雄蟾前肢较粗壮,背面黑刺棱极强;前臂远端、腕掌内侧至第一、二指背面黑婚刺密集,有的第三指内侧有少数黑刺;胸腺一对,有密集黑刺;雄性线细,有的不显著,无声囊。

卵群成团或块或条状,每个卵群有卵120粒左右;卵径3毫米,动物极部位浅紫灰色,植物极白色。

第33-36期蝌蚪全长51毫米,头体长19毫米,尾长为头体长的163%;体背面褐色,尾基部有一浅黄色“U”形斑;唇齿式多为Ⅰ:5+5/5+5:Ⅰ,少为Ⅰ:6+6/6+6:Ⅰ;唇乳突仅在上唇中央缺2个;口角部副突多有齿。刚变态幼蟾体长19毫米左右。

生长环境

普雄齿蟾生活于海拔2600-2900米山区的森林内,多栖于较大流溪两侧的浸水沼泽地和小支流附近。成蟾分散栖于林间阴湿环境中。

生活习性

曾在一倒木下发现越冬巢穴,约40只集群冬眠。成蟾被翻出后多数仍在原地不动,部分有逃避情况,但行动缓慢,易于捕捉。蝌蚪多生活于大溪边(水面宽4-5米)水处或大溪旁的小浸水沟内,白天多底栖于石间或水草间,晚上有的浮于水内植物上。普雄齿蟾捕食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鳞翅目双翅目昆虫幼虫蜘蛛目、虾类及其它小动物等。

繁殖方式

成蟾于6月中、下旬出蛰集群在小溪内繁殖,夜间雄蟾鸣声低沉;在产卵季节朗问,成蟾大量出穴进入产卵环境交配产卵。雄蟾前肢抱握在雌蟾的胯部,雌蟾产卵102-151粒,卵群团状或圆环状或条形,卵附着于水内杉木或石块底面,个别的也产于水边杉木旁或杂草间。蝌蚪生活于大小流溪边石下。

保护现状

普雄齿蟾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 ver 3.1——濒危(EN)。

主要价值

普雄齿蟾主要以金电子、甲虫龙虱科若虫辣鼻虫蚜虫鳞翅目幼虫以及蛆等有害昆虫及幼虫为食,对防治林业和牧业虫害有一定作用。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