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伟 :宜昌残联主席

更新时间:2024-09-21 01:12

曾伟,宜昌市第23中学的教师,兼任宜昌市残联副主席、肢残协会主席,她像一只领飞的雁,带领残疾人朋友奋飞在自由的蓝天。

简介

她是一个双小腿截肢的残疾女子,那场灾难几乎毁灭了她的人生。但她没有在逆境中沉沦,她凭借顽强的毅力推开了绝望的窗扉,用那颗会飞的心将自己变成生活的强者。

读书斗残魔,读书成就自我

第一眼看到曾伟时,得体的穿着、大方的谈吐,清秀的面容上还施着一点淡妆,未语先笑,温暖的气息让人如沐春风。若不是事先了解情况,若不是她略显蹒跚艰难的步伐提醒了大家,记者很难把她与一个残疾人联系起来。

曾伟热情地将记者一行邀请到她家里做客。一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客厅里那一大排书橱。藏书类别非常丰富,有教学用的教科书、服装剪裁书、各种史书、人物传记、古今中外文学作品等,可见主人的爱好之广泛。曾伟说,她的书橱里总共收藏了2000多册书籍,单从这一点,记者就已经窥到了她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

置身于书海,似乎任何悲惨都能变得祥和,当曾伟娓娓道起26年前那场灾祸时,她的脸上看不到痛苦。那是个黑暗的日子,在长江葛洲坝工程施工用的小火车道上发生了一起学生被火车撞倒的交通事故。15岁的小曾伟被火车拖了十几米,双小腿轧断,虽然抢救及时捡回了一条命,但身体的残缺将伴随她的后半生。“我很绝望,一度想用死来彻底解脱,但想到父母又不忍心就这么离开,所以一直矛盾着、煎熬着。这期间,我只能通过看书来慰藉自己,没想到却在书中找到了希望,并最终走出了阴影。”曾伟说,是书籍拯救了她。

一年后,曾伟在上海装上假肢,当再次站起来的那一刻,她不禁雀跃欢呼。但当时的假肢技术远不如现在先进,十分笨重,为了能尽快回到课堂学习,她天天练习穿假肢走路。时间稍长一点,一双断腿就磨得血肉模糊,疼痛、忍耐、流血、消炎、伤口愈合、再练,她的每一步都走在疼痛里。凭借着坚强的毅力,曾伟硬是忍着疼痛读完了高中,又以较高的分数上了大学录取线。但由于身体残疾,她险些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多亏好心人帮忙,才终于被原宜昌大学微生物工程系录取,圆了她的大学梦。

大学三年期间,曾伟起初是坐校车上学,但由于假肢笨重常常导致在慌乱中迈不上车而被抛下。聊到这里,她笑着说:“每次看到校车开走了,真是又急又伤心,就止不住地哭,边哭边想如果能有一个代步工具就好了。后来,我就开始学骑自行车,没想到只用了一个星期就学会了。”曾伟说,穿假肢学骑车远不如健全人那么灵活,有时把不住龙头,就捏刹车让身子从车上滚下来,吃了不少苦头。

高中到大学毕业,记者无法想像曾伟在求学路上受了多少苦难,但她认为一切都值得。因为知识丰富了她的内心、充盈了她的头脑,她说:“是书籍成就了我!”

艰辛圆梦路,育人不知倦

1987年,大学毕业的曾伟被分配到宜昌市快餐食品厂工作,实现了挣钱养活自己的愿望。1988年,她调到市啤酒厂当质检员,由于刻苦学习技术,很快获得了助理工程师的职称。

虽然幸运的得到了就业机会,但儿时当一名教师的梦想仍萦绕在曾伟心头。1991年,她抓住一个偶然机会,调到原葛洲坝七中做了生物实验员。当时学校条件差,没有专职实验人员,一切得从零开始,曾伟不得不拖着一双残腿开始整理十分凌乱的实验室。清扫房间,她要到楼下的厕所去提水;保管室和实验室不在同一层,每准备一次实验,她都要上上下下跑很多趟;除此,她还要辅导学生为参加生物竞赛做准备,一天下来,两腿早已疼痛难忍。但曾伟的付出很快有了回报,这一年,在葛洲坝教委组织的实验室检查评比中,该校的生物实验室获得“先进实验室”的光荣称号。

