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月竹 :分布于四川的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20:31

月月竹(M.sichuanensis(Yi) Yi)别名:月竹、月月苦(四川省)秆高2-4.5m,径0.8-2cm,节间长15-30cm,幼时节下脚被白粉。生于海拔400~1200m 之平原、丘陵和山地。出笋期长,繁殖力强,竹姿优美,常栽培作绿篱或用作庭园绿化。

形态特征

秆高2-4.5m,径0.8-2cm,节间长15-30cm,幼时节下脚被白粉。鞘迟落或宿存,紫绿色或紫色转枯草色,疏被黄棕色刺毛,基部具一圈黄棕色密毛;箨耳缺失,遂毛2~3枚,易落;箨舌截平形,高约lmm,先端具纤毛;箨叶细长披针形,外翻。每节分枝3至多枚,主枝不明显,叶片披针形,长10-26cm,宽1.5-3.0cm。笋期 7~10月。出笋期长,繁殖力强,竹姿优美,常栽培作绿篱或用作庭园绿化。

花枝无叶或着生于具叶小枝顶端,基部为一组苞片所包围。真花序排列成总状或有时在其下部分枝上具2枚小穗而为简单圆锥花序,顶生,疏松开展,具1-8枚小穗,穗轴常具短柔毛;小穗柄压扁,无毛或具短柔毛,长2-15毫米,基部托以苞片;小穗含(4)8-15(25)朵小花,长(3)8-10(14.5)厘米,较细瘦,略下垂,紫褐色、紫色或紫绿色,成熟后枯草色;小穗轴节间长3-12毫米,扁平,无毛或有时上部具短柔毛,顶端膨大,边缘密生纤毛;颖1(2)枚,卵状披针形,纸质,无毛,先端芒尖,边缘具短纤毛,第一颖长4-8毫米,宽约2.5毫米,具3-7脉,第二颖长6-11毫米,宽3-4毫米,具7-11脉;外卵状披针形,纸质,长8-13毫米,宽3-4毫米,具7-11脉,小横脉不清晰,先端具芒状尖头,无毛或上部具灰白色微毛,边缘具小纤毛,小穗基部外稃内的小花退化而败育;内稃长3-10毫米,等长或略短于外稃,上部具灰白色微毛,先端微2裂,具笔毫状簇毛,背部具2脊,脊上通常无纤毛;鳞被3枚,卵形、倒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2-25毫米,宽约1毫米(前方的2片常较宽大),膜质透明,两侧有时带紫色,下半部具纵脉纹,边缘上半部具纤毛;雄蕊3枚,花丝长6-8毫米,伸出花外,花药长5-6毫米,细长形,紫色、黄色或黄紫色,先端渐尖,基部箭镞状叉开,孔裂;子房纺锤形,长1.5-2毫米,无柄,光滑无毛,花柱2枚,长约0.5毫米,其上具白色长约2毫米的羽毛状柱头。颖果,新鲜时绿色带紫色、紫色带绿色或绿色,干后暗褐色,狭长圆形,微弯,无毛,有光泽,长7-9毫米,直径1.5-2.5毫米,成熟时露出,不为稃片全包,具宽约1毫米的腹沟,先端具宿存花柱,果皮较厚(具2-9层细胞),内含饱满淀粉质胚乳,胚作90度弯曲。笋期长,7月至翌年1月均可发笋;笋味甜。花期很长,几乎全年均可见开花竹株,但盛期在4-6月;果熟期多在5-6月。 

观赏特色

观姿为主。出笋期长,丛状密生,枝叶细小但繁茂,整体姿态优美。

园林造景

栽培作绿篱或作为林下植物栽植,还可作为绿化护坡材料栽植。

分布情况

四川省,生于海拔400~1200m 之平原、丘陵和山地。浙江省等地有引种。分布于中国四川(都江堰市新都区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永川区梁平区)和重庆市(永川和梁平)。常为栽培,少有野生。浙江、江苏省南京林业大学)等地有引种。生长于海拔400-1200米的平原、丘陵和山地。

生长习性

在都江堰离堆公园内,月月竹从1964年开始局部开花结实,直至1997年的33年间,每年都出现有开花竹株,其整个竹林并不全部死亡,只是开花的个别竹丛的竹株枯死,并不造成全林毁灭,预计在以后若干年内还会继续开花。这种局部开花型的竹类,在散生竹中较为少见。 

小穗生长进程:盛花期为3月下旬至4月下旬(2007年观察),小穗的生长与盛花期存在一定关系:在盛花期到来之前,小穗生长迅速,随着竹子的陆续开花,小穗生长缓慢。 

小花开花进程:月月竹在上午8:00-11:00时开花的数量较多。小花初开时,内、外稃微张,花药微露,随着时间的推移,内、外稃片明显张开,浆片膨大,花丝迅速伸长,花丝、花药伸出稃片外,花药下垂散粉。在野外观察时,经常发现月月竹存在花药吐出一半即开裂的现象。相对其他竹种来说,月月竹内、外稃闭合的时间较长,一般24小时左右完全闭合。 

