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红栒子 :暗红栒子

更新时间:2023-09-25 12:16

暗红栒子(学名:Cotoneaster obscurus),又名暗花栒子,是蔷薇科栒子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在中国大陆的云南省四川省、湖北等地,生长于海拔1,500米至3,000米的地区,多生长在山谷或河旁丛林内。暗红栒子为落叶灌木,高1.5-3米,多分枝。

形态特征

暗红栒子为落叶灌木,高1.5-3米,多分枝;枝条开张,小枝圆柱形,暗棕褐色,幼时被带黄色糙伏毛,以后逐渐脱落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5-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渐尖,稀急尖,基部宽楔形,全缘,上面微具柔毛,侧脉5-7对,稍下陷,下面具黄灰色绒毛,侧脉突起;叶柄长2-4毫米,具稀疏柔毛;托叶膜质,披针形,有稀疏柔毛。聚伞花序生于侧生短枝上,具花3-7朵,总花梗和花梗具短柔毛;花直径7-8毫米;萼筒钟状,外面具柔毛,内面无毛;萼片三角形。先端渐尖,外面有稀疏柔毛,内面近无毛;花瓣椭圆形至卵形,长3-4毫米,宽2-3毫米,先端圆钝,基部有爪,带红色;雄蕊16-20,比花瓣短;花柱2-3,离生,稍短于雄蕊;子房先端具白色柔毛。果实卵形,长7-8毫米,直径5-6毫米,栗色,通常有3小核。花期5-6月,果期9-10月。

生长分布

暗红栒子生长于海拔1500-3000米的山谷、河旁丛林内。分布于中国湖北、四川省云南省

近种区分

暗红栒子与尖叶栒子近似,惟后者叶片下面毛茸较少,果实亮红色,有2小核,可以区分。暗红栒子和西南栒子的主要异点在于后者花序上花朵较多(5-11),果实桔红色,嫩枝及花梗密被短柔毛。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