由于工作需要,曾伟在实验室工作了一年后又接了一门生物课,正式走上了讲台。双腿截肢的人,在课堂上一站就是45分钟,其中痛苦只有她本人才能体会,可即便如此,她也不允许自己坐着讲课。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她的课被评为“校优质课”,一学期结束,她的学生获得工区生物考试第一名。

1995年,原葛洲坝七中改为葛洲坝电大,领导又交给曾伟一个重要任务,要她带95级财会班的班主任。这个班学生素质较差,班风不好,存在一些棘手的问题,她全身心渗入到这个集体中,因人施教,个别地做工作,使班风有了根本好转。

1998年,学校送她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进修服装工艺与设计。她十分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在北京学习期间,经常跑到书店里寻觅所需教学资料。由于残肢不堪重负被磨破感染,她躺在病床上长达九天。结业回到宜昌市,学校中专部开设了“服装工艺与设计”专业,曾伟成为这个专业的主要教师。教学中,她自制教具,自编教材,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对专业的兴趣,自己花钱购买针线包、小影集、记事本等奖品给成绩优秀的学生发奖。当学生们穿着亲手缝制的服装,迎来了许多赞美的目光。

这些年来,曾伟多次被葛洲坝教委评为“十佳教职工职业道德标兵”、“优秀青年教师”,有多篇教学论文获奖。2006年,学校更名为“宜昌市第23中学”后,她承担了历史、手工、心理健康三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她的课不仅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连同事们都称赞不已。

做好知心人,当好领头雁

当曾伟得知有人因肢残而感到绝望时,她一次次赶到病房看望,捋起自己的假肢给别人看,并鼓励说:“肢残不可怕,心残才是最可怕的。”她向残疾朋友讲述自己的故事,讲述自己在残疾后取得的种种成绩,她想向残疾人说明一个道理,“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目前,已有近20位肢残人在曾伟的感召下,重新认识了自己,找回了信心,鼓起了理想的风帆。

另外,曾伟多年来还竭尽所能地帮助每一位贫困残疾人。当她得知猇亭区重残人覃长秀因家庭困难无力供养女儿上学时,她四处奔走请求学校领导减免了孩子的学费,让覃长秀看到了希望。2007年春节前,曾伟听说亭区另一个高位截瘫的残疾人穷得连床都没有,只能睡在砖头上,她二话没说将自己结婚时添置的价值1000多元的沙发送给了这位残疾朋友。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以至于有些残疾朋友这样说:“当我们遇到困难,她比我们更着急、更难过。现在,我们几乎不敢跟她提自己的困难,因为一提她就会放在心里,就会为我们四处奔波。看到她那么辛苦,我们心里很愧疚。”

宜昌市第二次残疾人代表大会上,曾伟当选为肢残协会主席,8年来,她不仅是残疾人的知心好友更是他们拥戴的领头人。2002年,她为了实现邓朴方主席“要让残疾人在基层活跃起来”的愿望,开始策划组织一支肢残人自行车队。同年10月,经过长期训练的10多名队员打着队旗,从宜昌出发直奔武昌,他们用骑车远行800里的壮举,喜迎党的十六大召开。

2003年,曾伟利用业余时间制作了中国第一个残疾人专门协会的民间主页——《会飞的心》,有数以万计的网友访问、留言。当记者问及为何要用《会飞的心》作网页名称,她笑着说:“我们虽然身体残疾了,但心会飞往幸福美好的远方。”

凭着这颗“会飞的心”,曾伟让残疾人融入到了全民健身迎奥运会的热潮之中。在2004年春季,她在宜昌市组织了全国第二支残疾人太极柔力球队,坚持经常训练,使大家球艺不断提高。2005年10月,她发起了“志愿北京市,迎接奥运”残疾人太极柔力球全国汇演活动。接着,她又创意并举办了“宜昌市首届残疾人太极柔力球趣味运动会”,成为宜昌健身活动一道靓丽风景。

似乎,这些事迹已经足够让记者感动、钦佩,但事实上,曾伟身上还有更多的闪光点,这些文字也许无法表达详尽。例如,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坚持写作,近年来发表了多篇作品,2006年出版了10多万字的散文集《来,推开窗子》。通过自身努力,曾伟已被吸纳为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不但如此,她还于2004年当选为西陵区政协委员,先后写了六个提案都被政府采纳。残疾人参政议政在她身上得到了真正的体现。

参考资料

三峡新闻网.news.sxxw.net.2011-02-1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