结实性:开花结实是维管植物的自然规律,但竹亚科普遍存在花而不实现象。不少竹种大面积开花,而且持续多年,但很少结实甚至不结实。月月竹的小穗上一般有8-14朵小花,各个小花内的雌、雄蕊发育也并不一致,一般是小穗的中部的小花先发育,小穗的基部和顶部的小花后发育,由于在月月竹的小穗中存在着强势花和弱势花的区别,所以导致小穗的中部的小花发育成种子的可能性较大。这与我们在野外采种子的过程中所发现的现象是一致的,月月竹的小穗中,一般只发育一粒果实,而且一般是位于小穗的中部的小花上,果实为颖果。 

小孢子发生:月月竹花药3枚,每个花药有4个药室。当花序长6-8毫米时,在横切面上可见花药的角隅处表皮细胞的下方分化出1个孢原细胞。孢原细胞经一次平周分裂和多次垂周分裂产生初生壁细胞和初生造孢细胞,初生造孢细胞再分裂,形成次生造孢细胞,进而发育成小孢子母细胞。小孢子母细胞核大,无明显的液泡,进一步发育,彼此进入减数分裂时期。其分裂过程与大多数被子植物门相同,经历前期、中期、后期、末期4个时期,减数分裂第1次产生分隔壁,形成二分体,接着进行第2次分裂,分裂后在4个核之间产生细胞壁形成四分体。小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均被胼胝质壁包围,产生的小孢子四分体为左右对称型。孢质分裂为连续型。同一花药中不同药室之间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可相差1-2个分裂时期。 

配子体发育:小孢子四分体时期比较短暂,随着胼质溶解,小孢子释放出来,刚释放出来的小孢子细胞质浓厚,细胞核位于中央,为收缩期的小孢子。随后小孢子体积逐渐增大,细胞质液泡化,逐渐形成一个中央大液泡,细胞质分布在液泡周围,细胞核移到细胞的一侧为单核靠边期的小孢子。然后细胞质逐渐充满整个细胞,细胞核进行一次有丝分裂,形成双核,靠花粉壁的为生殖细胞,占据细胞中央的为营养细胞,在月月竹的成熟花粉粒中,很少形成三细胞花粉,大多为二细胞花粉,以后细胞质进一步浓厚,而且在花粉壁上可观察到1个呈凸透镜形状的萌发孔。 

花药壁的发育:幼体雄蕊在横切面上只有表皮层和孢原细胞。表皮细胞自始至终只有1层细胞。孢原细胞分裂,形成初生壁细胞和初生造孢细胞,初生壁细胞的外层分化为药室内壁,内层分化为中层和绒毡层,小孢子母细胞时期花药壁完全分化,形成4层药壁,从外向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中层和绒毡层细胞,药壁的发育为单子叶型。药室内壁与中层细胞比较扁,而绒毡层细胞则径向较长,细胞质浓厚,往往1-2核。小孢子二分体和四分体时期,中层被挤压成扁平状,并逐渐解体,在小孢子后期,绒毡层原位出现解体现象,但仍处在原来的位置,因此认为其为腺质绒毡层。花粉成熟时期,表皮细胞明显增大,方形,在表皮细胞的外侧具有一层呈毛状的角质层,绒毡层消失,药室内壁的内切向壁与径向壁上存在着马蹄形的纤维层加厚,整个药壁由表皮层和药室内壁组成,两个相邻药室之间的药隔消失,两个药室连通。 

大孢子的发生:月月竹子房为二心皮,侧膜胎座,着生单个胚珠,胚珠倒生,双珠被,薄珠心。子房在早期发育时,内稃里面的基部出现微小的突起,这就是胚珠原基,胚珠原基不断成长,体积不断增大,外部由基部向上延伸形成内珠被,内珠被顶端有1个小孔,即珠孔,随后在内珠被的外方形成外珠被,此时孢原细胞开始分化。孢原细胞位于珠孔端珠心表皮下方第2层细胞,细胞体积较大,细胞质浓厚,具有显著的细胞核,核内具有核仁。孢原细胞纵向增加体积,细胞核变大,染色质凝聚于核仁周围。孢原细胞直接发育成大孢子母细胞。以后大孢子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沿珠孔下方的珠心处向内形成一字形排列的二分体、四分体。四分体中靠合点端1个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其余的3个退化。 

配子体的形成:月月竹的胚囊发育为蓼型,其特征与禾本科如小麦等基本一致。功能大孢子的第1次分裂之后,即为二核胚囊,分别位于合点端与珠孔端。二核胚囊进行第2次分裂形成四核胚囊直至形成成熟胚囊。胚囊珠孔端具有3个细胞组成的卵器,包括1个卵细胞和靠得很近的2个助细胞。卵细胞核大,位于卵细胞中部近珠孔端。在靠近卵器的位置,是由2个并排的极核组成的中央细胞。在合点端可以观察到大量的反足细胞,这些反足细胞比较小。在显微镜下反足细胞细胞质浓厚,排列比较紧密,它们在胚囊内的存在时间较长,在多细胞原胚时期逐渐解体。反足细胞多,是禾本科的普遍特征。其作用被认为是在胚囊发育和卵细胞受精前后有运送养分的功能,类似于吸器的作用。 

主要价值

月月竹个体出笋期长,繁殖力强,竹姿优美,常栽培作绿篱或用作庭园绿化。 

保护现状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